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遵義市務川縣沙壩村申家堡組有一所特殊的學校,這所學校是一名老師給一個學生專門建的,這個學生有什麼特別?這名老師又為什麼要建這所學校?
女孩患小兒麻痹症 老師為其建造學校——
從務川縣城驅車沿著蜿蜒曲折的道路行駛約一個小時,就來到了沙壩村申家堡組。
一年多來,每到周末務川縣都濡中心完小的黨支部書記闞南忠就會和愛人一起駕車來到這個小村莊,給一位名叫申曉燕的女孩上課。
申曉燕今年10歲,患有小兒麻痹症,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行走,她的父母、姐姐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沒有工作生產能力,生活尚需別人照顧的申曉燕無法去學校上學,闞南忠就主動送教上門。
恪守一句承諾 建起一座學校——
闞南忠跟申曉燕非親非故為什麼堅持給她送教,這還得從一場特殊的相遇說起。
2016年,在當地的教育扶貧工作中闞南忠的幫扶對象是申曉燕的姐姐申小容,在一次家訪中
闞南忠和幾位扶貧幹部來到了申曉燕家,當時,這個家庭居住在殘破的房屋裡,一家人都患有殘疾,生活十分困難。
就在他們做完家訪臨走前申曉燕的一個舉動打動了闞南忠:「她硬要跟著她姐姐一起去上學
兩個大人都哭了」。
從事教育工作已經近30年的闞南忠深知文化知識的重要性,申曉燕對知識的渴求讓他動容「我騙她說,下周我一定來接你到學校去,今天天黑了,去學校也沒有老師」。這並不是一句隨口一說的玩笑話,闞南忠把它當做自己許下的承諾,由於把孩子接到城裡去上學沒有人照顧,闞南忠就想在申曉燕家門口給她建一所學校。
他的這個想法立即遭到家人和朋友的質疑,「有人說這幾萬塊錢拿給孫子、兒子多好,為什麼要去幫扶這家人呢?但其他人說什麼我不管我承諾了就要做到底」闞南忠計算過,在農村建一所簡易的學校需要兩三萬元,這個費用他可以承受,對於建學校的想法,當地政府也表示支持
並對申曉燕家的舊房進行了改造,2018年5月,闞南忠開始為申曉燕修建學校,歷時三個月建設,學校修好了,這間十來平方的教室,完全是為曉燕量身定做的。
申曉燕使用不了正常孩子的桌凳,闞南忠還專門為她設計了帶有梯子的凳子
學校建好後,闞南忠學校的教師和黨員提出申請來支教,但考慮到路太危險,難以保證安全,闞南忠決定自己來承擔這個任務 。
負責到底 要讓孩子完成義務教育
闞南忠已經送教上門整整一個學年了,每次來上課他都會舉行一個簡單的升旗儀式,他負責升旗,申曉燕一家人參加,國歌用手機播放。
儀式雖然很簡單,現場卻非常莊重,「一是她姐姐拍了在學校升旗的視頻給她看,她就很想參加升旗儀式,二是修學校,必須有旗杆和旗幟這是一個標誌」。
2018年9月,這所學校正式開學。從那時起闞南忠的身影就會定期出現在村子裡,儘管患有痛風,偶爾還要藉助拐仗行走,但他一直堅持著。「我當然苦,但是我苦得樂,她現在漢語拼音沒有問題了,我每次放學回家,她都準時打電話問我有沒有安全到家非常懂事」 。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這樣送教上門所面臨的問題也接踵而來,因為沒有小朋友和申曉燕一起玩,導致她說話非常吃力,而教學的時間也是個大問題。
每周一到兩天遠遠不夠 ,如今,闞南忠也覺得自己一個人一直送教並不現實,他決定等申曉燕讀完三年級,就自己出錢為她在縣城租一間房,想辦法把她送進城裡的學校上學,至少讀完九年義務教育,「讓她不能失學比自己孫子還要挂念,因為她有殘疾,不識文化今後就無法生活」。
教育,不能落下一個孩子,闞南忠給申曉燕帶去了知識,有了這間大山深處的教室,她就能在書本的天空里自由翱翔,但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像申曉燕這樣的孩子的讀書路,要繼續走下去,還需要社會更多力量的彙集。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