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領導最大的失敗,是讓員工怕你

2019-11-28     哈佛商業評論

這是《未來領袖計劃》第002篇文章

作為上司,你是否在下屬心中留下了讓人恐懼的印象?你可能會認為自己表現不錯,讓員工在高壓下走出舒適區,收穫了出色業績,但事實如何呢?

員工對領導工作風格的感受,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工作表現。2018年的一份研究顯示,強壓式管理法導致員工跳槽率比預期高出90%,而鼓舞人心式策略能讓潛在跳槽率降低約68%。除此以外,霸道上司的員工工作效率也不盡人意,也會在辦公室里滋生許多不良情緒和關係。

身為一名高管,如何讓員工在你身邊免受恐懼折磨?這裡有五種方法,它們包括:自我診斷、開放問答、微觀管理、減少指責和出醜效應。

自我診斷

上司和下屬之間存在權力差距,所以直接問下屬你是否讓他們感到焦慮,不太可能得出真相。不如先反思一下你在各種場景中的表現。

你是平等對待員工和客戶,還是忽視員工的貢獻?你在表達不滿時,語氣和肢體動作是否有點過分?除了觀察自己的行為,你還需要觀察員工的表現。員工在你身邊時,他們是否表現不自然或避免與你對視?他們是否不太願意反駁你的觀點?

開放問答

你可以多收集員工對團隊和工作的看法。你還可以問他們,在過去半年至一年的時間裡,他們什麼時候覺得自己可以或不可以自由表達觀點。你需要問他們具體的事件,而不是事情是否發生過,這樣你才能促使他們回憶真實的例子,避免讓他們直接回答「沒有」,然後放棄分享的機會。

微觀管理

許多領導害怕失敗,他們應對這種恐懼的方式是強迫自己和其他人更努力地工作,讓整個團隊都感受到自己的恐懼。

我曾經指導過在全球百強企業任職的一名副總裁,員工在他身邊如履薄冰。這位副總裁總是指出員工的錯誤,他將自己視為完美主義者並引以為豪。他最近晉升成為更高層的高管,並開始自我反思與微觀管理,承認他總是擔憂自己無法實現個人目標,還將這種恐懼散布在整個團隊中。

減少指責

如果領導注重溝通,而不是一味指出他人的錯誤,他們便能消除團隊的恐懼,並在團隊中促成高效的交流。改掉糾正他人錯誤的習慣其實並不難。

我曾經指導過一名執行長,在一個月的時間裡,每當他產生糾正團隊成員錯誤的衝動時,他就在日誌上寫下五個字:「與他們溝通。」然後他就放下成見,主動和成員一起討論未來的計劃。

他會說:「我知道自己經常還沒認真聆聽你的觀點就直接糾正你。因為我很看重你的貢獻,所以我現在希望做出改變。請允許我解釋一下,為什麼糾正這個錯誤對我非常重要,這樣我們才能建立共識,然後一同制定計劃。」

出醜效應

要想讓團隊文化為成員創造安全感,領導需要歡迎下屬提出不同的意見。為了提升團隊的投入程度,領導偶爾還需要放權。總而言之,領導必須願意暴露自己的弱點。

反思一下,你是否曾允許員工證明你錯了,同時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或做出任何辯駁。如果你未曾做到過這一點,你需要自我反省並改進,不要擔心這會影響你的形象。你要記住「出醜效應」,綜合能力出色的人在出錯時往往能提升個人魅力,而且研究顯示,受到員工歡迎是成為成功領導的必要前提。

有些領導認為,增強好勝心是取得成績的唯一途徑。然而如果領導在對員工感受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盲目強調好勝心,他們註定要流失關鍵的人才,而且容易導致團隊表現失常,進而降低工作效率。成功的未來商業領袖,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員工如何看待你的領導方式,確定自己的行為在鞭策激勵員工的同時,沒有致使團隊人心渙散。

小佛爺說

《未來領袖計劃》將與商業領袖、管理大師、年輕管理者共同探尋領導力成長的更多可能性。期待您與我們共建內容。

如果您是企業高管、商學院教授,歡迎您為未來領袖諫言;如果您負責企業大學、培訓制度的建設,歡迎您提供領袖培養經驗;如果您是30歲以下的青年領袖,歡迎您分享個人成長故事。

詳細信息請致電:010-85651132

或致信:[email protected]

尼哈爾·查亞(Nihar Chhaya)是美國航空、可口可樂、通用電氣、戴爾等跨國公司高層領導的高管教練。查亞曾擔任世界500強公司人才發展項目的負責人,他如今是PartnerExec的總裁,負責幫助公司領導們掌握人際交往技能,從而提升企業績效。

劉靜珊|譯 周強|校 劉玥|編輯

《哈佛商業評論》

[email protected]

公眾號ID:hbrchinese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xElr24BMH2_cNUgWDA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