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晴無雨,我市已達中度乾旱 請注意,下周或將「一夜入冬」

2019-11-08   淮安身邊事

在緩緩落下的火紅楓葉和金色銀杏葉組成的秋之旋律中,今日,我們迎來了立冬節氣。氣象專家說,前段時間雖有冷空氣活動,但實力都不強,導致最近的天氣模式一直比較單調,氣溫變化幅度也比較小。不過,這種平靜的天氣可能持續不了太久,蠢蠢欲動的冷空氣正憋著要「放大招」了。

晴好無雨天氣已持續多日

如果要用兩個字形容最近的天氣,一個是「晴」,另一個就是「干」。持續多日的晴好無雨天氣,讓空氣變得十分乾燥。記者昨在一張11月7日13時50分的江蘇省相對濕度圖上看到,我市除了北部少數地方外,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區的的相對濕度都低於50%。

市氣象台台長禹繼華告訴記者,今年9月中旬以來,全市絕大部分地區降水異常偏少,中南部近50天累計雨量均不足10毫米,北部基本在30毫米以下。與常年同期相比,降水偏少6.9至9.6成,其中盱眙、金湖和洪澤縣區降水量創歷史同期新低,淮安區為歷史第二低。降水持續偏少,對農業生產造成了不利影響。江蘇省氣象服務中心乾旱實時監測顯示,我市達中度乾旱,其中盱眙南部和金湖大部分地區旱情較重,10厘米土壤深度相對濕度低於55%。

禹繼華介紹說,氣象乾旱和複雜的大氣環流形勢有關,冷空氣不給力,暖空氣本身也比較干,導致降水偏少,此外,今年還有一個大背景,就是厄爾尼諾。所謂厄爾尼諾,通俗地說就是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熱帶海水的溫度異常變暖,導致世界氣候模式變化發生變化,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降水量又太多。

11月11日開始,將有一次強冷空氣自西向東影響我國

近期冷空氣一直偏弱,但不代表會一直弱。從市氣象台7日下午發布的短期天氣預報來看,本周五到周末,氣溫較本周前期仍沒有大的變動,呈現出早晚寒涼中午溫暖的特徵,預計周五到周日最低氣溫是個位數,徘徊於6℃和10℃之間沒,而中午的最高氣溫將接近20℃或在20℃左右,日溫差較大,但總體感覺上仍然像是秋天。據中國氣象局發布的消息,11-14日,受強冷空氣影響,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大部分地地區有4至6級風,平均氣溫將下降6到10℃,局部超過12℃。從長期預報來看,下周三我市的最低溫度將可能低至3℃,很可能會給人們帶來「一夜入冬」的感受。

害怕即將到來的冬天太冷?這一點大可放心!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葉殿秀表示,根據會商預測結果,今年冬季,我國是冷冬的機率幾乎為零。葉殿秀表示,從預測來看,今年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季的氣溫接近常年或者比常年偏高,出現冷冬機率幾乎為零,但並不排除期間有氣溫高低起伏的變化。預計2019-2020年冬季,歐亞中高緯大氣環流總體以緯向環流為主,東亞冬季風較常年同期偏弱,東亞槽偏弱、偏東,這就意味著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弱,我國北方地區靜穩天氣發生機率較高,不利於污染物擴散。

立冬不等於入冬 淮安一般在11月中旬入冬

本周五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9個節氣立冬的開始。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是個重要的節日,民間素來以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禹繼華介紹說,淮安的立冬節氣與真正的入冬並不同步,一般要比氣象學上的入冬來得要早。氣象學上的入冬要滿足連續5天平均氣溫低於10℃的條件,淮安常年入冬的時間一般在11月15日前後,所以目前仍然處於深秋季節。禹繼華告訴記者,立冬節氣時,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越來越少,但由於地表在夏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剩餘,所以一般還不太冷。晴朗無風時,常有溫暖舒適、十分宜人的「小陽春」天氣。但此時北方的冷空氣已具有較強的勢力,南侵的頻率會明顯增強,每當其到來之時,就會帶來大風、降溫或雨雪天氣。

冷空氣中的最高級別叫做寒潮。我國氣象部門規定,冷空氣侵入造成的降溫,一天內達到10℃以上,且最低氣溫在5℃以下,則稱此冷空氣爆發過程為一次寒潮過程。

氣象專家提醒,11月進入寒潮多發季,市民要加強防禦強降溫和大風天氣對生產生活可能帶來的影響,同時注意防範局部低溫雨雪和霜凍危害。此外,11月也是霧霾天氣多發季節。市民需防範因能見度降低、空氣污染物增多,對道路交通和人體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 (淮安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