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商八大家,不得不知的風雨500年

2020-01-14   尼古拉斯憶心

在清代,全國排名前16位的大財團基本都在山西。

據史料統計,僅僅把山西幾個縣域中富戶的家產相加,數量就超過了一億兩白銀。這個數量甚至比當時國庫的存銀還要多,切實稱得上「富可敵國」!

在中國近代史上,晉商穩居全國商幫之首,稱雄商界500餘年。

那麼,八大晉商都是誰?他們都來自哪裡?

白手起家通天下,誠信為本數喬家。

貨通俄蒙領風騷,外貿世家是常家。

太谷巨富三多堂,商鋪規模數曹家。

蔚字五聯競瀟洒,票號世家是侯家。

聲名卓著長裕川,祁縣大戶是渠家。

明清兩代聚千兩,山西首富數亢家。

甲第聯輝名當世,世襲皇商是范家。

大名鼎鼎財神爺,最後風光是孔家。


一、祁縣喬家——白手起家通天下,誠信為本數喬家


祁縣喬家,是晉商中靠勤勞誠信,白手起家的典型。

喬家始祖喬貴發白手起家創立廣盛公,後改為復盛公。復盛公是當時包頭城開辦最早、實力最雄厚的商號,故有「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之說。此外,喬家涉足票號也,開設了大德通、大德恆票號。

發展到清末,喬家在全國各地有票號、錢莊、當鋪、糧店等字號200多處,有流動資金700多萬兩,加上土地、房產等不動產,總資產達千萬兩以上。


二、榆次常家 ——貨通俄蒙領風騷,外貿世家是常家


榆次的常家,在晉商中以外貿稱著。

據《山西外貿志》載:「在恰克圖從事對俄貿易眾多的山西商號中,經營最長,歷史規模最大者,首推榆次車輞常家。」


常氏一門,從乾隆時從事此項貿易開始,歷經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七朝,沿襲一百五十多年,尤其在晚清,在恰克圖十數個較大商號中,常氏一門獨占其四,堪稱為清代山西的外貿世家。


三、太谷曹家——太谷巨富三多堂,商鋪規模數曹家


太谷曹家,是明、清之際聲勢顯赫的晉商巨富。最盛時在清道光、咸豐時期,曹家的商號遍及半個中國,國外發展到莫斯科。

經營項目有銀錢業、綢緞、布匹、呢絨、顏料、藥材、皮毛、雜貨、洋貨、釀酒、糧店等等,雇員達37000餘人,總資本達1000餘萬兩。

曹家創造出總號轄分號、大小分號連鎖管理辦法,據說,全國各地究竟有多少曹家的商號,連管家的也說不清楚。有鑽營者,未通過曹家同意,擅自打著曹家旗號,借貸資金開設商號,只要在其錢莊、銀號管轄之下,外貸不足2萬兩以下,曹家亦不問所以,可見曹家的財勢之大。


四、介休侯家——蔚字五聯競瀟洒,票號世家是侯家


介休侯氏人稱「侯百萬」,史料記載有資產七八百萬兩白銀。

侯氏發跡於清康熙年間,十世侯萬瞻,專跑蘇、杭州販賣綢緞、家業發展很快,到他的孫子侯興域時,已成為赫赫有名的大財主了。

侯興域是侯家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他繼承祖業,用心經營,積累百萬。

侯蔭昌接管了家業,在與平遙日升昌票號的競爭中,又把其它蔚字號也都改為票號,成為山西赫赫有名的「蔚宇五聯號」。

經過道光、咸豐到同治,大約三十年間,蔚字號聲勢日增,分號遍布全國30多個城市大有後來居上氣勢。


五、祁縣渠家——聲名卓著長裕川,祁縣大戶是渠家


祁幫商人是我國清代商界一支勁旅,而渠氏是祁幫商人中資財最大的一戶,他們的茶莊「長裕川」聲名卓著,票號「三晉源」匯通天下。

據《清稗類鈔》載,渠氏資產為三四百萬銀兩。最盛時為光緒年間,1902年,渠家「百川通」每股分紅達兩萬多兩白銀。


六、平陽亢家——明清兩代聚千兩,山西首富數亢家


山西平陽府(今臨汾市)的亢家,在明清時期聚財數千萬兩,堪稱山西首富。亢氏之後,才是資產在七八百萬兩的曹、喬、渠、常等諸姓人家。

亢氏是清平陽府(今臨汾市)大鹽商,清代實行鹽專賣制,由政府特許鹽商憑鹽引到指定地點運銷。亢氏正是憑這種販運特權,獲取豐利,成為巨富。

其次,亢氏是大糧商。當時在北京,資本最大,規模最大的糧店就是亢家在正陽門外開設的糧店。此外,當時,亢氏在原籍平陽還擁有大量田宅和儲糧,號稱「宅第連雲,宛如世家」,「上有老蒼天,下有亢百萬,三年不下雨,陳糧有萬石」。


七、介休范家 ——甲第聯輝名當世,世襲皇商是范家


介休范氏經商始祖叫范永斗,明末時在張家口經商,經常出入遼東,是當時有名的八大商人之一。

滿人入關後,被冊封為「皇商」。

范家曾掌握著清朝對西北游牧民族的貿易權,到康熙時,承擔了向日本販運洋銅的大部分業務,獲得巨大利益。


八、太谷孔家——大名鼎鼎財神爺,最後風光是孔家


在晉商中,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財神爺」,就是太谷的孔祥熙,他是民國時期四大家族之一。

1912年,他從生活中看到煤油已成為民間點燈照明的必需品的商機,便同五叔孔繁杏設立的祥記公司,向英商亞細亞火油公司交付了一部保證金,從而取得了在山西經銷火油(煤油)的總代理權,獨家經營、獲利豐厚。孔祥熙也因此成為山西第一位買辦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