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根抽換橋枕

2019-11-16     碩碩通

1.作業條件

1.1天窗點內

1.1.1抽換橋枕

1.2天窗點外

1.2.1工作量調查、劃撬、擰緊螺栓。

1.3作業時間

雙線:不少於120分鐘;

單線:不少於90分鐘;

2.人員要求

2.1 崗位要求

作業負責人為班長及以上人員。

2.2人員配置

防護人員2-4人/組,作業人員不少於4人/組

3.作業機具

撬棍、扳手、起釘錘、道釘錘、道尺、枕木鉗、榔頭、起道機或千斤頂、φ12.5mm搖鑽或電鑽、電鋸、電刨、電線、照明設備、接線板、斧頭、鋼釺、膠墊板、氟化鈉、木塞、安全墊木、麻繩、煤焦油、移動停車信號牌(燈)、區間電話、信號旗(燈)、作業標、通訊設備(對講機)。

4.配合要求

車務

5.安全風險構成

5.1違章施工作業風險

5.1.1無計劃或超範圍作業,造成行車事故。

5.1.2高處作業時向下拋擲料具,造成行車事故。

5.1.3機具、料具堆放不穩固侵入限界,造成行車事故。

5.2從業人員傷害風險

5.2.1需上道或穿越線路時,未按規定設置防護,致使作業人員下道不及時,造成機車車輛傷害。

5.2.2橫越線路未執行「一站、二看、三通過」的規定,上道前未嚴格執行「手比、眼看、口呼」制度,造成機車車輛傷害。

5.2.3列車通過時,未按規定在避車台內避車,列車墜物傷人。

5.2.4搬運重、大、長物(枕木)時未指定專人指揮、協調動作造成人身傷害;

5.2.5電器設備、線路狀態不良,使用未裝觸電保護器的各種手持式電動工具和移動式設備,維修電器設備未執行持證操作、按規定穿戴好防護用品,造成觸電人身傷害;

5.2.6電氣化鐵路區段作業人員未嚴格執行《電氣化鐵路有關人員電氣安全規則》造成作業人員觸電人身傷害;

5.2.7油料與其它物品未分類隔離存放,消防設施及安全警示標誌不齊全,造成爆炸火災事故。

5.2.8線路上作業未按規定設置防護,作業點超過100米、通信不良或瞭望不良地段未及時增設中間防護員,未嚴格執行現場防護員與駐站聯絡員聯繫制度,出現聯繫中斷或脫節未立即停止作業並組織人員下道,遇六級以上大風未停止作業,造成人身傷害;

5.2.9各種機具未制定有切合實際的安全操作規程,機械使用未執行專人專機,機具設備帶病或超負荷運轉,安全防護裝置不齊全,造成人身傷害。

6.防護要求

6.1區間作業

6.1.1區間封鎖作業時,設置「兩位一體防護」:駐站防護1人、工地防護1人。

6.1.2區間點外上線準備作業時和跨越線路搬運材料、機具時,設置「三位一體防護:駐站防護1人、工地防護1人、關門防護2人。

6.2站內作業

設置「兩位一體防護」:駐站防護1人、工地防護1人。

7.作業程序

7.1 點名分工

作業負責人組織防護員、作業人員列隊點名,明確作業內容、主要技術標準、安全事項、作業時間、人員分工、作業人員行走路線,所有職工均應按規定使用勞動保護用品。根據當日作業項目進行全員安全預想。要明確駐站聯絡員、現場防護員和兩端防護員及聯絡防護員(根據需要)。點名完成後集體呼口號。

7.2 工(機)具檢查

作業人員對工(機)具性能及安全性檢查確認,防止將損傷的工(機)具帶入作業現場,影響作業進度和質量。對安全繩(帶)進行檢查,與勞務工負責人共同簽認。

7.3 人機轉移

7.3.1現場防護員(聯繫困難地段增加中間聯絡員)接到駐站防護員通知後,會同作業負責人,組織所有作業人員在就近安全通道或在路肩上行走至作業地點附近的安全地帶。

7.3.2需汽車運輸時,乘坐有運營資質的載人汽車,遵守道路交通規則,注意人身安全。

7.4 作業準備

7.4.1製作新枕木,將新枕按編號排列好,檢查換枕工具。將製作好的橋枕運至施工地點,不得侵入限界。

7.4.2根據分工分配工作任務及工料具。

7.5上道作業

7.5.1作業負責人確認防護已到位,並接到施工命令(命令號、施工起訖時間)後,通知作業人員,上道作業。

7.5.2基本作業

1.將製作好的橋枕運至施工地點。

2.拆除影響範圍內步行板,釘尖向下、放妥。按照《普速鐵路工務安全規則》拆下勾螺栓或護木螺栓並及時戴帽放妥。拆下應更換橋枕兩端的分開式扣件,旋松應更換橋枕兩邊前後5~10根橋枕上的軌卡螺栓。串動應更換的橋枕,檢查上蓋板有無鏽蝕,必要時進行去污、除銹並做好防鏽處理。

3.拆除護木、抬起基本軌、護軌。抬起高度應大於橋枕刻槽深度與栓釘高度之和。撤出鐵墊板及防磨墊板,抽出舊橋枕;穿入新橋枕,定位後鋪設防磨墊板及鐵墊板。落下鋼軌,鑽道釘孔眼並進行防腐處理,旋緊螺紋道釘,然後安裝軌卡螺栓並按規定扭矩擰緊。

4.檢查線路軌道幾何狀態,確認符合要求。安裝護木並使其平順、嚴密。上齊鉤螺栓、護木螺栓,螺絲、絲扣、螺母、墊圈應進行除銹塗油,並按規定扭矩擰緊螺栓。安裝步行板,運出舊橋枕。

7.6驗收

7.6.1線路配合人員對作業後的線路回檢,不符合要求的及時整改,確保作業後的線路達標。

7.6.2嚴格執行「工完料盡」制度。對不能回收的料具,應堆放整齊,並安排人員看守。

7.6.3作業負責人檢查是否有工(機)具侵限。

7.6.4作業負責人根據質量標準對作業內容進行驗收,作好記錄。

7.7撤除防護

作業負責人檢查工料具及人員下道完畢後,待人員、工(機)具全部到達安全區域後,作業負責人通知駐站聯絡員開通區間,駐站聯絡員辦理銷記手續後,方可撤離。

8.質量標準

8.1 選用的橋枕要符合鋪設標準。

8.2 橋枕與鐵墊間必須鋪設4~12mm防磨膠墊板一層,吊板不得大於2mm,墊板大小與鐵墊板一致,無歪斜、串動。

8.3 橋枕槽口與鋼樑蓋板寬窄相應,最大間隙不大於4mm。橋枕與鋼樑聯結系間空隙大於3mm。

8.4 槽口、釘孔、栓孔。裂縫須進行防腐灌縫處理。

8.5 橋枕與橋樑中心垂直。護木與新換橋枕扣緊密貼,有縫隙時應小於2mm。

8.6旋入螺紋道釘前要先鑽道釘孔,並在孔內注入少量氟化納粉末,也可以在孔內注入少量防腐油在旋入道釘。舊釘孔應加木楔。

9.作業流程

作業準備----防護就位----拆除護木螺栓、木枕扣件----抬高基本軌、護軌----換枕----打入道釘、恢復護木、螺栓、扣件-----檢查線路幾何狀態,清理場地-----撤出防護、開通線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7UAdG4BMH2_cNUgIK2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