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雷克薩斯GS430並非是至今的最新一代,而是早在2005年間在國內上市銷售的第三代GS車型,車架代號UZS190。「四眼」大燈的設計明顯取材自奔馳的E-class(參數|圖片)、但整體造型比奔馳E級(參數|圖片)擁有更流暢的外形和更低的風阻係數,一臉豪華大氣的外觀等,造就出當年超過70萬的雞肋售價,同時間.....且慢,這畫風不對——確實,像這種「情感類」的走心題材,再去談論它的好、它的壞,還有意義嗎?不大,真不大。但有時候「喜歡」是一個好奇特的詞,可以是一次毫無理由的偶遇邂逅;可以是腦海里無數次「單曲循環」的屌絲YY;也可以是曾年少時就鍾情於此,並久久不能釋懷的做法。
圖:不得不說的是,現今雷克薩斯GS(參數|圖片)系列的外觀造型在剛面世時就不怎麼讓筆者深記,至少那種原本屬於雷克薩斯的豪華感早已不那麼明顯,再反觀上圖的第三代雷克薩斯GS430(UZS190)——這感覺就對了。
屬於後者的他,就這樣道出一句「自打小時候,就喜歡上了」
是啊!這句話說出了多少車迷、玩家的心聲,不說遠的光說是筆者本身就有感而發:我愛三菱,鍾情於Evolution,可漫天要價的中古二手價、停產消息,卻讓我愛得有那麼一丟丟累。
筆者固然知道Evolution、GS430不可混合一談,但單論這前提條件下,他是辛福的,至少雷克薩斯GS430在國內有著可觀的保有量,車價的高低、成色的好壞也可有各自的接受範圍。就這樣,碰上了、買了。
大排量大扭力的V8引擎、後輪驅動+飄移好手=重改案例,正當各位心想著這是後續的劇情時。可結果,他給現場的筆者、在線的看倌弄出一原廠動力性能、外觀小改的案例,表示說一大堆的憤怒表情已發送,然而再看看「鍾情於此 飄移男的直走日常LexusGS430」的文章標題,弱弱地問上一句:已發送的憤怒表情能Delete刪除嗎?
圖:前槓包圍部分,加裝上一段軟材質包圍。
圖:車尾部分同樣維持在原廠式樣,哪怕是起作裝飾用的小小尾翼也被保留在當年的出廠狀態。
圖:發展至今,歷代的雷克薩斯GS在尾燈設計上都不盡相同。第一代GS的長條形設計,印象中略帶有歐式風情(經由喬治亞羅公司設計);第二代GS演變成分體式的「四圓燈」設計,說是詭異?反倒讓筆者感到日本范十足(來到第二代GS,設計工作則交由豐田自家的工程師主導);第三代GS同樣保留下「四圓燈」,不同的是採取了一體式設計,外觀豪華程度要明顯高於前兩代;至於現今的第四代GS則一改之前風格,現代感?科技感?暫且還是忽略吧。
圖:對於一個駕駛動輒近500匹馬力、外觀造型極為招人注意、怪獸般的日產S15飄移車參賽的好手來說,能有上一輛如此規整、素顏的日常代步車,能說是沒有外觀改件供應嗎?別傻了,大包圍套件、大尾翼等等大有所在(甚至連日本D1飄移賽中也早有GS系列的參賽車),只是因為這位飄移好手對它有愛。
角度、煙度、速度,這三度相信身為飄移好手的他顯然不會感到陌生,在駕駛動輒數百匹馬力飄移車參賽的情況下,想做好這「三度」的成績,腳踩油門的深度,手打方向盤的角度等無疑也要有精準的操控,說白了就是:時刻準備著,時刻戰鬥著,神經元蹦緊得很。
來到日常代步用,上述狀態——別鬧啦,還是乖乖地做個老司機算了。
當然,數百匹的飄移車即使放在日常代步來說,也不是說不行。只是...當你在鬧市街道中行駛,車上放著一杯剛從Starbucks買來的咖啡下午茶,遇上低速慢行的塞車狀況、水溫油溫等開始升高了(小心臟揪了一下),好不容易待到路面順暢,深踩油門加速,背後卻被突如其來地拍打了一下,渦輪起Bar介入了,Starbucks的咖啡也「介入」到內飾上了,然而這還沒完,前面還有一紅綠燈十字路口等著你,做競技版本的半離合起步 ——這一路折騰過來,享受下午茶的心情,所剩無幾了。
再轉頭看看停在旁邊的原裝雷克薩斯GS430、再看看坐在右後排老闆位上的他。「綠燈」,掛D檔,松剎車小踩油門起步離去,過程中還能喝上一口絲滑般的咖啡下午茶,倒後鏡里回看一眼,那數百匹的飄移車不動了,熄火了(這下一路來的汗,白流了)。
圖:機艙內全原裝的4.3升V8自吸引擎(代號為3UZ-FE),甚至連引擎艙內的原廠飾板也全數在用。
圖:最大馬力283匹/5600rpm;最大扭力42公斤米/3500rpm,相比起這些動力數據。筆者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充足的日常低扭、線性的加速特性、平穩少震動的引擎運作是大排量V8自吸引擎所帶來的優勢,也是普通直列四缸引擎所無法做到,回想那個年代的4G63引擎,上顆渦輪,調教來調教去,也就是40公斤米。
站在他的角度上看,雷克薩斯GS430是鍾情之物。
放在筆者的角度上而言,是豪華、舒適的視覺,還略帶有HellaFlush大王范兒的腦海記憶。走在低趴聚會上,雷克薩斯GS430的HF案例並不算多見,但總有一、兩台就這樣設著大負傾值的外傾角、裝上那低到毫無原則的氣動避震套件、帶著那大負ET值的拋邊輪圈出現在眾人的眼光中。瞬間就蹦出那句:爺,您來啦!
說回這裡,一沒貼地式的行走姿態、二沒自升降系統的氣動避震、三沒大負外傾值的底盤設定、四沒那大負ET值、大J值的輪圈數據、五沒外擴的前/後寬體翼子板、六沒那.....
假設在這裡說:「爺,您來啦!」,似乎有點不合適;但筆者倒能蹦出一句:爺,您愛它嗎?如果愛,請深愛。
圖:到了GS這個級別尺寸的FR後驅車,HF真不應該是它的世界觀審美觀能容下的姿態,GS應該走VIP路線,四門的暴走肌肉感、想想都能起雞皮疙瘩!
圖:當然了,因為早年豐田名下的Aristo在前,以一身高性能裝扮早已被改裝者們認同,所以,即使到了第三代了,要豪華化的時代了,給它換雙18寸的Rays的TE37輪圈,依然沒有任何違和感。
圖:這裡,示範一下國際通用的、改裝界最為認可的、街道版懸掛設定方式:輪胎外沿與葉子板齊平或約一指距離,輪胎壁上外沿不得突出葉子板的輪拱外邊。在國外,如果超出了,屬於違法改裝。
圖:翼子板與輪胎之間的高度被降至一指左右的幅度,而且輪胎邊緣沒有超越輪拱邊緣。
圖:為什麼在國外超出部分是違法的改裝呢?以為如果突出後,必然超過車體原來的寬度,也就是你改變了車身結構參數,但如果不超出的話,就不會招惹不必要的麻煩。還有,輪胎突出車體外,會造成危險,至於危險是什麼,開車的你都有經驗了吧?
少說,這一代的雷克薩斯GS430至今也有將近十年的歲月。
「人生能有多少個十年」,這不只是電視劇劇情內的台詞對白,同樣也是你我他之間值得深思的話題。那年的我(筆者),中學時期,對車有著濃郁的興趣,學校沒開設有相關的課程。沒關係,汽車雜誌、改裝雜誌等一大堆,看唄,學唄。
圖:桃木的內飾設計放在今天的豪華品牌車型中雖仍有在用,但如此深紅色的色調放在十年後的今天可真是頗為少見。
圖:不過,深紅色的桃木紋搭配高科技的磨砂銀色,是這一代GS最為敗筆的內飾設計,如果換了雀眼木之類略帶灰黑的木紋,會高檔協調很多。
圖:冷色調背光、金屬背板、三輻式造型——豪華質感中,還略帶有運動性能Feel。
圖:十年前,主駕駛位座椅靠背的厚度,確實難與雷克薩斯這一豪華品牌關聯起來,但卻能帶來相對較大的後排乘坐空間。
編輯點評:自筆者接到這一題材以來,瞬間就想到雷克薩斯GS430的前置後驅、4.3升V8自吸大排量引擎,再結合上車主這一飄移好手,擬定出「飄移好手尋找日常用車的慣性要求」之類的大意。
然而,在這過後....被打臉了。
後來尋思著,便打出了「鍾情於此 飄移男的直走日常LexusGS430」文章標題。日常代步用,不難理解;鍾情於此,並不為過。其實在眾多玩家的故事背後,本文絕非個(首)例,同為飄移好手(甚至說是大師級人物)的土屋圭市,鍾情於豐田AE86(身負著玩壞三台AE86的「罪名」),然而日常代步還是默默地選擇上一台七人座的豐田Vellfire(話說他上任的日常用車還是一台Odyssey奧德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