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做好疫情期間全區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出台10條舉措,全力保障服務「不斷檔」,為企業穩步有序恢復生產掃清「障礙」。
一、優化新設企業登記服務
1、推行企業登記「全程網辦」。申請人或企業可使用全程電子化方式通過山東省政務服務網-高新站(http://lygxzwfw.sd.gov.cn/gx/public/index)、臨沂市網上辦事大廳-高新站(http://zwfw.linyi.gov.cn/linyigxkfq/public/index)、山東省一網通辦總門戶(http://gb.shandong.gov.cn/)三個渠道,按照辦事指南要求準備材料,進行網上申報,具體辦理企業設立、變更、註銷登記等業務。
2、推行「政銀合作」。區行政審批服務局與中國銀行臨沂高新支行、建設銀行臨沂高新支行、農業銀行臨沂高新支行三家銀行進行「政銀合作」改革試點,通過在市場主體登記註冊、銀行開戶、信息共享等多方面探索創新合作方式,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和金融服務。
3、推行企業開辦大禮包。全區印發《高新區關於企業開辦流程再造有關問題的通知》,突出五大環節,通過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費用、送政策等一系列「企業開辦大禮包」服務,推動企業開辦流程再造,實現「1100」(即「1」個環節、「1」個窗口、「0」材料、「0」費用),高新區企業開辦正式邁入「0」時代。
二、保障重點項目開工建設
4、 「拿地開工」機制再深化。推行告知承諾、容缺受理,「拿地」的政策標準為具備土地出讓合同、劃撥決定書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任何一項,即可辦理施工許可手續,時間提前10至20個工作日。通過提前預審、幫辦代辦等服務舉措,優化施工前置審批手續,施工許可具備要件即可全程網辦,即報即批。目前沂星電動汽車、凱通電子等多個重點投資項目,按照「拿地開工」機制實現了「拿地即開工」。
5、「不見面」審批趨向常態化。開通網辦系列教程,針對高頻事項推出易懂易學的網上教學視頻,在高新區官方微信公眾號便民服務專欄公開。針對確需提交紙質申請材料的事項,提供EMS全程免費郵遞服務,真正做到審批「不見面」。工程建設項目實現全流程網上申報、網絡視頻評審、網絡視頻驗收,信息化建設推動審批效率再提高,目前已有22個項目在網上完成審批。
6、創新項目評審模式。2020年我區集中開工重點項目,涉及能評、環評、水評等中介評估評審事項,屬於編制報告書的,通過函詢、視頻會審等方式開展專家評審,利用網絡傳輸、快遞寄送方式收集評審相關資料和材料,組織專家及相關人員採用視頻會議模式進行項目評審,評審效率大為提高,取得良好經濟和社會效果。目前,太合食品環評項目與濟南專家通過視頻會議方式完成專家評審會,浩淼建材有限公司危廢庫通過視頻方式完成固體廢物環境保護驗收。
三、助力「戰疫」企業加快投產
7、開通綠色審批通道。經認定屬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衛生、物資生產、研究試驗等建設項目,優先審批、即收即辦,全程跟蹤指導、幫辦代辦。審批事項可容缺受理、先予辦理,疫情結束後補辦手續。截至目前,已為衛康生物生產84消毒液、靚華製衣生產口罩及防護服、高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等多個項目開通綠色通道,特事特辦,有效保障我區經濟社會運行。
8、臨時豁免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環境影響評價手續。對黨工委管委會認定急需的醫療衛生、物資生產、研究試驗等建設項目,臨時性的可以豁免環境影響評價手續,疫情結束後仍需使用的可以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告知承諾制」或先開工後補辦手續。
四、創新便民利企服務方式
9、延長審批許可時效。疫情防控期間,對審批結果具有有效期的事項,實行審批結果有效期順延或實行網上辦理視頻核驗。對因疫情影響無法按期延續換證的,可以延期至疫情解除後辦理,證書有效期延長至疫情解除後三個月。
10、提前線下預約。公布審批業務諮詢和預約電話,對於線上無法辦理,確需到大廳辦理的緊急業務,實行「線下預約」辦理,由企業、群眾提前一天實名預約,與窗口工作人員電話諮詢溝通需準備相關申報材料,告知預約時間和事項,第二天到現場直接辦理,確保即來即辦、即辦即走。
來源 | 張詩情(行政審批服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