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布置自然作業,家長不知如何完成,只好點外賣矇混過關

2019-09-19     話梅的媽媽

文|話梅的媽媽(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孩子上幼兒園,家長未必會輕鬆很多,因為幼兒園也會給孩子布置作業,但孩子的能力有限,所以作業的實際完成人並不是孩子,而是家長,為了孩子的成長,家長真是操碎了心。不少幼兒園作業最終都成了「家長作業」,家長被逼的焦頭爛額,而孩子也難以有所收穫,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該怎麼做呢?家長要知道受教者應該是孩子,所以真正對孩子負責的家長並不會幫助孩子投機取巧或者替孩子完成作業,而是提升孩子在作業中的參與感。

小韓是個幼兒園老師,前不久小韓給孩子們布置一個自然作業,叫「認識動物」,讓孩子們帶小動物到學校來,種類不限,主要就是要觀察小動物,培養大家的愛心。結果第二天,孩子們拿來的「小動物」讓小韓大吃一驚,普通的孩子帶的都是烏龜、小魚、小兔子,但有的孩子卻帶來的一盒小龍蝦外賣,小韓心理感嘆:「90後當父母了!只有他們有這種想像力。」小韓艱難的上完了一節課,給家長們發了消息,希望家長們可以重視家庭作業,不要敷衍孩子。結果有不少家長訴苦,說家裡沒養小動物,也不知道哪有賣的,只能讓孩子帶「外賣」矇混過關了。

孩子上幼兒園、上學以後,家長要操心的問題會更多,最難的就是陪伴孩子完成作業,如果是知識性的作業,家長還可以幫助孩子查資料,但是如果是這些需要動手或者需要特殊方式來完成的作業,家長就會很為難了,投機取巧可能也是不得已的辦法。但這樣的方法真的能讓孩子有收穫嗎?當然不能,家長最好調整一下自己的方法。

家長要提高孩子的參與度。

家長要讓孩子參與到作業中,不能為了追求速度,自己完全代替孩子,比如在做手工作業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準備材料,像裁剪、粘貼這樣的簡單操作可以讓孩子自己完成。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孩子的思維以及動手能力都會得到鍛鍊。

家長要理解老師的意圖。

家長要理解老師留作業的意圖,不要總覺得老師在為難家長,老師歧視也是為了孩子的成長考慮,老師留作業時都會思考作業對孩子有哪些幫助,所以家長要儘量理解老師,配合老師完成作業,讓孩子真的可以有所收穫。

遇到困難可以和老師協商。

如果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家長或者孩子遇到了哪些問題,家長應該及時告知老師,和老師協商,老師肯定也會體諒家長的難處,不會為難家長,這樣老師也會知道自己教學中是否存在問題,對雙方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當老師布置作業時,家長不要表現出厭惡感,這樣孩子也會對作業產生排斥感,不願意完成作業,家長要用自己的積極態度感染孩子,帶著孩子一起完成作業。

您有過和孩子一起完成作業的經歷嗎?您覺得孩子有收穫嗎?

------------------------------

關注、轉發、分享【話梅的媽媽】文章,話梅擅長嬰幼兒成長知識、兒童教育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dB_SG0BJleJMoPMW7e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