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什麼值得買平台請關注本帳號獲取更多好文,作者:abrams2415
創作立場聲明:3年前DIY了軟化水設備,去年爆管後今年米家眾籌出了壁掛軟水機第一時間入手。用了1個月給你們真實的數據反饋
寫在文章開頭:
軟化水因含有鈉離子,不能用作飲用!全屋軟化水需安裝RO反滲透凈水器
張大媽曬單里的軟化水設備很多,但沒有一位值友用傳感器實測其設備對家裡自來水水壓損失情況。也沒展示出軟水使用總量及交換樹脂再生時用水總量。樓主此篇文章主要向大家展示成品軟化水設備真實的使用情況
比如樓主做的軟化水設備對水流量影響在1.4升~3升/分鐘。而成品軟化水設備對水流量影響在0.2升~0.5升/分鐘
其它更詳細的軟化水設備推薦、前後效果、使用成本請看本文吧。
一、前言
Hello大家好,我是abrams2415。前兩篇系列文章介紹了燃氣熱水器水垢清理恢復水壓及燃氣熱水器選購知識,及燃氣熱水器拆機對比。 最近有很多位值友問我軟化水相關問題,因此促成這篇文章。
二、軟化水有沒有必要安裝
樓主本系列文章第一篇全文導火索就是因為水垢導致水壓下降。自來水中的鈣鎂離子不僅縮小管道內部管徑,同時硬水會影響洗衣效果,衣物變硬等一系列問題。 什麼是水垢、及水垢形成原理本篇不是討論的重點。可參看第一篇文章,詳細闡述了水垢的產生機理。這邊就不過多重複了。以樓主這麼多年的經驗來說,水硬度超過200ppm地區有條件就上軟化水設備。經過軟化過的水雖然不能用作飲用,但洗澡、洗衣感覺會很不一樣。水龍頭鍍層上很不雅觀的水垢現象也從此說bye bye。
2.1 無軟水的危害
樓主所在地江蘇無錫,水硬度差不多200ppm。樓主網盤裡好不容易找出來早年家裡花灑和玻璃上留下的水垢圖片。後來家裡裝了DIY軟化水設備後拍的前後對比,玻璃上、花灑上的水痕從此說拜拜。這亮瞎眼的漢斯格雅鍍鉻,你相信已經用了6年了嗎
再舉個例子:洗碗機洗出的玻璃杯、不鏽鋼餐具都沒有水痕。靠的也是洗碗機軟化水的功勞
硬水的危害還有針對皮膚的,據說鈣鎂離子會造成皮膚緊繃缺水。幾年前家裡那位看到有軟水美容儀就想買。恰巧樓主理科專業阻止了她的購物慾,對軟水機研究了一番後自己DIY了一個。雖說粗糙了一點,樹脂再生麻煩了一點。但DIY確實很有樂趣呀。
所以我的答案是軟水機絕對是改善生活品質,延長用水家電使用壽命的重要設備。
三、軟化水裝置
3.1 中央軟化水
故名思意中央軟水機用來處理給全屋使用的軟化水設備。體積較大,而且由於考慮到自來水中的余氯會對陽離子交換樹脂造成不可逆的損失。所以中央軟水機前需布設一系列的前置過濾器:包括PP棉、活性炭。體積無形中又增加了。 另外由於再生樹脂需用到軟化鹽進行離子置換,置換飽和的Ca+、Mg+離子。再生時需排放廢水因此需要在中央軟水機附近增加地漏。
別墅級:
美國3M全屋凈水系統家用自來水過濾器高端別墅大流量中央軟水機
別墅級的軟化水裝置個頭很大,軟水流量最大可達4噸/小時。不同種純水機最大區別就是裝載的陽離子交換樹脂量。量越大,再生周期越長,軟水流量越大
平民級:
這裡只推薦樓主覺得性價比高的
BWTws355標準電子水Softener藍色14升
這台倍世 AQSL系列 10BIO軟水機2年前幫朋友買過,那時黑色星期5到手價3200多包稅。純正整機英國原裝進口。支持時間、流量雙控制,機器會自動統計近期水量使用情況,如發現剩餘交換量無法滿足第二天用水量,其就會自動啟動再生程序,以保證第二天供水。滿鹽一次的凈水總量為600立方米,軟水流量為0.9噸/小時
德國恩美特中央軟水機家用自來水全屋軟水過濾器NS-3-19電子型
這款恩美特交換樹脂裝載量12.5L,軟水流量為1.5噸/小時 ,支持時間、流量雙控制
但說了那麼多,樓主家裡並沒有用這些設備。樓主並不是那種你買我推薦,真買我不買的人 究其原因,還不是當初裝修的時候欠考慮沒考慮軟化水裝置安裝位嘛
大型的軟水設備樓道里水閥間有空間,有地漏。但沒電源......
家裡水槽下裝了垃圾處理器和RO反滲透凈水器,上面兩款緊湊型的軟水設備也裝不下
有一個土豪方案,剛才提的倍世BWT有安裝在花灑前面的軟水濾芯。單個900多元,定期更換。嗯...壽命不超過2周,土豪上吧
自己DIY軟水裝置
3年前樓主眼看安裝中央軟水機無望,因此萌生了自己組裝簡單軟水設備的決心
20寸濾瓶前置過濾器抗壓防爆加厚通用自來水過濾瓶凈水器配件耗材58元天貓精選
去購買
首先為保證流量及再生周期需20寸過濾瓶一個,或者20寸大胖瓶(兩個串聯不行,水壓下降太大)
工廠商用投幣機20寸凈水器濾芯通用陽離子交換樹脂濾芯軟化去水垢
接著需購買20寸交換樹脂填充濾芯,塞在20寸過濾瓶內
最後要買軟化水交換樹脂。最好的當屬陶氏食品級交換樹脂。需2KG
把交換樹脂灌入20寸濾瓶內。樓主家水壓很大,所以把交換樹脂全部塞滿在濾瓶內。如果家裡水壓小可選擇填入2/3。 另外就拿樓主所在地無錫來說,自來水硬度測過在1.8mmol/L ,換算成軟水常用的ppm單位差不多在200ppm。2L交換樹脂大概可處理500升自來水(自己通過反覆再生得出的大概用量)
3年前DIY軟化水裝置教程還不多,樓主反覆嘗試安裝位。一開始裝在了花灑熱水前端。因為只有裝在熱水前段才能不用混水閥保證出水是軟水。但後來發現調起水溫實在太困難,濾桶內20升水需先用完才能察覺水溫是否變化,溫度變化滯後性簡直崩潰。後來了解到交換樹脂使用環境不能超過40℃
所以最後把軟化水裝置布置在燃氣熱水器進水端。洗澡時溫度調到設定值,花灑熱水全開就能保證出水是軟水。且全屋所有熱水管路都為軟水,間接保護了燃氣熱水器內管路免受水垢影響
這裡請注意圖片紅圈處(拍照時根本沒發現鼓包) 樓主家某天沒人突然水漫金山罪魁禍首就因為紅圈處金屬編織管鼓包後破裂
好端端的金屬編制軟管怎麼會爆的?樓主事後分析再生交換樹脂時高濃度鹽水不慎接觸了金屬編織管,腐蝕了金屬編制線導致破裂,哎
手動再生過程:一個220V 4分接口隔膜泵+水桶+足量軟化鹽+兩桶自來水。再生1小時使軟化樹脂除去飽和的鈣鎂離子重新激活
整個一套軟水DIY設備+水泵成本520元。缺點是需要每周手動再生一次
自己DIY的軟化水設備雖然便宜,但.......使用風險實在太高了。樓主這邊爆了水管淹了全家,這位值友的DIY軟化水卻爆了20寸過濾瓶淹了全家 真的是難兄難弟啊
爆了水管、把地板換了後樓主自然心裡有了陰影。恰好樓主是米粉,馬上購買了綠米的水浸傳感器實時監測漏水發生。一旦漏水立馬通知小區保安幫我關大門外的總閘
無獨有偶,幾個月前米家APP中發現有品眾籌頻道佳尼特軟水機在眾籌。突然樓主像打開新大陸一樣:原理和我DIY軟水設備一樣是安裝在燃氣熱水器進水端的,不同之處是它是一個完整的設備!包括自動再生、漏水保護、還接入了米家APP!做為米粉的我當然不能錯過眾籌的機會。
這台佳尼特軟水機把我DIY軟水設備存在的以下幾個痛點都解決了
- 設備小巧我家能裝的下
- 自帶鹽倉,自動進行交換樹脂再生;
- 相當DIY設備簡單粗暴一個20寸大藍瓶來說美觀了許多;
- 支持時間、流量雙控制,機器會自動統計近期水量使用情況,如發現剩餘交換量無法滿足第二天用水量,就會自動啟動再生程序,以保證第二天供水;
好了,介紹到這邊,文中你們最關心的裝了這設備水壓下降多少樓主也實測了。一起來看看開箱吧
二、開箱
佳尼特軟水機分為燃氣熱水器版和電熱水器版。區別是電熱水器版比燃氣熱水器版多了個電熱水器恆溫閥。樓主一直用的燃氣熱水器,因此眾籌時就選擇了這個版本。
配件一覽:安裝1:1開孔卡紙*1、電源*1、漏水傳感器*1、進水過濾單元*1、濾網、廢水夾*1、膨脹螺絲*N、說明書、米家APP指引及安裝工單
電源12V 1.5A
電源插口帶密封圈,需擰緊固定螺栓。這樣設計好處是防止插件進水
這台軟水機提供了漏水報警器,反面是三個金屬觸點。檢測到漏水形成閉環電路。隨後推送至APP端,說明書只提及這個是選配件,插銷插哪裡樓主找了一圈機身沒找到
做工非常不錯的進水濾網,可直接擰下清理濾網。交換樹脂最怕水中雜質和余氯了
佳尼特軟水機正面為亮灰色配色,中間有觸摸操作區,通過短按、長按執行各種操作。包括一鍵再生、設定時間、水硬度設定、再生模式設置
軟水流量最大0.6噸/小時,這台不是中央軟水機。0.6噸/小時完全夠用(後面有測試)額定功率只有9W,畢竟平時使用根本不耗電,通過物理交換達成。只有在再生時會啟動再生泵
機身左側是鹽倉,輕觸按壓彈開艙門進行軟化鹽的添加
機身後部有個2分廢水快接插頭,用來排出高濃度鹽水
機身右側是電源插口,軟水設備平時不用電。自來水通過水壓經過樹脂罐進行物理交換
三、拆解
樓主想通過拆解了解此台機器內部做工。畢竟用水家電必須靠譜才能保證安全。另外樓主也想把那個水浸傳感器給接上,但機身外殼根本沒插槽。估計插槽在內部。
拆除後部固定螺絲就能掀開蓋板
內部構造一覽。N個電磁閥和快接管路組成完整水路
進出水都安裝日本三協Sankyo伺服電機,產地印度尼西亞
機身內2分管、3分管乃至4分管路都通過快接插口彼此連接,同時用插銷固定
大家或許有疑問,內部管路都是白色3分PP管。管徑和凈水器內管是一模一樣的。這樣是不是會損失太多水壓?其實根本不用擔心,樓主實際看過水路後得出結論:3分PP管路和樹脂再生系統有關。平時自來水進入機器直接被頂部黑色4分管導入到玻璃鋼樹脂罐內去了
繼續拆解......分離樹脂罐
這台軟化水裝置用的交換樹脂罐是玻璃鋼材質,耐10.5Bar壓力。好處是不會像外面賣的20寸、10寸濾瓶有機率受水錘影響而爆管。 玻璃鋼罐內裝有5升交換樹脂,樹脂品牌未知。動手能力強的可通過拆開頂部蓋子並灌入陶氏交換樹脂
最終在內部電路板上找到了漏水報警器接頭 這麼好的東西說明書上隻字不提怎麼安裝.....另外主板採用灌膠處理,即使內部爆管也不會影響主板
最後樓主把漏水報警器裝在鹽倉底部。搞定復原
四、安裝
由於樓主家安裝了中央前置,所以這邊進水有個濾網就拿走不裝了。最大限度保證水壓不受影響
安裝非常簡單,只要擰下燃氣熱水器進水管,然後分別接到軟水設備進出水管即可。都是4分接口無需任何轉換頭
樓主家最小的中央軟水設備放不下,但這台佳尼特可放置在燃氣熱水器附近,雖然體型稍顯大,但解決了我所有的痛點,還是非常值得的
向鹽倉倒入2Kg顆粒狀軟化鹽,注意禁止加水
五、實際使用體驗
5.1 米家APP
這台佳尼特軟水機接入米家APP,集成在一個APP就能進出控制
在米家中主介面很簡潔。有當前流量監控及一鍵再生功能呢。比如樓主這邊水硬度200ppm,在機器設定後自動計算一個使用周期可產生750升軟水,相當於10天用水量(只是通過燃氣熱水器的用水量)。機器內置水量傳感器會統計每日使用水量。當計算出可用軟水低於平均每日用水便會自動進行樹脂再生。
5.2 設備對水量是否影響
這個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樓主看了下全網的文章未對水壓影響進行深人探究。那麼究竟這台設備怎麼樣呢??
樓主手頭上這個水量傳感器之前是給DIY軟化水設備用的。因為需要知道用水量以便及時再生交換樹脂。這邊接上了4分雙內絲活接。用來連接進水4分和水量傳感器
廚房水龍頭什麼設備都不接,家裡自來水水壓0.4兆帕,水流量為9.9升/分鐘。 接上自己DIY的軟水設備,水流量降低到8.5升/分鐘,也就是說影響了1.4升/分鐘。 而佳尼特軟水機接入後水流量為9.7升/分鐘。水壓降低0.2升/分鐘。 對於這個結果樓主相當滿意
樓主的漢斯格雅下出水每分鐘流量13.2升/分鐘,接上自己DIY的軟水設備,水流量降低到10.2升/分鐘,也就是影響了3升/分鐘。 而佳尼特軟水機接入後水流量為12.7升/分鐘。水壓降低0.5升/分鐘
總結:
樓主對佳尼特軟水機水流量降低0.2~0.5升/分鐘這個結果相當滿意,可以說佳尼特軟水機接入燃氣熱水器進水端後對水壓影響幾乎微乎其微,甚至比樓主DIY的軟水設備都要好。說明內部管路設計合理 ,還是成品靠譜啊
5.3 再生
再生周期想必也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這台裝了5升交換樹脂的軟水機額定軟水流量是0.6噸/小時。 而之前介紹的小型中央軟水設備BWT是0.9噸/小時。所以說這台佳尼特性能一點都不落後。為啥?因為它的設計理念並不是處理全屋軟化水,而是應對家中熱水管路內的軟水需求。如洗澡、洗衣服等。
進入機器設置介面設定硬度值,範圍從60≤Hardness≤900(系統默認值:240) 因此機器收到後需手動設定當地水質硬度。樓主所在地自己使用試紙測得硬度大約在200ppm。所以設定到機器內自動算出一個再生循環可用750L水
當硬度值設定到250ppm,再生周期可用軟水降低了150升。以此類推再上不做展示
當機器啟動了再生,面板會亮起黃色再生指示。再生時間可進行設置,以小時遞增遞減。樓主這邊設定再生時間為1小時。如直接按機器或APP內的一鍵再生,機器會在3小時內完成再生
5升交換樹脂再生只需65升水(還有3升水是樓主自己用的 ) 相當於一次洗衣機用水量。樓主自己DIY的軟水設備,軟化樹脂2升需要2桶水進行再生,也基本在60升水。但這台佳尼特採用了和中央軟水設備一樣的再生步驟:注水、反衝洗、吸鹽、鹽洗(慢清洗)
其中反衝洗是DIY設備所實現不了的功能,因為牽涉到的管路實在太複雜。具體是:水快速向上穿過樹脂罐,沖洗掉樹脂層中聚集的鐵屑、污物沉澱物等雜誌,隨排污管排出。
國家標準對軟化水判定標準為鈣鎂離子含量≤0.03mol/L。可購買水質硬度膠囊對水質進行檢測
試劑很容易判定軟水設備效率到底如何。如鈣鎂離子含量≤0.03mol/L,則水質顯示藍色;當大於此值,則判定不合格
這台佳尼特軟水設備軟水達到了國家標準,是不折不扣的軟水。 其實不用試劑也非常容易區分,洗手時用肥皂感覺滑膩膩的,這就是軟水中的鈉離子在起作用。
六、總結
這台佳尼特軟水設備安裝在燃氣熱水器進水前端,和中央軟水設備設計不同。只負責處理流經燃氣熱水器內的自來水。這對保護燃氣熱水器內部及淋浴房花灑、鋼化玻璃上都能保證不會再有水痕存在。因此0.6噸/小時的軟水用量完全能保證水量不降低。 經過樓主的水量傳感器實測,佳尼特軟水機壓降控制的非常不錯。只損失0.2~0.5升/分鐘水流量。因此無需擔心安裝後水壓有太大的降低。
成品軟水機有著比DIY設備更安全、管路設計更周全的方案。比如玻璃鋼樹脂罐、漏水報警器。直連米家APP。因此無需擔心某天發生漏水。缺鹽了還會在機器上及APP上進行提醒。
3000元以內能買到的中央軟水設備很多。樓主家裝修後一個都不能裝。但這台佳尼特真正解決了樓主所面臨的所有痛點。
使用成本也非常低:比如10KG軟化鹽粒一袋22元包郵。佳尼特軟水機再生消耗0.5千克軟水鹽。60升水價格基本可忽略。
缺點:
米家APP內提供的功能非常有限,只能一鍵再生、觀察剩餘可用軟水量。其它設定諸如硬度值、再生時間、模式選擇只能在機器本體上進行設定,稍許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