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小孩兒掏鳥窩,掏出了禁止出境的國寶文物

2019-05-29     廣西衛視收藏馬未都

聳立在中華大地的各種古塔,大多是佛塔,往往是崇佛的年代由朝廷主持的國家工程。這種佛塔在民間還有一個響亮的名稱——寶塔。


大雁塔


這是因為佛塔中一般都供奉著各種寶貝,從手抄經文到佛八寶再到舍利子,全國各地對佛塔的考古探索中,經常會有珍貴的文物出土,在蘇州的瑞光塔,也是如此,只不過這個塔中的秘密,千年來無人知曉。


遠眺瑞光塔

瑞光塔始建於三國時期,是東吳的孫權為了迎接僧人所建造的一座寺廟,為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他又在寺廟內修建了十三座舍利塔,後來因為年久失修,戰火等原因,這些佛塔漸漸被毀壞,直到宋朝真宗年間才再次重建,而後一直完好保存至今。



1978年4月,三個小孩到瑞光塔玩,他們遠觀塔上有鳥兒飛進飛出,於是,三個調皮孩子一拍即合地決定爬塔掏鳥窩。

當他們從瑞光塔第三層往外爬的時候,卻在塔身外側發現了一條裂縫,正好能夠容一個小孩子爬進去,進去以後他們驚呼裡邊的空間比想像得要大得多,仿佛發現寶藏的孩子們從暗室的大木箱裡每人拿了一樣東西就回家了。



小孩子自然是瞞不過大人,很快一傳十十傳百,這件事引起了當地文物部門的主意。

專家們聞訊趕來後,果然找到塔內的木箱,上面寫有「大中祥符六年」,也就是宋真宗的第三個年號,在1008年-1016年之間使用,和古籍上記錄的重修佛塔的時間吻合!

大箱子裡裝有一個木函,打開後,一件耀眼奪目的寶幢展現在人們面前,在場所有人都被震驚了——這座高約112.6厘米的寶幢上,使用了包括金、銀、水晶、瑪瑙、琥珀、珍珠、檀香木在內的多種珍貴的材料,再鑲嵌多達4萬顆的珍珠。



這件器物,後來被命名為「真珠舍利寶幢」,又稱「珍珠塔」,成為了蘇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與國家規定的禁止出國出境展覽文物之一。





當初發現這個暗室的三個小孩兒,也都歸還了他們最初拿走的三件文物,他們不僅沒有因為攀爬古塔而受到批評,還因這一重大發現獲得了當地政府的表揚,同時給予了他們每人50斤糧票的獎勵。這在當時也是一筆財富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如果沒有他們一時興起的淘氣天性,和選擇在古瑞光塔上築巢的那窩鳥兒,也許直到今天我們還沒有找到這件沉睡千年秘寶呢。



點擊圖片,或者識別圖中的二維碼即可進入「廣西衛視收藏馬未都」頭條號觀看往期精彩視頻




註: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本文部分圖文整理自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繫小編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gLcWWwBUcHTFCnfmby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