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兩歲的娃,狗都嫌,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開始給父母惹麻煩了,特別是有了認知和思想以後,父母遇事想糊弄他就很難,只要孩子遇到不滿,就會發脾氣,甚至還動手打人,有時候連父母都躲不掉。那對待孩子打人家長要怎麼做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孩子打人的原因
1、孩子模仿來的
孩子模仿力強是他的一大特點,在和外界接觸的時候,比如遊戲或者視頻中,若是有暴力打鬥的畫面,就會刺激孩子,而他分辨對錯的能力比較差,覺得這個行為有意思,進而遇到問題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用暴力來解決。
2、家長的溺愛惹的禍
很多家庭對孩子比較寵愛,有時候甚至會順從他所有的要求,導致他特別任性。比如孩子摔倒了,家長把孩子抱起來的時候,還會加一句「都怪這地,讓寶貝摔著了,打它」,本來是哄孩子的一句話,但是他無法分辨,就會影響孩子處理事情的標準,出現一言不合抬手開打的情況。
3、家庭不和會使孩子有暴力傾向
如果是夫妻不和的家庭,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爭吵打罵,不僅會讓他感覺沒有安全感,也會給孩子帶來一種不安和急躁的情緒,讓他認為問題只能通過爭吵、打架的方式解決,這樣會讓他形成一種暴力處事心理,長大以後,遇到問題也不能理智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孩子愛動手打人,多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在孩子成長階段,家長應該怎樣幫助他糾正打人的壞習慣呢?
1、了解孩子需求
年齡小的孩子,一般動手打人有兩種情況,一是想吸引大人的注意,二是有需求,家長要了解他動手打人的原因,如果是孩子想引起注意,爸媽就要多關心他,若是有需求的話,要耐心教導他用語言或者合理的方式來表達。
2、幫助孩子控制情緒
孩子年齡小,不知道如何控制和管理情緒,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的耐心幫助,如果是性比較急的孩子,寶媽更要耐心,首先要安撫他的情緒,比如轉移注意力,等他情緒平穩之後,再告訴他應該怎麼說、怎麼做,別人才能知道他想要解決的問題。
3、營造培養良好性格的環境
在教育孩子時,家長要精心選擇孩子可以觀看和閱讀的動畫以及繪本,以免暴力信息進入孩子的視線。當孩子和玩伴鬧矛盾的時候,家長要採取恰當的方式幫助解決,引導他養成一個以理示人的思維。
父母要從自身做起,從平時的小時做起,給孩子樹立一個禮貌待人的榜樣,有利於他養成好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