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科協人︱做的都是小事,能幫助到居民就值得

2020-02-09     武漢科技報


「每個人都在付出點點滴滴的努力,一起打贏這場仗」自疫情爆發以來,武漢市江夏區科協主席劉潔梅帶領區科協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開展了新型冠狀病毒的科普工作,不僅通過各種形式積極開展防疫科普宣傳,還組成專班於1月27日下沉到江夏區紙坊街中建三局四公司社區防疫一線,日夜投入到緊張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參與到社區疫情防控的各個環節。

採訪中劉潔梅告訴記者,按照防疫要求,江夏區科協專班人員積極配合社區工作人員安排,聯合社區工作人員對管轄社區里的544戶家庭,每家每戶上門逐一排查,邊詢問生活情況和身體情況,邊進行詳細記錄。「這個社區戶籍人口共1140人,前期我們會每家每戶上門詢問基本情況,根據持續排查,我們統計近期該社區實有人口526人,其中社區內的2位疑似病例已送到醫院,及時接受到了救治。」

除了初步統計社區內人員信息,專班工作人員還堅持每天打電話給各居民。「僅僅是初步排查是不夠的,疫情存在一定潛伏期。」劉潔梅說,「在掌握了每家每戶的基本情況後,我們的工作人員還會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每天打電話詢問各戶生活情況,看看他們有沒有生活上的困難,並跟進每個人的身體狀況。」



下沉到社區參加戰「疫」期間,江夏區科協專班充分發揮科協力量,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在社區里積極進行防疫科普。「我們會用多種形式向社區居民宣傳減少外出的必要性,並向大家科普如何防疫。」劉潔梅說,防疫期間工作人員在提醒居民做好居家隔離的同時,還為社區居民做好了服務與諮詢工作,保證了居民的基本生活,不僅對社區里生活不便的老人以及困難戶實行了點對點服務,還定期上門為居民測量體溫,分發防疫用品,每天對社區進行消毒工作,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保障。

「有的老人需要買藥,自己又不方便出門,我們就拿著老人提供的空藥瓶幫他們採購。」專班人員之一,江夏區科協副主席徐曉敏介紹,在劉潔梅的帶領下,每位參與防疫的工作人員都拿出了百分之百的熱情,切實關心著每個居民的生活。社區內有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老人需要持續服用藥物,由於藥品多,而附近又少有藥店開門,經常得跑4、5次才能買齊。

天氣晴好時,有老人會在社區里曬太陽,劉潔梅說,作為科技工作者大家不僅一次又一次的將老人勸回家,更是一遍遍耐心的為他們解釋疫情期間在家隔離的重要性,科普各種防疫知識。展開防疫工作期間,江夏區科協專班還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成功消除了1起火災隱患。

「記錄跟進信息、買藥、科普防疫知識、關心困難居民……其實我們做的都是很瑣碎的工作,但是這些小事能切實幫助居民保障生活,我覺得很值得。」接受記者採訪時劉潔梅謙虛的表示,這些工作很細緻,細化到了生活的點點滴滴,相信只要每個人竭盡所能,疫情一定能好轉。

特殊時期,食物、口罩等資源缺乏,讓社區里本就困難的居民生活更為艱辛。江夏區科協主席劉潔梅考慮到這一點後,主動牽線搭橋聯繫轄區內的科普基地與社區對接,為社區里的困難居民送去了雞蛋等物資,積極支持社區防控後勤工作。

劉潔梅面對防疫工作的細心感染了很多科技工作者。「其實科普也是一個細緻的活兒,更細心才能考慮的更全面,科普面才會廣,效果也更好。」為了更好的宣傳防疫知識,將科普滲透到居民生活的點點滴滴,江夏區科協製作了一百套(200張)肺炎宣傳欄貼紙(1米*1.8米),送給江夏人群最密集的紙坊街道,在社區進行全面宣傳,除了線下科普,江夏區科協還通過公眾號、網站等線上的途徑對防疫知識進行全面宣傳,為我市開展防控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來源:武漢科技報

記者:鄭莉莉 張宇馳

通訊員:徐曉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bZFK3AB3uTiws8Krh1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