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魚哥!專注幾隻好股,在市場裡耐心釣魚的魚哥。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對周末出台消息的一些看法。
周五收盤後,出了一些新規定,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無它,這些規定對市場影響真的很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市場格局。
其中主要影響是,對再融資的放鬆以及資本市場結構性的變革,具體的受益板塊和受傷群體也會出現。咱們慢慢掰開來說。
一、先說第一部分,再融資的放鬆。
魚哥只揀緊要的說,就是對創業板個股的再融資要求放寬了。同時,定向增發也從之前的定價基準日9折放寬到定價基準日的8折,定增鎖定期也從一年到三年縮短至半年至一年半。
簡單說,以前很多本錢小、負債高或者沒有兩年連續盈利的創業板上市公司是不能私下以市場價打9折向大資金髮行股份籌錢的,但現在可以了。
而且還不是市價的9折,是市價的8折。同時呢,大資金私下參與增發後,能夠拋售的時間也縮短了。
這一改變,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上市公司如果缺錢,那麼會更容易籌到錢。而且參與增發的大資金8折入手後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在股市拋掉。
看一眼之後,明白人都會懂誰最受傷。所以在消息出來後,一篇罵聲,下周一看起來也不太好。
罵歸罵,咱們說下市場最直接的變化會有哪些?
爛公司退市更不容易是直接影響。定增和二級市場是十全大補丸,不管自身造血功能如何,反正能從市場吸血。
這會導致三個後果。
一是「保殼」行情的炒作將會重新開始。
因為有了定增免死金牌後,連虧兩年的公司搖身一變的機率會變大。這種並不純粹的「困境反轉」,會有炒作空間。所以上周五收盤後,消息出來,很多相關概念股就出來了。也有人在打趣「你這不是退市概念股麼」。因此,這些消息最直接的影響是刺激「爛股」的復甦。但魚哥還是要說一句,公司最終還是要靠自身的造血功能,炒作水平再高,公司自身不行,最後還是會被炒到地板上去。
二是,定增變容易之後,可轉債發行會減少。
由於上市公司近年主要的再融資手段就是可轉債和定增,但由於近幾年定增受限,缺錢的公司,都會卯著勁發行可轉債。現在定增放鬆後,可轉債相對來說就會減少。
畢竟定增成本低、門檻低,融資要容易得多。
目前可轉債在市場上又是一個比較穩的賺錢方式,沒記錯的話,今年很多可轉債基金的收益都已經超過15%了,往後這種撿錢的時候恐怕會越來越少。
三是,市場分化會再一步加劇。
2015年的那一撥牛市,創業板是最亮的崽。因為當時融資便利、併購橫行,很多中小創都趁機膨脹了起來。但最終結果是——出來混,終究是要還的。牛市崩塌之後,創業板指數持續下跌,一度跌至冰點。直到2018年一次商譽大爆發出清後,才回了點血色。
如今的市場當然沒有那時候的熱度了,但再度肆無忌憚的話,不過是舊事重演而已。
從客觀的經濟環境來看,儘管操作一樣,但當時是做槓桿,現在是在去槓桿,出發點完全不同。中間可能不會再掀起牛市,更大的可能性是市場直接從2014年跨越到2016年,也就是市場的兩極分化加劇。強者越強,弱者繼續在各路神仙的踏削後走向冰點。
二、再說第二部分,市場的變革。
這裡不做延申。咱們只需要知道一點,目前國稼對資本市場的重視程度是在持續提高的,也在不斷嘗試試圖把股市扶起來。
儘管指數依然這個樣子,但咱們的市場始終在走向成熟和壯大,即便是有彎路,那也是曲折中前進,糾結中踏向光明。
其實,當股市處於低位的時候,是不怕折騰的,有新才會有變,才會有轉機。
三,最後說受益板塊和受傷板塊。
最大的受益板塊就是中小創垃圾股,但魚哥真的不建議參與這種機會,這種輸於刀頭舔血的買賣。更何況現在的市場流動性確實是在趨緊的,在這種海灘上衝浪,一不小心就會被戳在礁石上。
如果不是長期、穩定可以獲益的項目,短時間取耗費精力,更大可能只是瞎折騰。
創業板接下來更可能接受衝擊和洗禮。中小創都最受益的板塊,也是最受傷的板塊。
最受傷的可能還有可轉債,魚哥年初打轉債其實是掙了一點水果錢的。但在隨後大盤的反彈中,打可轉債的人越來越多,也沒錢揀了。記得有一隻可轉債總共額度才幾個億,但4、5百萬人打,中籤機率比新股還低,魚哥於是不再關注。
然後這段時間眼看著市場趨穩、且人們打可轉債的熱情不高了,可轉債又有肉吃了,向帶著大家吃點火鍋、吃點豬肉呢,又黃了。
還是只能老老實實等了。
魚哥之前都在看資料,接下類可能會出一個小合集。然後本周開始還是繼續看公司,挖公司的坑、說公司的雷,以及看能否找到一些有意思的股,希望大家喜歡。
感覺好久會沒看到你們了,點個在看唄。
作者:每日股票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