沒錢、沒背景的黃光裕是如何當上首富的?這3點值得我們深讀

2019-11-28   好看的內容

黃光裕出生於廣東潮州,家境非常的貧窮,初中就輟學出來打工了,一開始就是靠撿垃圾補貼家用,16歲的時候開始和哥哥一起闖蕩。上世紀80年代左右,兄弟倆輾轉了很多地方之後,於1987年在北京落腳,並開了一家面積不足100平米的「國美電器」。

在電商還沒有大火的時代,黃光裕絕對是中國零售行業的第一人。從2004開始,黃光裕已經三次成為了中國首富,那個時候的電商大佬們還在為生存而犯愁。
在黃光裕還沒有出事之前,國美一直都是中國最大的家電零售連鎖平台。縱觀他的曲折創業之路,這3點非常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對很多創業者都有益。

1、格局
「商者無域,相融共生」是黃光裕所提出的自身的信條。
他相信經商的基本道理大多都是相通的,只要掌握了經商的本質之後,才可以做到無往而不利。賣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誰來賣,賣衣服、賣零食都是一個道理,萬物皆同此理。
黃光裕在用人方面並沒有採取家族模式,而是任人唯賢,培養了很多能人幹將,建立了一個「傳、幫、帶」的人才培訓機制。

黃光裕來京創業但是沒有錢,於是就去銀行貸了3萬元錢,杜鵑當時就是銀行的放貸員,兩個就這樣相識了,最終成為了夫妻。同時國美還通過壓供應商款,「借」他們的錢用,在昌盛時期,從供應商身上獲得20.33億的周轉資金。很多人做生意總是會畏首畏尾,非常擔心負債,但是真正辦大事、做大生意的時候,借錢是必須的。
格局有多大,生意就可以做多大,潮汕人之所以善於經商,是因為他們一直都非常敢於冒險,加上自身的天賦和勝人一籌的格局,所以黃光裕成功了。

2、眼光
有眼光就是可以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商機,去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馬雲看到了外貿的前景之後創立了阿里巴巴,之後再有了菜鳥、支付寶等,每一個眼光都非常的超前。劉強東也是因為看到了物流的重要性,通過自建物流,順利成為了中國第二大電商平台。
黃光裕在創立國美之前,也做過很多其他的生意,服裝、食品都做過,但是他感覺這些行業的發展規模受限,有局限性,深思熟慮之後投入到了家電行業之中。雖然當時的家電連鎖行業發展呈現空白,但是黃光裕還是看到了他的前景,這就是眼光的體現。

很多商家在做生意的時候為了多賺錢,就會採取「抬高售價、以圖厚利」,但是黃光裕始終相信薄利多銷才可以走得更遠。他採取了廠家直銷模式,直接省去了中間商,價格也是儘可能地談到最低,再次以低價贏得了的消費者。
國美有如今的成就,靠的並不是學歷和背景。而是黃光裕精準的商業敏感性、不斷創新的精神以及異於常人的眼光,而這種東西都是通過閱歷和後天的經驗所得到的。

3、魄力
「方向一旦明確,有三分把握,就敢去做」這是黃光裕的做事準則。他做生意從來都不會等一切都規劃好了再去行動,而是一邊做一邊進行修正。國美最擅長的就是打價格戰,這就體現了黃光裕的魄力所在,和對手拼最低價也絲毫不輸。更是收購了三聯、大中、永樂等對手。

國美團隊可以稱之為一支狼性團隊,執行力總是讓人稱讚。注重執行力的同時,黃光裕也十分的注重效率,他認為速度是和黃金成正比的,做什麼都要比別人快一步才可以,就要像一頭鯊魚,時刻準備獵殺對手。

黃光裕沒學歷、沒背景、沒錢、沒資源,可以說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從一家小門店來做起,成為了中國首富,開啟了一段商業傳奇。他的成功之路離不開這3個關鍵詞:胸懷寬廣、手段霹靂、眼光毒辣,這些特質值得我們更好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