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牌匾「德」字寫錯了,還是另有深意?
經常關注德雲社的朋友都知道,德雲社有幾塊牌匾非常醒目,我們常看到的一個是用隸書寫的德雲社,一個是用行書寫的。這幅用行書寫的牌匾,作者不是別人,正是郭德綱的師傅侯耀文。
侯耀文所題寫的這塊牌匾,之所以備受關注,一是因為侯耀文相聲大師的身份,另一個則是因為他題寫的「德雲社」三個字,有一個是「錯別字」。我們都知道「德」字是由雙人旁、十、四、一、心五個部分組成,而侯耀文所寫的這個「德」則把上面的「十」寫成了士兵的「士」字。
對於這個字是不是一個錯別字,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這就是一個錯別字,上面多寫了一橫,甚至還有人打聽出內部工作人員的回應,說沒法改也改不了,原因是侯耀文是郭德綱的恩師,也是著名的相聲大師,他題寫的字不好輕易改動,一是表示對於侯耀文先生的尊敬,另一方面這樣也可以作為一個紀念。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這種寫法並沒有錯誤,因為它屬於書法的範疇,是允許出現「異體字」的,古時候的文化人經常會玩一些文字遊戲,一是為了避諱先賢、皇帝,一是可能僅僅為了好玩、有意思。
比如我們常見《千字文》第一句是「天地玄黃」,可到了宋朝卻變成了「天地元黃」,是因為宋朝的第3個皇帝,宋真宗夢見自己的先祖叫趙玄朗,這個趙玄朗曾經托生3次,第2次托生是軒轅皇帝,這可能是宋真宗的自我炒作,故意抬高自己的血統,但是這個「玄」字卻成了避諱,後來宋徽宗趙佶把道教列為國教,玄字就更避諱了,所以宋代的《千字文》里,開頭第一句基本都是「天地元黃」。
不過,能把文字遊戲玩出深度來,最著名的當屬山東曲阜孔府的一幅對聯了。這幅對聯位於孔府的正門,上聯為:「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下聯為:「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此聯正上方懸掛藍底金字「聖府」二字,與對聯交相輝映。
這幅對聯文書俱佳,書寫者為我們在電視劇上經常看到的清代大學士紀曉嵐,按說以紀曉嵐的學識,一幅對聯應該不會寫錯字吧,可偏偏這幅對聯里卻有2個「錯別字」,一個是「富」,沒有寫最上面的一點,一個是「章」字,最後一豎直接穿過了上面的日。
如果按照正常的書寫,這兩個字肯定是「錯別字」,可這卻是大學士紀曉嵐玩的一個文字遊戲,還被人解讀出了無窮的深意,這兩個字寓意孔家人「富貴無頭,文章通天」,確實是絕妙的解釋,不知當年紀曉嵐是否這樣想的。
這種事情在我們現代生活中也有,比如著名的蘭州火車站的「蘭」字就經常被認為是「錯別字」,因為我們正常寫「蘭」字都是最下面一橫長,這個「蘭」字卻正好相反。
這個字是由甘肅天水著名書法家張邦彥所寫,據說當時張邦彥要寫繁體,可工作人員要求寫簡體,於是他便寫出了自己風格的「蘭」字,簡單的幾筆卻成了一個話題,但凡坐火車去蘭州的朋友,都會談論上幾句吧。所以,對於德雲社的這個「德」字,很多人認為不是錯別字,是侯耀文的文字遊戲,另有深意,以他的學識,肯定不會把這個字寫錯的。
其實這些用於特殊場合的題字,真的沒有必要去糾正到底是不是錯字,若非要較真,歷史上有太多的錯別字了,當成一個趣談也挺好,你覺得侯耀文題寫的德雲社的牌匾,是有錯別字還是另有深意?
喜歡書法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不二齋,關注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