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愛頤愛上鳳凰男,苦等十年遭背叛,拿得起放得下才是最好的姿態

2019-06-19     小玉說珠寶

提起上海,不少人都會想到她的高樓大廈、她的現代化和國際化。

但上海還有這麼一個地方,瀰漫著老上海的氣息——黃包車、爵士樂、高衩旗袍,還有似乎從上世紀傳來的蹦擦擦旋律。

這裡就是百樂門,一個有著八十多年歷史,懷舊卻又頗具現代風格的娛樂場所。

金嗓子周旋所唱的《夜上海》描繪了一個華燈初上、歌舞昇平的「遠東第一樂府」,不僅張學良等國民黨高官經常光顧這裡,宋美齡也經常在百樂門舉辦招待酒會,徐志摩和陸小曼也是這兒的常客。

此外,百樂門也是黃金榮、杜月笙等上海灘大佬們經常聚會的場所,連國外貴賓卓別林夫婦訪問上海時,也要慕名前去跳舞。

而這樣一個繁華之地的幕後玩家,不是什麼企業名家,也不是什麼權貴政要,而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富二代」——盛愛頤盛七小姐。

雖然身為上海最大資本家盛宣懷的女兒,但這位千金小姐的一生過得並不順遂,如果非要加以評價,寶姐也只能用一個「慘」字形容。

初戀,敗給門第

民國時期,上海灘除了張愛玲的繼母孫用蕃孫七小姐,另外還有一個就是盛愛頤。

如果當時盛愛頤在上海說自己是「官二代」兼「富二代」的第二人,想來沒有人敢認第一。為什麼這麼說呢?

她的父親盛宣懷是晚清重臣,頭銜和事跡多到可以出一張歷史測驗卷。

這位被後人稱為「中國實業之父」的資本家,靠創立洋務實業起家,後又創立了輪船招商局、中國電報局、華盛織布廠、中國鐵路總公司、漢冶萍煤鐵總公司、中國通商銀行等等,奠定了中國近代工業化的基礎,同時也為盛家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盛宣懷故居

而盛愛頤的母親莊夫人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豪門千金,一生有兩大特點:一是信佛,二是精於持家,頗有幾分「民國王熙鳳」的意思。

作為盛家嫡出的七小姐,盛愛頤自小就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好日子。

盛愛頤是母親莊夫人的心頭肉,外出談事時也會將她帶在左右,十幾歲的盛愛頤也因此見多識廣,能說會道,自此,「盛七」的名聲傳遍十里洋場。

盛愛頤本以為這輩子或許如其他兄弟姐妹一般,嫁個門當戶對的人,平淡的過完一生,不曾想,1917年,一個人的到來,開啟了她「悽慘」人生序章。

盛愛頤16 歲那年,父親去世,四哥盛恩頤接管公司業務。同年,宋子文從美國學成歸來,在姐姐宋藹齡的介紹下成為盛恩頤的秘書,從而能夠經常出入盛家。

「第一次見到她,如見仙女下凡!」宋子文在日記中,這樣描述和盛愛頤的初次碰面。

盛愛頤年輕時比較清秀(左)

談吐儒雅,做事果斷牢靠的宋子文很快便贏得了莊夫人的好感,便請他空閒時間幫忙教授盛愛頤英語。

而頗具學識的宋子文撩妹能力也是滿分,授課之餘,他常給盛愛頤灌輸了許多西方浪漫色彩,談天談地談人生,時間一長,師生之間便暗生了情愫。

熱戀時,宋子文和盛愛頤或許都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一個秀麗貌美,一個儀表堂堂,典型的金童玉女。莊夫人看著著實滿意,便派人前去打聽宋子文的家世。可這一打聽,莊夫人態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極力反對兩人在一起。

原來,宋子文原是廣東人,家境普通,父親就是個拉洋琴的傳教士,堂堂盛家大小姐怎麼能嫁給這樣的下等人家?

很快,宋子文便被調遣到武漢。通常,隔得遠了,感情就容易變淡,但是他乾了幾天就跑回上海,天天去盛府蹲點。

然而盛愛頤也被母親明令禁止與宋子文來往,家裡戒備森嚴。相愛的兩人一個在府外慪氣,一個在府內傷心。

苦等,情郎另娶

1923年,孫中山在廣州重建了革命政權,急需各方面的人才,宋慶齡希望弟弟宋子文能來輔助孫中山實現革命理想。

宋子文想帶盛愛頤私奔南下,但懂事的盛愛頤始終不願意讓母親傷心,臨走時掏出一把金葉子交給宋子文。

「還是你自己去吧,我會在這裡一直等你回來」盛愛頤淚流滿面地說道。

宋子文非常失望,但又無可奈何,便說:「這便當是你借我的吧。我以後一定還回來。」

宋子文心灰意冷地登上了南下的輪船,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那個時候,上流社會訂婚都是用金葉子作為禮金,這其中的良苦用心,他卻錯當成了辜負。

此後,這位上海灘第一名門的盛七小姐拒絕了所有前來求情的名門才子,一心一意的守著盛家大宅門,從23歲到32歲,苦等9年,硬生生把自己等成了大齡剩女。

而滿腹才情的宋子文一到廣州便如魚得水,事業蒸蒸日上,很快升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宋家也一舉成為民國時期最厲害的四大家族之一。

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等到了薛平貴,而盛愛頤似乎沒有王寶釧那麼好的運氣,十年後,宋子文的確回來了,可是他身邊卻多了一個人,他的夫人張樂怡。

宋子文從來對年輕的女子沒什麼抵抗力,在廣州期間,猛烈追求到了妻子張樂怡;

盛愛頤怎麼也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結局,這十年的等待仿佛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即便婚後的宋子文不斷的向盛愛頤拋出愛慕之情,但都被盛愛頤果斷拒絕了。

此後,盛愛頤便大病了一場,病好後,再也不提宋子文。

爭產,一告成名

除了愛情,盛愛頤的豪門生活也在母親去世後走起了下坡路。

1927 年秋天,盛愛頤的母親莊夫人因病去世,由於莊夫人生前並沒有囑咐遺產一事,一時間,盛家陷於混亂之中。

對於財產分割,清心寡欲的盛愛頤本來並不是太在乎,畢竟不管多少,總是一生夠用的。

但她的哥哥盛老四是個坐吃山空的主兒,酷愛賭博的他,曾一夜之間將上海北京路一帶總共一百多幢房子的弄堂全輸了,父親去世後分得的 100 多萬兩遺產也被他折騰得所剩無幾。

於是,盛老四便聯合幾個兄弟,想要吞下盛家義莊遺產。按照盛家的規矩,遺產的一半各個兄弟姐妹平分,另一半是要併入義莊,以供後來的盛家後代使用的。

盛愛頤雖處深閨,但已經是受新文化運動啟發的新女性,為了自己應有的權利和未來的生活保障,她把他三個哥哥及兩個侄子告上了法庭。

盛愛頤打官司不光為自己爭取到了相應的權益,也為自己姐妹作出了表率,後來盛八小姐也通過訴訟獲得了屬於自己的那份遺產;

消息傳開後,此事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被人稱之為「國內第一件女權案」。

1928年10月,法院宣判盛愛頤勝訴,分得50萬遺產。

創業,血本無歸

斬斷情絲的盛愛頤,終於在32歲那年嫁給了自己母親的內侄莊鑄九,丈夫雖然沒有什麼經世之才,但卻忠厚老實,待她也是不錯的。

在新婚那年,她從自己所得的遺產當中撥出六十萬兩白銀,建造了夜上海的開始——「遠東第一樂府」百樂門舞廳,盛七小姐也成為中國第一個涉足娛樂業的女企業家。

一開業,就吸引了大批上層名流,上海灘的公子小姐、權貴名媛都沉浸在這燈紅酒綠的世界。

可惜的是,向來八面玲瓏的盛愛頤,卻不善經營,舞廳每日開銷流水巨大,加上盛愛頤管理不善,百樂門一直處在虧損中,無奈之下,只好轉手拋售。

哪成想轉手之後,正趕上上海娛樂行業興盛的時期,接手的老闆也是賺的盆滿缽滿,只可惜盛愛頤為他人作了嫁衣裳。

晚年,慘遭批鬥

好在盛愛頤的丈夫工作穩定,她自己也有巨額的遺產利息,所以婚後生活也算過得滋潤。

解放前夕,很多上海本地的名門望族預感到形勢不妙,選擇去往美國、台灣,可盛愛頤選擇留在上海。

她住在花園洋房裡、穿著優雅的旗袍,膝下兒女雙全,平時喜歡抽抽雪茄,寫寫字。這樣的平淡的日子,似乎正是她一生最想要的。

然而這個選擇卻給盛愛頤的晚年帶來了莫大的痛苦。丈夫被打成「反革命」,沒過多久就去世;兒子被打成右派,下鄉勞改;女兒被分配到福建教書,遠離親人……

而一直都過著養尊處優日子的她被迫住到了工廠的汽車車間裡,緊鄰糞池,開門就是菜場。

即便白天接受批鬥、跪桌球檯、做工刷馬桶,她都平靜地面對一切,優雅從容,不悲不喜。

1983年,83歲的盛愛頤乾乾淨淨的走了,臉上雲淡風輕,絲毫看不出一絲動盪的痕跡。

她被安葬在蘇州的郊山上,那裡可以看到著名的留園——她祖父生前的私家豪華別墅,盛家祠堂也修在那裡,也算是葉落歸根了。

盛愛頤一生坎坷不斷,經歷了起起落落,變得是容貌、財富和感情,不變的是刻到骨子裡的獨立和優雅。

面對愛情,她義無反顧;面對背叛,她狠心放下;面對兄長反目,她堅守女權;面對動盪,她鎮定從容……

其實在民國年代,這樣的女人並不在少數,她們不單有著物質上的保障,更有豐富的精神追求,才氣、信念、底蘊、內涵,缺一不可。

也正因如此,才能在面對困境的時候寵辱不驚,活出自我,這樣的品質值得每一個女性學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QSC2wBmyVoG_1ZAWU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