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窮」,別把你的貧窮觀傳染給孩子

2019-08-01     蜂蜜媽媽

文/蜂蜜媽媽

「寶寶,我們家裡已經夠窮了,你就別再亂花錢了。」

「你不是不知道咱們家裡的條件,哪有錢出去買這買那呀?」

「成有節儉敗有奢,你難道不懂這個道理嗎?」

……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家長都對孩子說過類似的話。當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家長物質條件不富裕,自然會出手不闊綽。但是,您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真的有必要把「窮」的觀念處處貫徹到底嗎?真的有必要把「窮」這個字死死的落在孩子的腦海中嗎?或許,人窮不可怕,心窮才最可怕。

小糖豆出生於山區農村,平時家裡很是困苦,他一直省吃儉用,不捨得花錢,為的就是希望能讓媽媽少受些苦。

前段時間,小糖豆說想買一本經典書來閱讀,一來可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二來也可調養性情,況且老師都點名要他買這本書。

但是糖豆的媽媽卻連連搖頭,她認為家裡本來就已經很窮了,哪有錢買這閒書?況且光看這一本書也不能提升學習成績,買了也沒用。

她果斷拒絕了小糖豆的要求,小糖豆對此也無計可施。從那以後,小糖豆再也不敢和母親提任何要求了,哪怕連最基本的,他也不敢。

都說人窮不可怕,心窮最可怕。父母一旦心窮,必然會把這種畸形的貧窮觀傳染給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有所表現。那麼,究竟是哪些表現呢?讓我們一睹為快吧!

01.心窮的父母在日常都有哪些具體表現呢?

處處節衣縮食,什麼都不敢買。的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父母貧窮時,他們的日常花銷自然就會節省一點,這一點不足為奇,也沒什麼探討的餘地。

但心窮的父母往往在此基礎上更勝一些,他們會處處節衣縮食,一些本該買的東西也不會買,過度要求自己節儉,進而形成畸形的消費觀。

在中國農村,有很多家長為了節省些錢,晚上不讓孩子點電燈,寫作業時用煤油燈寫作業。其實,省下的這些電並沒有多少,反而會讓孩子因此而得上近視眼,過猶不及。家長們的這種做法,其實就是心窮的表現。

內心十分自卑。當然,除了外表很寒酸,舉止很節儉以外,他們內心也是十分自卑的。因為家境貧寒,物質條件貧乏,所以他們對自己的過往十分的避諱,這些心窮的父母一般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對自己貧窮的生活封閉的很嚴實,不想讓別人進來,自己也不會出去。

十分封閉,不肯接受新鮮的思想。都說,人窮志不窮。一個人雖物質貧窮,但心境、意志一定不能貧窮。但心窮的父母卻截然相反,他們一方面物質貧窮,另一方面又不肯接受新鮮的東西來使自己致富,永遠處在原點,永遠不肯前進一步。

雖說這樣做不會使自己落後很多,但有的時候在時代大潮里,原地踏步也是一種退步,難道不是嗎?

都說家長是孩子的引路人,當家長心窮的觀念以及畸形的消費觀傳染給孩子時,又會給孩子造成什麼負面影響呢?

02.家長的心窮會給孩子造成什麼負面影響呢?

會讓孩子不敢花錢。其實花錢並不是可怕的,若能養成合理的消費觀,也可以對一個人的身心發展和生活運轉造成積極的影響。然而在家長畸形的消費觀影響下,孩子會逐漸變得不敢花錢,不想花錢,甚至聞「錢」色變。

到頭來,孩子會變成金錢的奴隸,一味的掙而不敢花,何來消費生活、享受生活一說呢?孩子又怎能獲得真正的幸福與充實呢?

孩子的眼光會非常有限。當家長畸形的貧窮觀「輻射」到孩子身上時,孩子也會如心窮的家長一般,對未知的世界非常恐懼,他們不敢前進一步,不敢打破原有的束縛,不敢將自己置於一個更廣闊的世界裡。這個時候,他的眼光會非常有限,也就是俗稱的短視。

其實,時代是不斷發展的,如果一個人不能趕上時代的大潮,不能時刻更新自己的觀念,他就註定會被時代拋棄。孩子是時代的接班人,倘若他從小就這樣,長大以後,他又該如何擺脫束縛,接受新的觀念呢?恐怕很難了。

為人處事非常不大方。當孩子受到父母畸形的貧窮觀影響時,他不但對自己摳門,對身邊的人尤其是朋友,也會格外摳門。尤其是外出聚會時,他會吝嗇於一分一毫,也會計較於一餐一飯。

其實節儉是對的,但過分節儉往往就會對自己甚至他人造成一定的影響。當孩子為人處事不大方,甚至頗為吝嗇時,這往往會使他失去許多朋友和機會。到那個時候,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就會受到限制。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接班人,倘若孩子從小就受到如此大的負面影響,長大以後可怎麼好?那麼,您如果不想讓孩子變成這樣,您又該怎麼做才好呢?

03.若不想讓孩子變成這樣,您該怎麼辦呢?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把眼光放長遠。孩子受到畸形的貧窮觀後,帶給他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只有守住眼前的錢才能獲得更長遠的利益。其實這種做法是錯的,那麼,怎樣才能打破這種錯誤觀念呢?

家長要做的,就是要幫助孩子把眼光放長遠,要讓孩子明白,眼前的利益並不是長遠的利益,只有把觀念打開,把格局放大,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也能看到不同的自己,進而收穫更大的進步。

除了口頭勸說以外,家長也可以採取實際行動來幫助孩子打破這種舊觀念的束縛。例如,多帶孩子出去走走,通過觀賞名山大川,感悟這世界的變化,觀察不同的人和事。

讓孩子在這中間領悟到世界的神奇和變化萬端。只有多走走、多看看,多聽聽,才能讓孩子在這其間不斷的刷新眼界,刷新格局,進而實現自我。

另外必要的時候,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出去消費。當然,此時的消費並不是漫無目的的亂花錢,而是有根據合理的進行消費。讓孩子明白,花錢並不是錯事,相反,花錢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水平是質量得以提升。

通過花錢,讓孩子明白金錢如何來,又如何去的,進而不斷修正自己原有的觀念。當然,這一點家長也可視情況而定,如果家庭條件實在無法允許,此情況也可作修正。

人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一輩子。作為家長,可能會由於一些特殊原因無法改變自己貧窮的出身,也無法在這逆境中實現翻盤。

您若不想讓孩子窮一輩子,那就先幫他摘掉這頂「窮帽子」吧!只有改變他畸形的貧窮觀,才能讓他實現逆風翻盤,進而茁壯成長。

那麼,您的家庭條件如何呢?您對「心窮」一詞如何理解的呢?歡迎說出您的想法,並和我們一起交流討論。

-----------------------

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帶給您需要的有用的信息,也希望能夠在育兒方面對您有所幫助,您的支持是我們的最大動力。有任何育兒困難和疑問都可以留言或評論給我們,大家一起探討~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兒母嬰知識、心理健康、成長發育都在這裡。關注@蜂蜜媽媽,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AVMW2wBUcHTFCnfCh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