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很經典的一首詩,只有短短4句,卻寫盡了少女的嬌羞

2020-02-13     慶余

《採蓮曲》是樂府舊題,為《江南弄》七曲之一。其內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採蓮少女的勞動生活情態,以及她們對純潔愛情的追求等。這類詩歌作品,最早可見漢樂府《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南北朝時期也有《西洲曲》:「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之句。而到了唐代,這類詩歌逐漸成為一種流行,不乏名篇佳句。

譬如,李白的:「若耶溪邊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王昌齡的:「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張籍的:「秋江岸邊蓮子多,採蓮女兒憑船歌」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採蓮曲》,便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留下的一首寫採蓮的經典名篇。它寫於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期間,是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白居易這首詩的內容,主要是描寫了一位採蓮少女見到情郎後嬌羞的情態。雖然說把人物心理狀態描摹的生動而傳神並不容易,但是白居易這首詩無疑是做到了,尤其是後兩句通過少女動作而展開的細節描寫,使得整首詩熠熠生輝。正如劉永濟先生在《唐人絕句精華》中所說:「善於體會人情,故讀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採蓮曲》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首先,我們來看詩的前兩句「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即在碧水蕩漾一望無際的水面上,菱葉飄飄蕩蕩,荷葉在風中搖曳。在荷花深處,採蓮少女的小船正與情郎的小船相遇。很顯然,白居易這兩句詩先是描繪出接天蓮葉無窮碧的盛景,然後以風吹動荷葉,進而突出藏於荷花深處的人物活動。它就像是一組電影長鏡頭般,為我們細細展開,給人以真切感。

然後,我們便來看詩的後兩句「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也就是對人物活動及心理的描摹。它的意思是說,採蓮少女見到了自己的情郎,想要說話卻又含羞地在那裡低頭微笑,沒想到一不小心,頭上的碧玉簪兒就落入了水中。我們說白居易這首詩善於體會人情,便表現在這兩句詩中。「欲語低頭笑」說明採蓮少女內心是充滿喜悅的,但因為是女子,故又有羞澀難為情的情態。

其實沒有下一句「碧玉搔頭落水中」,這句詩已經將少女的嬌羞表現的生動傳神了。但有了「碧玉搔頭落水中」,說明採蓮少女見到情郎後的喜悅和激動之情要大過於她的羞澀難為情。如此一來,既自然逼真,又顯意味無窮。而在我們眼中,白居易的此番描寫,無疑展現了一個欲語還休、嬌羞帶笑的採蓮少女。從對人物心理活動描摹來看,它無疑是有著深厚的功力。

綜觀白居易的這首《採蓮曲》,雖然只有短短的4句,但是它沒有落入俗套,而是既寫景,又寫人,層層深入,對人物心理活動描摹的生動而傳神。而這首詩最耐人尋味的,無疑是它把少女的嬌羞寫到了極致。總的來說,在古代所有的《採蓮曲》中,白居易這首詩稱得上一首經典。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Y2HQXABjYh_GJGV6_U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