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綠委」蔡易余
5月15日,提案刪除「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國家統一」相關文字的「綠委」蔡易余主動撤回該案,讓這一「法理台獨」鬧劇暫告一段落。
值得注意的是,當「立法院長」游錫堃宣布撤回提案並詢問有無異議時,提出該案的共同提案人及參與連署的民進黨、「時代力量」及無黨籍「立委」,無一提出反對意見。
民進黨「立委」這一番折騰, 充分暴露出其所謂「台灣價值」不過是民進黨的「選舉價值」。台媒評論指出,民進黨關於強化「台灣主體性」的言論,終究只是選舉時騙選票的話術。
2020大選前,民進黨拉出「抗中保台」大旗,通過「網軍」和媒體不斷鼓譟兩岸對立情緒,刺激兩岸敏感神經。但從選後這幾個月看下來,無論是華航更名、出境證件封面更名、還是刪除「國家統一」提案, 不管放出消息時多麼熱鬧,最終都在決案階段被刻意冷處理。
「立法院長」游錫堃
更加諷刺的是,以往當民進黨方面提出類似提案後,在野黨均會大力反對和杯葛,但這一回國民黨及民眾黨並未「跟進」。 民進黨企圖通過相關法案的討論給對手扣上「賣台帽子」的老套路,被對手見招拆招。
大陸方面對於「台獨」的態度是一貫的。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多次指出,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我們願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但絕不為各種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
也就是說,失去「剎車片」的民進黨若繼續在「台獨」路上「飆車」,則難逃車毀人亡的命運。 在這種情況下,民進黨只能「自己挖坑自己埋」,搞出一場「自己提案自己撤回」的尷尬戲碼。
台「立法院」
民進黨黨團總召柯建銘在回應此事時擺足姿態,稱兩岸問題必須審慎以對。 似乎忘了,刻意搞壞兩岸關係、破壞兩岸和平發展局面的罪魁禍首,正是其所在的民進黨。
早在民進黨第一次上台執政時,前領導人陳水扁就曾說過,「台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李登輝做不到,他也做不到。如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兩岸實力對比更加懸殊。
各種「台獨」鬧劇輪番登場,又一個接一個的無疾而終。這樣的事實充分證明,蔡英文與這兩位「台獨」前輩比起來,對「台獨」註定無法實現的認知,顯然更為深刻。 渲染「台獨」,鼓譟民粹,只是其選舉策略而已。
要知道,此前鬧劇主角蔡易余曾「強勢」回應關於其提案是「打假球」的質疑,稱自己「沒什麼不敢」。 但話音未落,今日態度卻發生180度大反轉,對此,蔡易余表示,這是為了台灣前途發展的現實狀況下,不得不妥協的決定,自己「當小丑又何妨」。
光聽這番論述,似乎還有點「深明大義」的味道,但事實上,蔡易余之流「搬石頭砸自己腳」的過程中,也收穫了不少政治利益。(文/深海大魚)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關注「港台腔」微信公號,瀏覽更多台港澳快訊與深度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