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統計,2015年全國約有430萬人確診癌症,280萬人因癌症去世。癌症大數據顯示,大約60%的癌症死亡可以通過減少可控危險因素來預防。
下面是各類患癌的主要原因,你中了幾條?
(骷髏頭越多,風險越大)
癌症居然和性格有關!
癌症不僅是一種生理上的疾病,也跟社會心理因素有些關係。如果一個人長期處在抑鬱、焦慮、壓抑這樣心情不好的狀態,很有可能就會吃不下、睡不著,那麼身體的健康狀況也就會跟著下降。
- 哪種性格與癌症的關係最大呢?
專家介紹, 癌症愛找那些總是悶悶不樂、忍聲吞氣、過度壓抑自己的需求和情緒的人。調查也發現,81.2%的癌症病人患癌前遭受過不良事件的打擊。
1959年,美國兩位心臟病專家弗里德曼(M.Friedman)與羅森曼(R.H.Rosenmon)醫生髮現,易患的疾病與患者自身的人格特點有關。該發現將C型人格和D型人格統稱為「癌症型人格」。其中,C型人格的特點是:隱忍討好,自我壓抑,在人前裝好裝樂觀。D型人格的特點是,抑鬱而壓抑。這兩種人格類型的特點中,壓抑都是一個主要因素。
- 那麼壓抑常常導致的後果是什麼呢?
就是本應指向外部的攻擊性能量,沒有得到釋放,因而產生對內的攻擊。這就是導致腫瘤產生的主要心理因素。
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這些人的焦慮水平就會比其他人偏高。再遇上腫瘤這樣危及生命的嚴重疾病,加上經濟上、工作上以及家庭中的壓力,對於他們的心理狀況更是雪上加霜。所以,腫瘤患者會呈現出高度焦慮的狀態。
所以,平時比較沉悶和壓抑自己的人,一定要學會自我調節,可以找朋友傾訴或者培養新的興趣,感受生活的樂趣。時長讓自己保持心胸舒暢曠達,畢竟,沒有什麼比好好活著更重要的事。
其實,除了性格方面,癌症也是日常生活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共同導致的結果,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可以預防的。
60%癌症死亡可預防
癌症大數據提示,只有10%-30%的癌症可以歸結為基因突變,接近90%的癌症都可以追溯到生活方式、環境因素,控制吸煙可以減少23%-25%的癌症相關死亡;對於胃癌、肝癌和宮頸癌來說,控制慢性感染可減少29%的死亡。
- 不良生活習慣是癌症的一大兇手
研究表明,熬夜會造成生物鐘紊亂,免疫功能下降,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就容易找上門來;
久坐的人比經常運動的人患結腸癌的可能性高40%到50%;
長期處於亢奮和緊張狀態,是導致卵巢癌的重要原因。
- 長期吸煙也會引發癌症
據一項長達 50 年的英國研究發現,一個經常吸煙的人患肺癌的幾率會比不吸煙的人大17倍,而如果一個吸煙者在30歲戒煙足足可延長10年的壽命。
肺癌除了是男性高發癌,還是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過去30年間死亡率上升了465%,吸煙和空氣污染是肺癌高發的主要誘因。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不合理,導致胃腸道腫瘤持續增長。
- 酒精也是「致癌物」
此外,中國一項研究發現,中國最常見的癌症(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的五年存活率都低於30%。這個數字讓人震驚,但你可以採取適當的措施來降低得癌症的風險,例如,除不吸煙外,還應控制酒精攝入量。
在中國,每5個死於癌症的人當中就有1個是因為酒精攝入過量。請控制你的酒精攝入量,降低癌症風險。此外,均衡膳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積極的生活方式,都有助於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