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陽區:發揮「三類人」作用 共同守護一座城

2020-03-23   德陽新聞聯播

四川新聞網德陽3月23日訊今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

面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重「大考」,德陽市旌陽區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帶頭人、明白人、熱心人」作用,一手抓疫情防控無漏,淬鍊基層治理能力,共同守護一座城;一手抓復工復產無憂,催生新經濟新業態,答好發展這張卷。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旌陽從疫情之「危」中把握髮展之「機」,激活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

織密疫情防控網

3月7日,新冠肺炎患者劉女士經治療後順利出院,至此,旌陽累計4例確診患者全部出院。對旌陽而言,這一個多月的戰「疫」成果實屬不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旌陽將基層治理融入疫情防控戰「役」,全民總動員、全民齊參與,把病毒傳播掐斷在源頭,實現「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我請戰,我是黨員,我先上!」「我請戰,我還年輕,我能行!」 一份份請戰書,一個個紅手印,一位位「逆行者」,主動請纓,衝鋒在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帶頭人」。

「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黨員幹部的身影。」從城市到農村,從機關到基層,從社區到企業,從學校到企業,從車站到廣場……疫情發生後,旌陽迅即成立區防控工作領導機構,市、區5000餘名黨員幹部充分發揮「帶頭人」作用,帶頭落實防控措施、做好宣傳引導,爭當防疫尖兵、標兵,廣泛發動組織引導群眾參與抗「疫」,匯聚起磅礴的防控力量,一起守護一座城。

無論是在小區院落、街頭巷尾,還是在值守卡點、集中隔離點,該區黨員幹部一個月來,不分白晝、堅持堅守,為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守護卡口、走訪摸排、敲門行動、登記信息、宣傳勸導、測量體溫、隔離監管、檢查消毒、貼心關愛、督促指導……群防群控的任務既繁瑣、又繁重,既硬核、又關懷,他們用腳步丈量責任,用行動詮釋擔當,戰鬥在防疫第一線,織密疫情防控網。

「真是太好了,足不出戶就可把事兒辦了,有利於疫情防控,讓我們感到很溫暖。」 社區居民彭陽輝說,「有『疫』線上的『明白人』,讓我們心裡不恐慌、更亮堂。」

在旌陽,1650名 「明白人」主動投入「疫」線,用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醫療救治、健康篩查、健康教育、法治宣傳、政策宣講、科學防控知識普及、釋疑解惑、重要信息解讀、心理疏導等諸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疫情防控中普法、講法,有利於穩定人心。」法律顧問紛紛利用微信群,為疫情引發的法律問題答疑解惑,為大家普法。

為減少人員聚集,旌陽相關部門採取線上或預約服務的方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同樣有「溫度」。公共法律服務覆蓋線上線下,引導群眾通過 「預約辦」「電話辦」「掌上辦」,確保公共法律服務業務 「不停擺」、服務「不掉線」,標準「不降低」。各地各部門疫情防控與業務工作「同頻共振」,受到群眾好評。

在旌陽疾控、醫療機構,「明白人」一一解答群眾關心的問題,讓他們學會健康消毒、硬核防護知識。村村響、流動宣傳車、喇叭哥、短視頻、一封信、標語、快板、漫畫、海報、簡訊等「花式」防疫宣傳入眼入耳入腦全覆蓋,「硬核」又「接地氣」,還開通「心理關護」直播、「安安熱線」電話和開展居家「秀」文體活動,疏導群眾心理、自我調適減壓,推動形成「全民動員齊參與、嚴防死守抗疫情」的生動局面。

防疫宣傳、愛心義剪、捐款捐物、代辦服務、滅菌消毒、入戶排查、登記篩查、卡點值守、愛心盒飯……旌陽鼓勵「熱心人」投身疫情防控,為抗「疫」貢獻一份力量。

活躍在城鄉、小區、院落、街頭、卡點、隔離觀察點等地,熱心公益的志願者和志願服務團隊,成為旌陽「疫」線一道道靚麗風景。「請讓我來幫助您」成為志願者在抗「疫」一線最響亮的聲音。市級、區級部門和鎮(街道)、村(社區)8700名黨員志願者、青年志願者、巾幗志願者等主動「沉」下去,成為宣傳員、守門員、服務員、代辦員、監督員,參與疫情防控,引導群眾增強信心、戰勝疫情,讓群眾感受到真切的溫暖、澎湃的力量。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黨員幹部和熱心人踴躍捐款捐物,種植戶、村民愛心捐贈蔬果共計100噸,不遠千里馳援武漢;90高齡的老黨員李耀廷,省吃儉用獻愛心10萬元。同時,一些不願留下姓名的熱心人和愛心企業捐款捐物,助力疫情防控。

鄉村、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旌陽推行「聯防聯控網格化、防疫消毒科學化、引導群眾規範化、監督檢查剛性化等「四化」工作法。對小區(院落)實行封閉管理,創新構建起「5+3+N」網格化治理機制,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確保「三無」小區防疫無死角。小區相約不探望、相約少出門、相約守秩序的「約法三章」,零售藥店「不接觸式」售藥、餐飲行業「不接觸式」打包外賣、書店「不接觸式」售書等新舉措受點贊。

為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該區設置一二級卡點8個,共計檢查車輛22萬輛,檢查人員40萬人次。截至3月10日,排查市外返德人員14546人。

答好經濟發展題

特變電工(德陽)電纜股份有限公司車間裡一派忙碌。該公司組建「黨員突擊隊」,實行兩班倒,24小時開工,爭分奪秒保證外貿訂單的生產和如期交付。

戴口罩、進門檢測體溫、車間內工位間拉開1米以上距離……疫情之下,金興農機開足馬力,努力趕海外訂單。

新中鎮境內的德(陽)簡(陽)高速公路旌陽段馬家灣大橋,工人正在加緊施工作業,把時間追回來,確保今年年底全段建成通車。

企業「動」起來,產業鏈「轉」起來。旌陽採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的辦法,實時對接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及用工需求,建立企業用工需求台帳,「雲招聘」和「共享員工」,破解企業復工復產用工難。

疫情防控不鬆勁,經濟發展鉚足勁,旌陽打出政策「組合拳」,建立企業特派員制度, 「五個一線」工作法應運而生,讓責任在一線落實、服務在一線到位、問題在一線解決,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努力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確保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一線摸排,下好「先手棋」;一線宣傳,吹響「集結號」;一線辦公,當好「服務員」;一線指導,按下「快進鍵」;一線督查,擰緊「安全閥」。截至目前,該區規上工業企業實現100%復工復產。

人勤春來早,春耕備耕忙。旌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備耕,工作謀劃早、技術指導新、田間管理實、物資儲備足,搶農時、務農事,確保農業生產開局良好。立春之後,農民在田間地頭搶收搶種,「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目前,調備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等,保障農資市場供應。同時,積極搭建銷售平台,幫助群眾解決農副產品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