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實踐札記之五:快交快辦,把溫暖傳遞給信訪群眾

2020-04-01     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

2月1日,武漢一群眾上網反映:自己被確診新冠肺炎卻住不了院。國家信訪局立即交湖北省信訪局辦理。兩個小時後,湖北省即反饋,患者已經接受治療。工作人員持續跟進,直到患者被轉至火神山醫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信訪局採取有力措施,在確保工作人員安全前提下,全局上下堅守崗位,加班加點,及時回應群眾訴求,及時上報涉疫情信訪信息,千方百計幫助患病群眾,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力量。

抗疫期間,來訪接待場所暫時關閉,一部分群眾通過傳統書信反映訴求、提出意見建議,更多群眾通過國家信訪局網上信訪平台如微信公眾號、手機APP、官方網站反映訴求。

通過信訪信息反映社情民意,是信訪工作重要職責之一。特別是疫情期間,群眾有何訴求、建議;疫情之後,如何保障生活、恢復生產,信訪平台,是重要渠道。國家信訪局以高度政治敏感,關注疫情信訪信息,第一時間整理上報,供黨中央和有關職能部門決策參考。從1月22日編報第一期涉疫情信訪信息起,截至3月中旬,共編報群眾信訪信息100多期,涉及病患救治、民生保障、復工復產等方面,不少建議信息已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以及恢復生產中發揮積極作用。

國家信訪局把及時為群眾排憂解難,當作重要政治任務,認真落實讓群眾「最多訪一次」和首辦責任等工作要求,針對疫情期間群眾信訪訴求,及時回應、一盯到底,高效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

疫情期間,國家信訪局工作人員全面梳理每一件涉疫情群眾信訪事項,以高度負責精神,按照「六辦」要求及時回應群眾訴求。

一是快速篩查優先辦。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國家信訪局不少工作人員立即取消休假,返崗值班,快速受理辦理涉及疫情信訪事項。江蘇某縣對確診患者排查防控不到位、浙江杭州某小區防控措施不力等事項,都在第一時間被篩查出來,優先交辦,得到及時解決。

二是緊急情況馬上辦。對疫情信訪信息時刻保持高度敏感,迅速辨別緊急情況,果斷採取措施妥善處理。湖北一群眾上網反映,自己確診新冠肺炎後住不上院,擔心傳染給家屬。工作人員馬上交湖北省信訪局辦理。一個小時內,湖北省信訪局就反饋:屬地街道已著手協調患者入院事宜。河北任丘一群眾養的肉雞無法按時屠宰上市,江西九江一冠心病患者外出就醫難,等等,交辦後跟蹤推動,得到了高效解決。

三是全程跟蹤督促辦。壓實信訪事項首辦責任,全程跟進,一盯到底,督促群眾訴求解決到位。黑龍江富錦一群眾反映,他有250噸玉米囤在家裡賣不出去,隨著天氣轉暖,將發霉變質。國家信訪局當天交黑龍江省信訪局辦理,並每日跟蹤督促辦理進度。3天後,地方就反饋已協調開闢糧食銷售綠色通道,群眾的存糧已經全部售出。

四是回復回訪互動辦。疫情期間,群眾遇到困難容易焦慮,國家信訪局要求工作人員做好互動溝通,弄清訴求、回應關切,爭取最佳化解效果。河北石家莊一群眾在網上留下「被困在這裡了」6個字,工作人員敏銳覺察到可能與疫情相關,立即撥打信訪人電話,了解到他送貨途中遭遇封路,進退兩難,遂立即交辦有關省局並電話督促受理辦理,經各方共同努力,圓滿解決了問題。

五是政策問題溝通辦。受疫情影響,不少群眾看病就醫、生產生活等遇到暫時困難,來信或上網求助。解決這些問題政策性、專業性和敏感性強。國家信訪局及時與相關部門和地方溝通,牢牢把握「依法按政策」原則,從衛生健康、人力社保、財稅金融、復工復產等11個方面,及時整理匯總相關政策,供一線工作人員學習使用,確保在辦理群眾相關訴求時合規有據,精準到位。

六是上下聯動協同辦。疫情防控期間,工作人員及時與湖北、廣東、浙江、河南等疫情重、群眾反映較多的省份進行電話溝通,與所負責省份每日聯繫,共同辦理好每一件涉及疫情的信訪事項。

疫情期間,國家信訪局對群眾來信和網上投訴,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一個高效便捷有溫度的「網上群眾之家」,更是全天候聯通,隨時隨地給群眾送去關懷,沒有因為關山阻隔斷線,更沒有受疫毒侵擾掉網,築起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永不斷線的「連心橋」。

寒冬已過去,春花正爛漫。疫除民安,山河無恙。新的任務已在路上,「為民解難,為黨分憂」的使命職責,每天都堅實地扛在國家信訪局每個工作人員的肩上。

( 任懷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QRFN3EBfwtFQPkdEyZ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