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村不簡單!山區土地流轉開闢發展新模式

2019-09-20     磁縣生活

磁縣北賈璧鄉新華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王學增,帶領百姓流轉山區貧瘠的土地搞規模化種植,將農產品就地深加工,逐步形成種、養、加工銷售一條龍格局,開創了山區發展生態林業、生態農業與旅遊多為一體的發展新模式。

在磁縣北賈壁鄉新華村長嶺山腳下,通過合作社土地流轉形式,種植核桃五百畝,今年天氣好,加上科學管理,一棵核桃樹比去年增收三、四十斤。

村民李增林說:打核桃的季節,一棵樹能打兩百多斤,心裡很高興,很滿意。

北賈璧鄉新華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王學增說:合作社帶動200多戶村民,種植核桃樹500畝,每棵樹今年產100多斤,比去年增產三、四十斤,預計產濕核桃15萬斤,村民非常滿意,非常高興。

長嶺山下的生態園遠看山上有林,近看樹上有果,俯瞰林下有中藥。林果上山,林下養殖也是王學增為村民增收找到一個好路子。

生態園的發展也為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近年來,合作社先後流轉土地1200多畝,與300多農民簽訂了流轉合同,根據土地收益情況,每年每畝補償農戶400-500多元。

有了土地,王學增通過「支部+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精心做好特色農業產業,帶領「兩委」一班人,在這片土地上建成了現代生態農業觀光示範園區,2300畝荒山和耕地上栽植優良經濟品種。如今現代生態農業採摘園已初具規模。他還與貧困戶簽訂協議,免費向貧困戶發放優良苗木、進行技術培訓和產銷服務,極大地拓寬了貧困戶增收渠道。在他的積極引導和幫助下,新華村建成了遠近聞名的特色林果種植基地,直接收益貧困戶50餘戶,戶平均增收4500元以上,帶動核桃種植農戶300多戶。

王學增說,下一步,將以「支部+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村支部和黨員帶頭,引領農戶以土地入股進行特色種植,公司保護價收購,進行農產品深加工,促進農業增收,農民增收,壯大集體經濟。

文 字|李玉萍

圖 片|梁廣山 張 弘

編 輯|東 平

初 審|東 平

終 審|房淑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NsXTm0BJleJMoPM-vX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