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讓孩子養成的六大習慣,終身受益!
亞里士多德說,人是被習慣所塑造的,優異的成績來自於良好的習慣,而非一時的衝動。
習慣對我們的生活影響很大,以為它是一貫的。一旦養成某種習慣,就會讓習慣重複的發生,影響我們的一生。
對於孩子來說,從小就養成優良的習慣,就更為重要了。以下七個習慣,建議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養成!
1.主動積極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里,史蒂芬·柯維把「積極主動」放在了七個習慣之首。
態度決定一切,個人行為應該要取決於自身的抉擇,而不是外界環境的迫使。那些成績優秀的孩子都會主動學習,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2.凡事提前5分鐘
《禮記·中庸》中有句古訓:「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這裡的「豫」,就是預備的意思。凡事做好準備,哪怕是提前5分鐘,人生都會變得與眾不同。
起床,上學進教室,做作業都提前5分鐘,就多一種好的精神狀態,多一點時間學習,多點時間休息。
凡事提前5分鐘,看上去微不足道,但是不斷累計,它可以成為完成的時間,將讓你的一生受用無窮。
3.自律
安德雷耶夫就曾說,一個人最大的勝利就是戰勝自己。自律的生活剛開始確實很磨人,它會時常挑戰心理和身體極限,讓人隨時有想要放棄的念頭。可捱過那段最痛苦的自律時光,你就會發現,人生將會熠熠生輝。
如果把自律養成習慣,你會發現,每天自己都能有所積累,讓今天的自己總是會比昨天的自己更加優秀!這樣你也必然越來越優秀!
4.堅持
《津巴多普通心理學》里有一句話:
幾乎在任何領域,無論是雕塑、演奏樂器、做個工程師或培訓師,任何的職業,你都需要付出大約10年的努力,才能做到遊刃有餘,得心應手。
紀伯倫說,再遙遠的目標,也經不起執著的堅持。持之以恆地做某件事,對這件事始終保持興趣、熱忱,想不成功都難。
堅持總是會讓人走向卓越。
5.讀書
讀書有用在於:即使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卻可以選擇通過讀書更好地改變、提升自己;
讀書有用在於:書讓人擁有富足的心靈、無可比擬的氣質。一個人的容貌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慢慢消失殆盡,而美好的氣質卻能夠永存不朽;
讀書有用在於:讀過的書,日積月累,會讓你擁有更廣闊的視野、更深邃的思想。
讀書會讓你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獲得內心的平靜。
6.堅持運動
復旦女博士于娟在她的自傳《癌症日記》中寫到:
健康真的很重要,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這些都是浮雲。
正如亦舒所言:我的歸宿就是健康與才幹。
希望你的孩子能因你收穫這些好習慣,走好他後面的一生。
在未來,沒有你在身邊時,也能因為這些習慣獨立的過好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