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韋博英語關店危機,看教培行業「裸奔」現象

2019-10-14     商界雜誌

韋博英語,一家歷經20年發展的傳統教育培訓機構老品牌,在全國十幾個城市擁有超過200多家線下門店。如今,卻面臨門店關停現狀,讓人唏噓。到底是何原因讓韋博英語走上如此結局呢?

文/ 徐照明

近日,英語培訓行業曝出猛料,曾被大眾追捧的「英語培訓四大巨頭」之一韋博英語線下門店大面積關停。

10月10日,韋博英語北京辦公室張貼有一份未有日期和印章的《關於學員安置預案的進展通告》。通告稱,由於北京韋博經營不善和嚴重虧損,導致校區運營和教學服務無法正常進行。

據了解,目前北京、上海、成都、山東、杭州、成都等多個城市的校區也已關門。員工們忙著討薪、辦離職;學員們忙著維權、停止分期貸……

韋博英語何以走上不歸路 ?

韋博英語作為一家歷經20年發展的傳統教育培訓機構老品牌,在全國十幾個城市擁有超過200多家線下門店。如今,面臨已是滿城風雨的門店關停現狀,讓人唏噓。

到底是何原因讓韋博英語走上這條不歸路呢?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韋博英語成都維權登記人數在1000人左右,牽涉的學費金額至少在2000萬以上。上海韋博維權群登記人數達到1121人,牽涉學費金額在3500萬元以上。其他各地,截至發稿之前還未有準確數字,不過從此次爆出韋博英語關停門店來看,涉及金額早已過億元。

眾所周知,傳統教育培訓機構收益主要來自於學員學費。但隨著學習成本不斷上漲,課程價格動則上萬,普通消費者難以一次性的付清所有款項。

此時,早已等候在一旁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便看上了教育培訓行業這門生意。

據業內人士透露,一些金融機構為了獲得客戶,提升業績,與教育培訓機構合作中,往往一次性把錢打給韋博英語培訓機構,韋博英語給用戶提供相應的課程服務,消費者再按月給資金方繳納本息。

由此,網際網路金融機構便愉快地與教育培訓機構「聯姻」。

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不久前,有網友爆料出,韋博英語通過線上線下大規模「貼心式的套路」營銷模式套路,誘導大量學員從廣發銀行、招聯金融、百度有錢花等機構申請數萬元的培訓貸。

此消息一經爆出,隨之迅速成為各大網絡媒體的熱點話題。緊接著,又爆出韋博教育在全國各地線下門店開始關停事件。

現在,隨著韋博英語事件的不斷發酵,一場轟轟烈烈的用戶維權、員工索要工資、金融機構追債的大幕漸漸拉開。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副研究員陳波博士表示, 「韋博教育線下門店關停危機的背後,反映了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在教育機構消費金融方面滲透率非常高,也說明了韋博英語對金融機構提供的教育分期訂單產品有非常高的依賴度。」

據統計數據顯示,此次,韋博英語線下門店中課程分期產品訂單數量達到全部比例的50%-70%之間,而在關閉門店的訂單數量甚至高達90%以左右。

同時,可以看出,韋博英語與所有」跑路」的線下培訓機構似乎都犯了一個致命錯誤,為了最大限度快速回收現金流,讓大部分學員,通過刷信用卡或者跟金融機構簽署貸款合同等分期付款方式來支付未來的學費,逐漸地讓消費者深陷這種營銷套路之中。

走重資產運營模式,一直以來是教育培訓行業一貫的路子,他們對於現金流如饑似渴對。而作為英語培訓行業四巨頭之一的老品牌韋博英語,金融機構自然成了他們的合作的首選對象。

據記者了解,在事發之前,有金融機構均曾對韋博英語的線下門店做過充分的貸前調查,並有金融機構的相關人員核實過韋博英語門店的財務情況,一切看起來都很正常。

業內人士則表示:「某些金融機構雖說在對培訓機構的線下門店財務報表抽查中沒發現有問題,但這種門店在第二天跑路的可能也非常大,也不排除為了與其合作不惜一路開綠燈。」

目前,有用戶抱怨到:「課都沒了,還要我們繼續還款?」

《商界》記者通過電話聯繫到一位在上海的韋博英語用戶,她說道:「9月底,我分期貸款交了3萬多元的學費,約的10月10號的開課,但10月9號,他們店門都已經全部關掉了。目前就課程以及費用事宜,韋博英語沒有任何人說接下來要怎麼辦?他們不能收了錢,拍拍屁股就跑路呀。」

對此,記者電話向韋博英語上海總部求證,一直未接通。

從韋博英語各地門店關閉,致使學員因無法上課而出現還款矛盾的事件,到各地學員控訴韋博英語跑路的情況,以及大量韋博英語員工討薪維權不斷發酵的程度來看,一輪更大的風險突襲正在路上。

維權的背後往往是崩盤的警報

前不久,在網上流傳的一份「一個有良心的韋博英語員工」的公開信顯示,「未來北京公司將會宣布破產。之後我們的工資和大家的會員費都將灰飛煙滅。根本不會真的退費,他們也沒有費可以退。」引起大眾的廣泛關注。

就此事件,有公開信息顯示,從今年7月份開始,200多名北京員工就已經沒有收到過薪水。

韋博教育的老闆高四海也曾於9月26日對北京員工承認「資金周轉出現問題」,但是隨後作出了一個「承諾延期」。然而,隨著韋博英語在全國範圍內大面積不斷爆雷,這個承諾也許又是一紙空文罷了。

一位已辦理離職手續的韋博員工告訴記者,位於北京總部的員工們已經離開了大半,公司拖欠的工資,眼下公司也沒有任何解釋,他們只能從法律上繼續跟這家公司「撕扯」。

事實上,韋博教育維權的不僅僅只有用戶和員工,還有多個校區的老師也在維權。據了解,北京崇文門校區曾由於3個月沒向教師發放工資,隨後大量老師離職罷工,去勞動仲裁討維權。

不久前,有多名韋博英語上海總部員工前往徐匯區勞動人事仲裁院維權,聲稱韋博英語拖欠員工工資、獎金已久,且存在社保欠發等問題。

一家曾與韋博英語有過合作的負責人向《商界》記者透露,「韋博英語的一些運作模式本身就有問題,這幾年好像一直在虧損,不光是北京,旗下公司好像欠款已經上億了。」

而與韋博英語類似情況造成倒閉的,還有全國連鎖的英語教育機構莎深圳翁少兒家庭英語。曾完成Pre-A輪千萬元融資,家長在前一天還收到上課提醒,隔日就收到停課通知,被告知公司已破產。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副研究員陳波博士表示,「在金融機構眼裡,教育分期產品,用戶只要買單,簽定貸款協議後,如果不還款就要上徵信。因此一旦教育培訓機構出現跑路事件,用戶最後就稱為受害者,只能通過維權這一條路,最後慢慢地就會演變稱為集體事件,這一點對於消費者維權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面對不斷升溫的各地大規模關停門店事件,韋博英語曾官方也曾給出的說法:屬於架構調整。

退一步來講,就如韋博英語所說,是局部地區的戰略調整,那麼關閉部分地區成本過大的線下門店可能是為了止損。但奇怪的是,在出現問題後,韋博英語曾接受合作金融機構的詢問,隨後金融機構則表示並不是因為資金風險而關閉門店,韋博英語至今也難以自圓其說,因為經不起推敲。

陳波博士分析:「從欠薪、維權事件可以看出,韋博英語資金鍊斷裂,在很大基礎上可能是私下挪用資金導致的。」

如果韋博英語內部因由於挪用資金問題坐實,那麼必然會促使與之合作的幾家金融機構立馬砍斷韋博英語的現金流,影響所有業務的運轉。促使一些融資平台和金融機構對培訓機構的教育分期產品加大縮減力度,對於整個市場會帶來影響。

比較奇怪的是,作為韋博英語總經理的高征宇於10月10日上午現身於上海,根據網友分享的一則視頻可以看出,高征宇行事十分淡定,並未對前來質疑的學員有任何回應。

而作為韋博英語創始人的高衛宇終於才在今日凌晨向韋博英語總部及上海各中心員工發出公開信。

根據企查查顯示,高衛宇的所有公司共92家,擔任法定代表人66家,控股企業80家,關聯風險達72條,且大多與韋博有關。

前不久,韋博英語老闆之一的高四海曾在北京總部大聲告知維權人員,「你們愛去哪裡告隨便,愛怎麼著怎麼著,就是沒錢,以後各中心都會關門。」

可以看出,韋博英語已經很難翻身,被金融機構拉入黑名單是遲早得事。

另外,此後會導致消費者對培訓機構產生不信任危機,對韋博教育集團其他業務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不過,由於教育行業剛需性跟強,整體市場影響應該不會太大。

誰為教育分期的風險買單?

韋博英語關停事件,再一次把「教育分期」推到了風口浪尖。

近兩年,教育培訓市場在如火如荼的同時也伴隨著動盪。

從聚智堂董事長捲款潛逃,到新三板掛牌公司環球拓業的主要負責人失聯;到環球美聯負責人跑路,再到當下的韋博英語危機。為何當下的教育培訓機構為何如此脆弱?

跑路案、關店潮多發的背後到底是什麼?

有業內人士分析,近年來整個教育培訓產業競爭慘烈,教育培訓機構在急速擴張市場和缺乏監管的情況下,一旦經營不善,往往很容易出現資金鍊斷裂,勢必會陷進惡性循環的境地。

要知道,培訓機構在預付費的經營模式下,他們為了保證充足的現金流,勢必會通過不斷宣傳吸引更多的學員來報名參加,而大多會教育培訓機構則會選擇和金融機構合作推出分期付款的模式,以此打消家長對於高額學費的顧慮。

同時,由於金融企業本身發展就良莠不齊,加之國家出台相關整治措施,有的企業為了招攬客戶,提升業績,開始不惜降低門檻給教育培訓機構「開綠燈」,這在一定基礎上本身就會加大風險。

大多數培訓機構為了保證充足的現金流,往往會把學費挪用做其他事宜,一旦被挪用的學費「窟窿」補不上,倒閉破產往往是最終結局。如2016年湖南明思教育跑路案,70多名家長的143萬元被負責人捲走。

維權事件一旦發生,由於教育培訓機構既是企業也是學校,有著雙重身份,就導致出現多個部門各管一段的現象,家長們找工商部門,得到的答覆是這家機構是教育行業,應找教育部門;教育部門又說,機構沒有辦理「辦學許可證」,而是在工商部門辦理的營業執照,屬於企業超範圍經營,應由工商部門負責;公安部門則表示,詐騙證據不足無法立案,讓家長們直接到法院起訴。最終,各部門間互相踢起來「皮球」。

因此,相關部門應加快明確對教育機構的監管責任主體。

至於預付費一事,相關法律專業人士表示,教育培訓機構所實行的預付學費贏利模式本身具有一定的風險,大多教育培訓機構把學員的預付費用挪作他用,本身就已經構成詐騙,如有發現問題,應該及時追究,造成損失的可以要求教育培訓機構賠償,嚴重的還需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專家建議,應提升對教育培訓機構違規的成本,繳納專門的風險保證金,一旦有企業跑路,保證金就可以用於賠付客戶損失。

此外,有網友爆料就關於韋博教育是否涉嫌欺詐問題,目前還未有充足的證據證明。

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教育培訓機構想要長足發展,不僅僅要有明確的經營目標和紮實的教育基本功,更要有一份對社會的責任。

韋博英語關停危機,也向教育培訓行業敲響了警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ZjL0m0BMH2_cNUgtTy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