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波音公司CEO(執行長)丹尼斯·米倫伯格辭職,同日,該公司向美國國會及聯邦航空局(FAA)遞交一批新的文件,揭示該公司應對737 MAX客機安全問題時的處理手法,相關人士指出其中展示了「非常令人不安的」情況。
安全問題「令人不安」
12月23日,就在CEO引辭的同一日晚些時候,美國波音公司向美國國會及聯邦航空局(FAA)遞交了一批新的文件,其中解釋了該公司應對737 MAX客機安全問題時的處理手法。目前,這一文件內容由於正受眾議院運輸委員會審查而暫時未被公開,但有消息指出,文件中顯示了應對737 MAX的安全問題時「非常令人不安」的情況。
當日早些時候,波音公司執行長丹尼斯·米倫伯格(Dennis Muilenburg)正式辭去CEO職務,這一職位由現任董事會主席大衛·卡爾霍恩(David Calhoun)臨時接任。波音之前由於737 MAX的連續空難事件曾長期陷入危機,外界認為其此次力圖通過換帥之舉重振的公司聲譽。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和房屋運輸和基礎設施委員會都進行了一些列有關波音737 MAX的聽證會,兩家機構都表示它們收到了波音提交的文件,並表示正在就相關內容進行審查,而並未透露過多內容。
另據外媒報道,事實上波音提交的文件包含更多的內部通訊,涉及了前波音737首席試飛員馬克·福克納。根據先前披露的信息,馬克·福克納曾經針對導致兩次空難事故中飛行控制系統開發中的問題進行過描述;而在2016年他給同事的一封信中,他談到「基本上」他在不知不覺之中向監管機構撒謊。
另一方面,波音公司發言人稱公司主動聯絡過會和FAA一舉目的在於彰顯公司的透明度,其還表示這份文件的語調和內容並不反映該公司「原有的、以及應有的一面」,並強調「過去9個月以來,公司已提升了安全程序、架構及文化」。
半年內兩起空難
在此系列事件中頻繁被提到的兩件空難事件相繼發生在半年之內,這兩起與波音737 MAX有關的空難共造成了346人死亡,米倫伯格無疑也因此受到了來自公眾、媒體和司法部門的多方質疑。
2018年10月29日,印度尼西亞獅航一架波音737 MAX 8客機在起飛不久後意外墜海,機上的189人無一人生還;2019年3月10日,衣索比亞航空一架波音737 MAX 8客機在起飛後6分鐘意外墜機,機上157人全部罹難。
隨後的2019年4月4日,波音公司首次承認其飛機系統存在問題,時任CEO的米倫伯格向在獅航與埃航兩起空難中不幸遇難的乘客的家屬道歉。而後在10月29日,米倫伯格在華盛頓出席聽證會,會上其受到嚴厲質詢。他代表自己及公司,在聽證會上再次對遇難者家人及在場的所有受害者表示深切的抱歉。
然而,道歉似乎並沒有挽救波音的聲譽。由於半年內兩起空難,波音的該機型已經被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停飛或禁飛,而因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今年內無法完成737 MAX系列飛機復飛認證,波音公司於12月16日發表聲明,稱2020年1月起將暫停生產該機型飛機。
換帥能否破局?
737 MAX曾經是波音公司最暢銷的機型,但兩起空難事件使其面臨了不可避免的停飛停產風波。一連串的負面新聞不僅使得其聲譽受損、接受司法部門調查,其財務狀況無疑也大受影響。
據波音二季度財報顯示,因737 MAX停飛所帶來的額外費用,波音第二季度收入減少了56億美元;今年10月23日,就在聽證會舉行之後不久,波音公司發布三季度財報,其中顯示本年前三季度公司利潤為3.74億美元,同比下降約95%。
受多方因素影響,在上周末的公司高層電話會議中,公司決定要求CEO米倫伯格辭去職務,知情人士稱他很快就接受了這個決定。
也許是這一操作化解了部分遇難者家屬對波音的負面情緒,也增長了民眾對其的信心。復牌後,波音股價大幅拉升,收漲2.91%,報337.55美元。盤中漲幅一度達3.8%,創六周來最大單日漲幅。這家老牌飛機製造商能否通過此舉挺過這場「百年一遇的至暗時刻」,仍需時間驗證,而就目前的轉變來看,波音的未來似乎能夠看見一些樂觀因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