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慶挺好的 | 安景臣:我在大慶找到了夢想

2019-12-19     大慶論壇


大慶四十年特別策劃

我在大慶挺好的

第三期

《安景臣:我在大慶找到了夢想》

2000年,當接近而立之年的安景臣懷著複雜的心情來到大慶時,或許他自己也沒有想到,從此之後,他的命運融入了這座城市。在這裡,他學會了自立自強;在這裡,他受到了藝術的薰陶;在這裡,他拼搏奮鬥……

安景臣今年47歲,他自稱過於內向的性格制約了他的成功和發展,卻也讓他能夠靜下心來,潛心鑽研藝術。


安景臣的老家在尚志市,2000年之前,他過著幸福而又相對安穩的生活。安景臣至今記得,在那個刮著北風的寒秋,為家庭日夜操勞的母親永遠離開了他們。


母親的離去,徹底打亂了原本平靜的生活。安景臣覺得自己仿佛是一顆孤零零的小草,在風中搖曳,不知自己的命運何去何從。

安景臣共姐弟三人,大姐結婚後,舉家搬到了大慶,家中只剩下父親、他與妹妹三人。後來大姐來信要他到大慶去,於是他背起行囊離開家鄉。

臨行前,安景臣寫了一首打油詩:「男兒立志出鄉關,事業無成無顏還,自古華山一條路,而今路路可通天」。

到了大慶,姐夫給他報了個美術班學習素描和油畫,加上他本來就有刻字、寫字的基礎,學成後就在姐夫開的牌匾店裡工作。

姐夫也寫得一手好書法,在姐夫的指導下,安景臣的書法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首次參加大慶日報社舉辦的硬筆書法大賽,就獲得了二等獎。之後又參加了一系列市、省、國家級硬筆書法大賽,獲得了不同的獎項,同時入編作品集、大辭典等。



後來牌匾店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生活,安景臣和愛人開過書法班,上門修過電腦,和很多來這個城市的外地人一樣,每天為了能過上美好的生活而拼搏奮鬥。


安景臣發現,隨著電腦的普及,用筆寫字的人越來越少,而電腦設計對於書法字體的需求卻越來越高。於是,他萌生了把自己的書法轉化成電腦字型檔的想法。


想法很簡單,但由於編電腦字體卻是個繁雜的過程。而且字體設計的費用也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在知名的專業公司做字體,少則數萬元,多則數十萬元,這道坎兒足以把生活並不富裕的安景臣攔在門外。


面對困難,安景臣並沒有放棄,他在網上苦苦搜尋適合的字體製作公司。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找到一家可以合作製作字型檔的公司,他將字型檔稿提供給那位老師,審核通過了,那位老師說這是他繼古代名家之後製作的第一款鋼筆行書字型檔。



安景臣的鋼筆行書字型檔製作並發布後,被幾家大型集團公司採用。自己努力的成果得到了認可,安景臣有了一絲成就感。他告訴記者,他更希望通過字型檔宣傳大慶、宣傳百湖城,如果大慶人使用他設計的字體,他將免費提供授權,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為社會做貢獻。


現在,安景臣的作品經常出現在各種報刊上、也經常獲獎。年邁的父親得知兒子的作品獲獎,感到很意外。從父親的眼神裡面,安景臣讀出了驚喜,也看到了對未來的擔憂。這也難怪,在父親的眼裡,不論書法還是藝術創作,都不能當飯吃。老人還是希望他能夠踏踏實實地找份穩定的工作,多掙點錢把日子過好。


安景臣想對父親說,在大慶,他找到了自己的夢想,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他一直在不斷努力。請老人相信,伴隨著城市未來的發展,不論是他安景臣還是其他在大慶生活的人們,日子都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幸福。


在大慶生活的人們,未來可期。


來源:大慶日報社新媒體中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LUzHG8BMH2_cNUg93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