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的智能家居,如何應對疫情?

2020-02-11     數智網

未來已經來臨,只是尚未流行。

——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

引言 :也許2050年再讀這篇文章,回首這次世紀大瘟疫。無論是天災也罷,或是人禍也罷,都會認識到,科技確實可以減少撒旦帶來的折磨之痛。

擔心造成多少經濟損失已經無事於補,只能坦然面對並積極對待,只有思考自己能為下一次的災難提供哪些創新,才會讓未來人的眼淚掉的更少。

是科學戰勝了天花等惡性疾病,未來將會有更多的科技,可以為天災人禍助力,智能家居是責無旁貸的技術。所以智能家居經濟面的基本盤,只會短時間受影響,並不會阻礙其爆發。

加速溝通 消除信息不對稱

智能家居雖然不能治病,但是可以利用智能家居提供的技術性工具,來實現家庭、醫院、政府之間信息的無縫打通,讓彼此零時差知道彼此的信息,消除目前的隔離成本、溝通成本、距離成本與醫療成本等。

信息的暢通,目的是為了消除恐慌,因為在瘟疫面前,恐慌比病毒更可怕。

疫情下,因為國家在啟動一級響應,幾乎人人都悶在家裡。政府和醫院無法知道家庭隔離患者的實時情況,只有隔離患者主動上報或者政府、社區、醫院主動聯繫,才會有接觸性的信息更新,隔離病患情況的輕重程度,只有通過溝通的話語進行判斷,難以有準確性的數據反饋。

無論是健康家庭還是患病家庭,溝通的方式依舊是手機、電視、電腦三大件。目前智能家居系統中,家庭影院可以提供娛樂消除無聊,智能貓眼、戶外攝像頭可以一覽門外全景消除恐懼,但健康系統僅能監測睡眠或者空氣品質,但對於真正的實際性幫助也許不如體溫計和太陽光。

疫情加速智慧健康產業發展

多年從事智能健康領域的Sleepace享睡CEO黃錦鋒先生,接受智能頭條採訪表示,對於本次疫情,對於智能健康領域,未來一定是利好,尤其是健康安全監測、個人護理方面的硬體設備和服務端,都會有較大的爆發機會。他同時表示,如此嚴重的疫情大家都不希望出現,期望疫情早日結束。

智能家居系統中的智慧健康,即通過線下智能設備與線上互聯技術,實時呈現家庭內外的健康檢測、管理與分析的呈現,實現閉環與跨場景聯動。目前智慧健康場景中比較多的是睡眠檢測、體重體脂檢測、血糖血壓檢測、吃藥提醒等,這些場景對於疫情的預防與抵抗機制較弱。

我們猜想,未來智能家居系統里的智能健康場景供給,比如冠狀肺炎疫情時期,智能家居系統能精準監控家庭每個人的發熱情況、持續周期、咳嗽次數和擦鼻涕次數等數據,實時呈現在家庭控制系統的顯示屏中;有客人拜訪,用戶外攝像頭、智能貓眼探測、單元門禁檢測一下來訪人的體溫,人臉識別判定是否有疑似疾病史;5G+遠程會診實現對患者的實時問診,醫療診斷,提供救治指導,讓醫務人員更安全,救治病患更高效。

健康系統不僅監控了家庭成員的健康,最主要可以讓家庭人員減少恐慌。雖然智能家居系統採集的家庭健康數據都是私密的,但在疫情情況下,可以實時分級共享傳輸到公網,讓社區、醫院和政府實時了解一切,每個家庭也可以通過健康系統,了解外部醫療資源、政府政策與社區信息,做到真正的信息互通有無。

上門服務的智能家居集成服務商也好,外賣小哥或者快遞小哥也好,只需要掏出個人智能終端,就可以實時獲取每戶人的健康狀況,並不會影響對健康家庭的正常服務。而現在在冷冰冰的門後,根本不知道彼此的情況,都是黑洞信息,即便彼此健康,但是依然恐慌。

新技術加持的想像空間

隨著5G、區塊鏈、AI、邊緣計算等各種新技術的加持,智能家居開始進入互聯互通與去中心化的新階段,整個現有的智能家居平台級生態架構都會重構。

新時代下的智能家居系統,除了身體健康檢測的同時,可以提供心理上的健康指導與治療,不僅讓人們生活的更健康,也加更快樂。

短時間內,智能家居中的智慧健康可以一步一個腳印,例如智能體溫計為家庭成員建立檔案,持續追蹤,一目了然,又例如智能毛巾架高溫殺毒,智能晾衣機紫外線殺毒,保障衣物健康,都可以成為目前可以普及場景。

我們有信心,在疾病實現隔離時,只要家裡的電與網不斷,智能家居永遠都可以成為24小時的應對利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csQM3ABgx9BqZZI3NlR.html





演講前瞻

20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