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對農業發展的大力支持和人們投資意識的增強,國內已經逐漸形成了一股「大農業」投資熱潮。發展「莊園經濟」成為投資農業的趨勢。
一
莊園經濟五大特點
(1)規模化、集約化
莊園是以農業產業為基礎的,這裡的農業不同於傳統的農業,它是建立在規模生產和產業鏈延伸基礎上的規模化的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加工。
(2)精緻化、特色化
園的品質要求決定了莊園要有精緻化的景觀小品,設計中要體現莊園的文化內涵,要有獨特新穎的項目。
(3)平台化、網絡化
莊園創造了一個交流的平台,俱樂部、會員卡等形式將更多的人彙集到莊園這個平台上,他們有著相似的興趣愛好、相近的知識背景,來莊園旅遊的人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社交網絡。
(4)創意化、時尚化
莊園綜合體的規劃設計中,要把握時代的發展趨勢和旅遊者的消費需求,更多時尚創意體驗元素的加入,將拉近莊園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5)多功能、綜合化
園綜合體是一個以農業為基礎的多功能有機體系,隨著莊園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更多功能將融入莊園的建設中,旅遊正成為莊園綜合體越來越重要的功能,甚至是主要功能。
二
兩大特色莊園經濟
(1)主題化為特色的莊園經濟
酒莊:以近些年來比較流行的紅酒莊園為特色。在滿足葡萄種植和葡萄酒生產的基礎上,拓展發展主題度假、特色遊樂、觀光採摘的多種功能。
花莊:以近些年來比較流行的香草莊園、玫瑰莊園等為特色,在滿足花卉種植的基礎上。拓展發展婚慶產業、度假產業、觀光產業等。
茶莊:在滿足茶葉種植生產的基礎上,開展茶海觀光、休閒、度假和採摘等功能。
(2)功能化為特色的莊園經濟
人莊園:私人莊園是一種比較高端的莊園經濟,主要作為高端人群的休閒度假和商務會客的地點,由度假莊園、私人農場和私家運動場的基本要素構成。
企業莊園:企業莊園是未來發展的一種重要莊園經濟模式,作為企業的形象展示和體驗中心,我們堅信未來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和中國五百強企業都需要給自己建設一座企業莊園,將企業文化、企業商務和企業度假結合起來,將成為企業的一個重要窗口。
博覽莊園:主要是針對區域來講,沒一個地方都需要有自己的一個特色鮮明的博覽莊園,比如洛陽需要建設一個世界牡丹博覽莊園、開封需要建有一個菊花莊園,將博覽展示、休閒度假和觀光遊憩等功能進行組合。
三
莊園經濟三大開發途徑
(1)加入創新農業
於農業項目而言,傳統農業已經在中國的廣袤大地上生存了數千年。傳統農業對於維持基本的生存來講是不存在任何問題的。但是,傳統農業的發展已經到達了一定階段,依靠傳統農業產量增長已經無法滿足農村人口最為基礎的利益需求時,發展創新農業顯得尤為重要。在最為核心的農業種植上,一方面,要突破傳統農業種植模式的桎梏,積極尋找特色種植品;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入科技,與相關研究單位合作,獲得技術支持。
(2)提高農業附加值
對於高投入、低產出的傳統農業,發展莊園經濟,要提高農業的附加值,擺脫普通、低檔、原料型產品,開發優質、高檔、專用、深加工產品,同時要融入其他元素充實農業內涵,把握市場需求,選擇適合當地特色的發展方式。
(3)多元化發展,注重文化營銷
展休閒莊園不僅要加入更多元素,而且要延伸農業產業鏈。在發展第一產業的同時,要注重發展第二、三產業,形成三大產業聯動,擴大農業產業鏈條。要增加休閒莊園的內涵,提倡文化營銷。莊園不僅僅是生產的新模式,也是文化傳播的新形勢,給莊園賦予更多內涵,使莊園成為觀光、科普、休閒、養生、度假的新型綜合體。
四
莊園經濟的四大構建渠道
(1) 用地流轉,促進企業資本撬動多方式流轉用地,形成規模土地
集中村落土地資源,可依託移民搬遷遺留下來的耕地等資源,以多元化方式籌集社會資本,以租賃、購買土地使用權等形式集中流轉一定規模的土地,多手段引進企業,構建整體開發:村政府通過多種政策優惠,吸引企業進行主題莊園開發,為後期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2) 綜合提升,構建莊園品牌形象
主題莊園模式的旅遊品牌應以莊園特色、莊園功能等為展現方式,莊園綜合功能擴展和莊園產業模式設計為主,將品牌效應最大化,牢牢依託一個堅實的品牌基礎,加以延伸出農產品加工和休閒旅遊品牌,進而形成一個綜合性的農業旅遊品牌。同時要注重鄉村文化的植入,打造出莊園的獨特標識。
主題莊園應建立專業團隊管理旅遊工作,融入鄉村特色服務,形成自己的農業莊園旅遊客戶社群,在管理上展現莊園品牌。
(3) 滿足莊園度假的5「高」5「低」5高
即市場客群高素質、度假追求高品質、體驗服務高消費、消費者選擇高自主、環境營造高文化。5低即,即空間打造低密度、開發力度低強度、消費節奏低輾轉、環境娛樂低刺激、消費服務低插手
(4) 有效引導,激發農村居民參與熱情
農民(戶)是莊園的社區參與主體,這種參與行為是雙向的,一方面是莊園對農民的吸納,另一方面是鄉村居民主動融入到這種新的生產、生活方式當中。
五
莊園建設的六大要素
不是每一個地方都適合進行莊園綜合體的建設,由於其規模與品質化的要求,莊園綜合體的建設需要滿足一定的要素。
(1)優質的土地
包括生產用地(農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建設用地(建設住房、設施、景觀等)。農業是現代莊園綜合體建設的基礎條件,所以在項目建設前要充分研究當地的土壤、氣候、傳統的農業優勢與生態環境,判斷是否適宜進行莊園的開發建設,尋找合適的突破口,如平地、台地、山地、河谷、海岸、湖濱等先天條件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莊園的品質。
(2)農業作物
在莊園內種植的糧食、瓜果、蔬菜、花卉、茶葉、藥材、林木等,對於食用的產品必須達到無公害的標準。生態莊園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無公害的要求,多施用有機肥、採用物理除蟲害方式。傳統與現代生物技術相結合,摒棄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的方式進行生產,這無疑會犧牲產量,但生態莊園可以通過塑造自身品牌提高產品銷售價格,從而彌補產量上的不足。
(3)建設密度
度假莊園本身適合低密度、低容積率,一些公共配套如服務中心、酒店等的相對密度則要稍高一些,方便消費者的多方面活動。
(4)景觀景致
一個成功的度假莊園的設計要特彆強調整體上近、中、遠的景觀視覺(天際線),以及景觀(包括建築物)的橫向、豎向、節點的美感。可緊扣莊園特色主題,用花卉、樹木、藤條、作物、推土、石塊、木頭等等鄉土元素作為造景材質,淳樸的、傳統的樣式反而更加吸引人。
(5)經營設施
環境、硬體設置好的前提下,內部配套、公共配套和軟性服務的充實與細節才是讓莊園充滿溫情和生活感的關鍵,也是莊園度假生活品質與品位的展示途徑。我國生態農業、鄉村旅遊等相關政策規定生態莊園項目可配給一定面積的建設用地指標,一般情況下可滿足設施建設需求。在不夠使用的情況下可部分採用臨建設施,經營設施的建設務必按照法律規定申報申建。
(6)鄉村文化
莊園度假除了體驗一種莊園文化,還要融入當地的文化、植入的外來文化、賦予的主題文化以及消費的野奢文化等,是多種文化的兼容並蓄,是集多種觀念於一體的共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