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的人早晚跌跟頭,《周易》里有個謙卦,一謙四溢,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就是說太陽到中午最高的時候就要落下了,月亮到月滿的時候就要虧了,就是天道的原理。
所以說我們不能滿,滿就要虧了,一定要知道我們再有能力,都不能彰顯。要認為自己真沒能力,聖人絕不認為自己啥都行,別人都不如我,你們都是凡夫,我是聖人,聖人是愛一切人的,所以他是聖人。
天道虧盈而益謙,一到滿它就虧了,太陽也好,月亮也好,一到滿就虧了,地道變盈而流謙,大地那個水全往低處流,虧盈而益謙,滿的地方,高的地方,它不存水,全往低地方流,所以說老子在《道德經》里講:「江海所以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江海有那麼多水因為它處在低位,所以說,千條江河歸大海,我們要處在低位。我們會有好品德,會長養德行,我們處在低位,我們一旦因為自己挺了不得,自己都不學了。
你們都沒有我高,我跟你們學什麼?
所以說,地道變盈而流謙,我們看凡是傲慢之人,很快就要倒台了,所謂什麼呢?老天讓你亡,必先讓你狂,讓你狂的意思就是你的傲慢顯示的行為就是狂,瘋狂,狂妄,自以為是。
人道惡盈而好謙,人人都討厭傲慢之人,所以說,我們做個謙卑的人。從內心裡,尤其孩子們從小要學謙德,就是我們自己有能力,也不要認為自己比別人強,你有能力,只是你先學了,人家要學可能還比你強呢!而傲慢之人最折福報,謙卑才有福報。
我們學到這,我們就知道《弟子規》113件事,都是在長養我們的善心,這個善心就是由「孝」而顯現出來的。孝順父母,就是順從父母,培養出來的這個敬,「敬」就是善,「敬」就是愛心。
《出則悌》「入則孝」是對父母,對哥哥、姐姐,在外面對長輩,比自己年長的、年高、德高、位高這些人做到敬人。而《弟子規》講的全是「敬」,這113件事也是舉個例子而已。
如果我們從這些方面上養成了好習慣,我們的恭敬之心,愛人之心慢慢地就會養成,從而我們福報不離其身。
要知道「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必然會有福報,我們想求福報求德行,沒有別的,就是在這113件事當中點點滴滴生活當中做到,我們沒有愛,沒有敬不要緊,我們在這練,漸漸地你就會內化成德行。
從而有這個好習慣我們在學習《弟子規》當中,就是讓我們敬人,敬人就是禮讓別人。不與人爭,我們常常在生活當中與人爭,有很多人給自己帶來了災難,爭財、爭名、爭利、還有爭讓的,什麼叫爭讓?
比如說走路你先走,對方讓你先走,兩人轉了半天都沒有走一步,這就是爭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