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潤琴音頌英雄:小提琴、長笛、鋼琴三重奏《紅色娘子軍》欣賞

2019-07-23   視聽發燒網

清潤琴音頌英雄:小提琴、長笛、鋼琴三重奏唱片《紅色娘子軍》欣賞

作者:趙建人

摘 要: 「風林音樂」請來了第49屆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包括金獎在內三個獎項的獲得者、中國小提琴家黃蒙拉,用一把恩師俞麗拿贈送給他的珍貴名琴演奏芭蕾舞劇音樂《紅色娘子軍》

若問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且演奏技藝瘋魔絕倫的小提琴家是誰?多半答曰:義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若問當今世上最引人矚目的國際小提琴比賽是哪個?多半答之: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至今為止,中國已有四位音樂家榮膺這項大賽的桂冠:呂思清、黃濱、黃蒙拉和寧峰。

走進距米蘭80公里的義大利北部小城克雷莫納(Cremona),紅色磚石砌成的精美建築,其細部的斑駁雜色,沉澱了多少歲月的風雨滄桑,變得格外古樸、沉靜和安詳。你當然可以側耳諦聽,這裡的近三百多年來的歷史陳跡,都已幻化為小提琴如歌似訴的旋律,悠悠飄蕩在靜謐無聲的大街小巷。緩步來到斯特拉迪瓦里廣場,烈烈晴日下,抬頭仰望一代制琴巨匠安東尼奧8226;斯特拉迪瓦里的塑像,長久長久地注目著大師雙手修長的十指, 內心裡,一種虔誠、一種感恩油然而生; 有多少充滿靈性、猶如亞平寧半島上野草一般生機勃發的樂器,就從這雙無比靈巧、音樂感覺敏銳豐沛、有著極強創新能力的手中莊嚴誕生,它們的美妙歌唱點燃了三百年來無數演奏大家的智慧火花,溫暖著全世界無數個饑渴寂寞的心靈,陪伴著千千萬萬人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溫馨可人而又詩意盎然的夜晚和黃昏。

就這樣,「風林音樂」請來了第49屆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包括金獎在內三個獎項的獲得者、中國小提琴家黃蒙拉,用一把恩師俞麗拿贈送給他的珍貴名琴演奏芭蕾舞劇音樂《紅色娘子軍》,精心錄製了一張演錄俱佳的發燒唱片。參與合作的還有長笛演奏家周佳音和鋼琴演奏家朱莽,旅居加拿大的華裔作曲家姜小鵬擔任編曲、錄音和全程監製。

小提琴演奏的《紅色娘子軍》純銀版

請到天涯海角來,海南島上思英烈。幾次去了碧海環抱椰樹參天鳳凰花開艷紅的海南島旅遊,首選景點之一,均為坐落於瓊海市的紅色娘子軍塑像,當然還有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的冤讎深。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 從少年時代起,金色年華里,黃准老師作曲的《娘子軍連連歌》一直陪伴著我們這一代人成長、生活,至今已五十多年。童年的我,最先看到的是故事影片,由謝晉導演、梁信編劇、祝希娟和王心剛主演;這部影片當年風靡一時,觀眾人數達6億,8億中國人民竟然有6億人都看過《紅色娘子軍》;洪常青、吳瓊花的扮演者王心剛和祝希娟分別榮獲首屆百花獎最佳男女主角稱號。 1972年,又在銀幕上看了成為「樣板戲」的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1992年,這部芭蕾舞劇的音樂還入選了「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如今我已兩鬢飄雪,即將垂垂老矣,聽到這些久違了的激情燃燒的旋律,竟然可用嬌美典雅,清潤亮麗,宛如天籟的小提琴奏出,真真使人耳目一新,感慨萬分,幾至潸然淚下。數曲聽畢,這清醇動人、表現力豐富的小提琴秀美音色,又一次把我拉回到了遙遠的義大利,在小提琴之鄉克雷莫納市的市政廳里,曾有幸走進一間展室:這裡收藏著阿馬蒂、瓜爾內利、斯特拉迪瓦里等大師的9件傳世佳作,而被擺放在展室正中央的,是一把斯氏製作於1715年的最為名貴且價值連城的小提琴,名曰:克雷莫納人。每天早晨,都會有一位老樂師踏著晨光旖旎,蹣跚而來,將這些無價之寶從充著氮氣的玻璃櫃里逐一取出,欣欣然演奏片刻,以保持這些稀世古琴的生命活力。可以說,義大利小提琴製作技藝最輝煌的巔峰時期,是義大利乃至整個歐洲文藝復興的豐碩成果之一,而這一時期的偉大歷史意義就在於人性的覺醒,在於人類對自身認識的第一次深刻啟蒙。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劇照

滄滄雲海闊,蕉風椰雨稠。黃蒙拉真不愧是《梁祝》首演者俞麗拿教授最得意的弟子,一拿起琴弓就進入了角色,他與長笛、鋼琴配合默契,共同演繹出一闕壯志凌雲,氣沖霄漢的革命英雄讚歌。從氣貫長虹的《序曲》,真情感人的《五個銀毫子》,正能量滿滿的《娘子軍連連歌》,到英姿颯爽的《娘子軍操練》,壯懷激烈的《洪常青大刀舞》,再到樂觀詼諧的《炊事員和女戰士》,情意深長的《萬泉河水清又清》,充滿著火熱的革命浪漫主義激情、真摯細膩的情感和濃烈芬芳的詩情畫意。黃蒙拉手中這把恩師俞麗拿贈送的名琴,他拉來真如庖丁解牛,揮灑自如,技驚四座;這琴聲色澤繽紛,如錦似繡,如璀似璨,熠熠閃爍,穿透力極強,音色美得無與倫比。「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當年紅色娘子軍戰士為實現心中的美好理想,於硝煙瀰漫中不怕犧牲不畏強敵浴血奮戰的激盪豪情,好似五指山間湍急的瀑布飛流直下,強烈地衝擊滌盪著我們的心胸,把音樂推向一個又一個精彩絕倫的高潮。

小提琴家黃蒙拉

為了滿足廣大音樂音響愛好者的需求,長期以來一直孜孜以求的「風林音樂」,力邀著名的德國發燒名廠「老虎魚」擔任這張唱片的混音合成及後期母帶處理製作,2006年,出品了黑膠CD、德國製造「純銀版」以及同樣是德國製造的「24K純金版」唱片,在發燒朋友之間廣受讚譽追捧,尤其是「24K德國純金版」,竟一時間洛陽紙貴,以至脫銷,以至絕版,至今市上難覓其蹤影。如今,「風林音樂」又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出品了融最尖端CD生產技術的日本製造HiQuality(HQ)版,其高度自然的音質、極度逼真的音效、高貴華麗、精緻典雅的品位,更讓音樂和音響兩界的多少專家權威禁不住連連頜首,紛紛點贊。

擇一月朗風清,桂芳盈室的金秋夜,余佳茗一杯,閒閒安坐榻上,遂打開音響,取出心愛的兩張《紅色娘子軍》唱片:「德國純銀版」和「日本HQ版」,作AB對比鑑賞。(惜乎「24K德國純金版」業已斷銷,筆者無福消受矣。)

義大利小城克雷蒙那

義大利克雷蒙那小提琴博物館我把HQ版剛放進唱機,從我的英國製造「雨後初晴」40.1音箱裡就悠悠然飄出了絕美的小提琴聲,聲音自然逼真鮮活,極富立體感。聽第一首《序曲》,就讓人情不自禁一下子激動起來。黃蒙拉奏出的《娘子軍連連歌》旋律朝氣蓬勃,催人奮進,琴聲浮凸在空中,定位多麼清晰!閉上眼睛,鋼琴、長笛可謂歷歷眼前,可感可觸;隨著音樂富有彈性的節奏,演奏家的身體左右晃動,面前的琴聲,位置亦明顯來回移動。小提琴琴弓與琴弦互相摩擦的感覺(俗稱:松香味)清晰濃烈;琴腔共鳴的木質感撲面而來。仔細品味,這琴聲清純秀逸,滋潤醇厚,一派富麗高貴氣質,那美妙的感覺就像你手摸在一大塊絳紅色的高級天鵝絨上,無比的滑潤舒服。每當小提琴奏至高把位,燦爛犀利的高音直衝藍天,猶如萬里無雲的碧空一般澄澈透明。秋露晶瑩,霜葉殷紅,歲月靜好。這琴聲,恰如眼前杯中上品的洞庭碧螺春茶,用泉水泡開,茸茸的淺綠,碧瑩瑩的,清淡嬌嫩,一盅入口,微苦回甘,乳香裊裊。我當然不會「把舊版本拿去填海」,但是這張《紅色娘子軍》唱片的HQ版,它這奇高的聲音品質,顯然在各個方面遠遠勝過了邊上那張德國製造的「純銀版」。

轉念一想,還有個因素自然也不可忽視:那就是家裡這套以英國「雨後初晴」40.1音箱+英國「瑟頓」功放+「瑟頓」CD機為主精心構成的音響系統,其絕佳表現也功不可沒。

感謝「風林音樂」!讓我有了這個興味無窮幸福滿滿的秋夜。一直以來都喜歡偉人毛澤東的詩詞,那麼,就用他的《七律8226;答友人》來結束本文吧。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