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和營商環境國際認可度、讚譽度進一步提升

2020-04-28     杭州網

央廣網北京4月27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2020年4月26日是第二十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當天出爐的2019年《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用多組實打實的數據,展示了中國保護智慧財產權、優化營商環境取得的新進展,與此同時,國際認可度、讚譽度進一步提升。

新出爐的2019年《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和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中國一以貫之保護智慧財產權,智慧財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達到78.98分。

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現場介紹,保護智慧財產權,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出擊:「行政執法方面,聚焦網際網路領域、農村市場、寄遞及進出口環節、重點民生領域,開展專項行動。司法保護方面,嚴厲打擊侵權假冒犯罪;法院系統推進智慧財產權審判機制改革,檢察機關強化訴訟監督職能。社會共治方面,持續推進維權協作,及時化解侵權糾紛,不斷深化行業自律。國際合作方面,嚴厲打擊網絡和跨境侵權假冒犯罪,取得積極戰果。」

在提升營商環境方面,報告羅列了四點——投資貿易更加便捷、市場准入更加開放、政務服務更加優化、監管體系更加完善。

例如,在過去的2019年,中國新設立了山東、江蘇、廣西、河北、雲南、黑龍江6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再設臨港新片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整體建設加速布局。多份負面清單在2019年完善更新,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門檻、擴大外資准入,推進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簡化企業註冊程序,推行全程網上辦理,開辦企業基本實現不超過5個工作日。

中國保護智慧財產權、優化營商環境的不懈努力有實打實的數據支撐,並不斷獲得國際社會的讚譽。世界銀行發布《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中國排名從2018年的第46躍升至第31位。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說:「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有關報告及數據顯示,中國在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中的排名提升至第14位,較2018年上升3位,穩居中等收入經濟體首位;2019年,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專利申請5.9萬件,躍居世界第一;通過馬德里體系提交國際商標註冊申請6339件,位列全球第三。」

優化營商環境還在持續發力。多個地方版營商環境條例在近日落地,《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也將從2020年4月28日起實施。值得關注的是,北京版營商環境條例中增加了為企業紓困的內容。條例規定,發生突發事件的,政府應當根據遭受突發事件影響的市場主體損失情況,制定救助、補償、補貼、減免、安置等措施並組織實施。

保護智慧財產權和優化營商環境的一系列努力,都正在轉化為生產力。

申長雨介紹:「前不久,國家知識產權局與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了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數據,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0.7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11.6%,具備了一定規模,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5.7%,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除了宏觀經濟,微觀市場主體也從中受益。全球知名戰略管理諮詢公司羅蘭貝格與里昂商學院近日聯合發布的一份白皮書顯示,中國營商環境不斷改善,近5年來,包括蘋果、英特爾和諾基亞在內的外資企業在華收入都實現60%左右的增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xlqv3EBiuFnsJQVjeQ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