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營第899廠老廠全貌。
歷史現場
1970年12月,國營第899廠新建竣工,正式投產。工廠是中國西部綜合性磁性材料及元器件專業生產廠,國內高檔鐵氧體永磁材料生產基地。
事件回溯
1965年10月,四機部(電子工業部)決定建設磁性材料及器件生產、研究的「三線」體系,將四機部直屬的799廠磁性材料與器件車間和產品設計所的磁性材料與器件研究室全部分出,作為建設班底與國防科委直屬的11研究所磁性材料與器件研究室、15研究所矩磁的研製生產部分全部搬遷合併,在宜賓建設一個「廠所結合,以生產產品為主,以廠養所」的綜合性的磁性材料與器件廠。工廠定名為:國營金川無線電器材廠(第二廠名),廠名代號為:國營第899廠(第一廠名)。
1966年2月,899廠在鄰近宜賓市白沙灣的老龍溝(時屬南溪縣管轄)動工建設,於1970年12月建成投產。
在興建899廠的同時,四機部同時決定對在宜賓的老軍工企業國營第799廠(第二廠名為國營紅星無線電器材廠)進行改擴建,並將其列為三線建設重點工程。
事件延伸
國營第899廠隸屬第四機械工業部,1984年後劃屬地方管理。
1996年,被列入四川省首批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隨後改制為國有獨資的四川金川電子器材有限責任公司。2002年改制為宜賓金川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原部屬四大磁材定點生產企業之一,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前,公司在品牌、規模、人才和技術方面都具有較強的優勢,屬國內行業龍頭企業之一,並先後5次榮登中國電子元器件百強企業之列,金川品牌在國內具有較強的影響力,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都享有較高的聲譽。
公司永磁、軟磁生產線先後經歷了「六五」、「七五」和「八五」期間國家和部省級3次引進技術改造,產品先後為錄音機、彩電、冰箱、計算機等家電產品國產化和摩托車、汽車及工業自動控制用電機配套,多次榮獲國優、部優和國家級新產品稱號,有40餘項重點科研成果榮獲國家或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初步形成永磁鐵氧體元件、軟磁鐵氧體元件、器件三大拳頭產品,擁有如上海大眾、深圳華為、四川長虹等一批世界知名客戶群,產品先後銷往美、歐等10餘個國家和台灣地區。
本文由李欣嶺 宜賓日報記者 劉婧 整理
(本文史料內容由中共宜賓市委黨史研究室宜賓市地方志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