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國問題是自身造成的,拜登不要墜入特朗普的「中國陷阱」

2020-06-14     火星方陣

原標題:美媒:美國問題是自身造成的,拜登不要墜入特朗普的「中國陷阱」

編譯:王德華

2020年是美國大選年,美國政客頻頻炒作中國議題,以此作為競選籌碼的行為。從貿易戰到華為,從新冠病毒到非洲裔黑人之死引發的抗議浪潮,特朗普和他的打手蓬佩奧,肆無肆無忌憚地攻擊中國,以掩蓋自身的無能。拜登和特朗普儘管矛盾重重,但在一件事上好像達到了一致,就是對華強硬,同時攻擊對方「對華軟弱」 ,從中撈起選票。

對此,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刊發評論稱,中國並非無可指責,但美國的問題通常是它自己造成的。美國國會就中國問題達成的具有象徵意義的一致決議,常常成為美國國內不採取行動的藉口。作者建議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應該避免墜入特朗普的「中國陷阱」。

原文如下:

特朗普總統採取了分散和轉移注意力的立場,把中國是當作美國的最大的問題。在其它問題上拒絕接受特朗普觀點的美國人,為什麼在中國問題上卻相信他的觀點?

美國前副總統拜登追隨特朗普的觀點,認為中國幾乎是在盡其所能,製造一種對美國懷有敵意的外交政策;如果拜登當選,他會不會運用競選驅動的言辭,從而使基於國家利益的對華政策更加困難?柯林頓登上了總統寶座後,由於他競選時的反華言論,在一定程度上使他的總統任期的前半段,忙於收拾中美關係的爛攤子。下一個爛攤子就不會那麼容易被收拾。

大多數民主黨專家斷言,總統候選人拜登不會允許特朗普在競選剩下的時間裡,把自己描繪成「對中國軟弱」。他們的建議很可能會被採納,從而為選舉後的問題埋下伏筆。拜登現在不應該和特朗普在中國問題上,展開一場徹頭徹尾的言辭較量,不僅因為他不需要這麼做,更重要的是,他過去的個人經歷提供了一個更明智的選擇。這樣做,他就避免了以後不得不修改對華政策,而這可能會對他的信譽造成巨大損失。

在6月2日費城的演講中,拜登實際上重新啟動了他的總統競選活動,重點關注社會和經濟正義以及重建美國。或許是無意中,他這樣做為他創造了空間,以避免被特朗普將美國的大部分問題歸咎於中國所困。拜登的戰略目標應該是避免讓「中國問題」變得更糟,以便在他當選後專注於美國的核心挑戰,讓美國成為一個更強大、更有競爭力、更公正的社會。他會怎麼做呢?拜登過去有與中國現任最高領導人打交道的豐富經驗。

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似乎已經是拜登競選活動的潛台詞,讓人們注意到一個事實,即特朗普製造了虛假的出氣筒,以轉移人們對他自己犯下的錯誤的注意力。中國並非無可指責, 但美國的問題通常是它自己造成的——當然我們有能力改善。如果我們以一種有序的、令人欽佩的方式管理自己的國家,我們在全球的影響力,將超過任何制裁和譴責的組合。

美國國會就中國問題達成的具有象徵意義的一致決議,常常成為美國國內不採取行動的藉口。我永遠不會忘記一位中國知識分子的話。他告訴我,對許多華裔來說,美國一直是健全治理的榜樣,但現在不再是這樣了。所以,工作之一就是簡單地說,「中國是一個問題,但不是美國的關鍵問題。」「我們需要管理國際環境和與中國的關係,這樣我們才能恢復我們的實力,全面提高公民福利,重塑我們的公民美德。」

其次,拜登應該捍衛和加強受到特朗普無知攻擊的國家安全決策結構。由於缺乏系統性的決策,導致了美國對台灣、香港、貿易和盟友等問題上的決策失誤。所有這些都反映了一個反覆無常的總統的個性,以及缺乏一個穩定的中國政策制定過程。恢復和改善這一過程的第一步,承諾填補關鍵的外交和安全職位,而這些職位要麼是特朗普根本沒有填補的,要麼是他在這些職位上安插了他的人。 在這睦人名義下主持的官僚機構,幾乎或根本沒有可信度。

中國高層官員表示,他們「甚至不知道該給誰打電話」,來解決貿易地區以外的問題,這是一種災難性的狀態。

第三,為了有效勾通,美國必須說出它想從北京得到什麼。順便說一句,我們應該有很多要求。特朗普對北京事實上的政權更迭立場,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政府都不會接受的談判背景。相反,拜登應該推進一個可實現的總體目標,然後堅定不移地追求這個目標。希望新政府的姿態應該是:「我們非常願意在國際體系中為中國騰出空間,但我們要求在遵守全球準則的前提下,在雙邊交易中實現互惠、公平的關係。」這是我們應該不懈追求的目標。相反,除了要求美國向中國出口更多產品之外,特朗普在雙邊關係中沒有一致和可實現的目標,而且實際上切斷了在前任政府時期存在的所有有意義的中美對話。此外,為了讓北京相信我們,我們必須團結我們的朋友和盟友,而不是把他們趕走。

最重要的是,新政府應該利用上述步驟所提供的「戰略機遇之窗」,來增強美國的綜合國力,這裡我指的不是軍事裝備。對國家未來福祉和影響至關重要的需要關注的領域顯而易見:培育健康、受過良好教育的公民;減少不平等和創造社會正義感;更新和現代化基礎設施;以及大力擴大研發項目。這些都是一項符合國家利益、實用性和體面的政策的要素。這與拜登6月2日在費城所表達的立場一致。

簡而言之,拜登需要的中國政策不能與他的國內目標背道而馳,必須滿足我們的戰略目標,不能陷入特朗普設計的死胡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lexs3IBiuFnsJQVuLd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