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得到的愛,是長大後的光

2019-05-01     子長百事通

請學會

放手,放心,放鬆

很多家長,每天都很焦慮: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教了好多次的數學題,

為什麼換了個題目就不會做;

別人家孩子會的,學習、特長

一樣也不想自己的孩子落後

……

如果你也正在焦慮中,

那麼請深呼吸,

放輕鬆,

下面這篇文章會給你答案。

《每當我想打孩子時,就會想起母親的話》

作者/劉繼榮

節選自《和你一起,我不怕老去》

從前,我喜歡小孩。我覺得,一句香軟甜糯的童言,即可逗笑全世界的花兒;一個稚拙誠懇的飛吻,足以抵得過春風十里,直教山明水秀,時光瀲灩。

做了母親之後,我終於知道:可愛小天使會當街打滾,無理哭鬧;會一整天不吃東西,或無節制吃到胃痛;會努力將小手指塞進電源插座,試圖替自己充電。

我化身搶險隊員,東撲西救,疲於奔命。我不懂:鑽石也不過58個切面,幼兒為何會有一千種莫名其妙的行為?

我不禁羨慕起媽媽,在她口中,幼時的我,給她最多的是快樂、慰藉與勇氣,而不是疲憊、無奈與困惑。

小東西好不容易睡著,我呼叫火警一般,撥通母親的電話,曆數女兒的種種頑劣,並哽咽發問:「同樣做母親,為何您遇見的是玫瑰,我遇見的是刺?」

沉吟片刻,老人家溫柔回應:「你四歲時玩火,差點燒掉整個家;五歲時藏在屋頂睡覺,讓家人哭著尋找一夜;到了七八歲,拒絕聽大人的任何意見……」握著話筒,我的汗涔涔而下,臉頰發燒,訥訥無言。

母親說:「刺,也是玫瑰的一部分。」

原來,有慧眼,才覓得到玫瑰的明艷;有慧心,才嗅得出玫瑰的芬芳。

我開始學著母親的樣子,心平氣和地看待那些「刺」。

放寒假了,我們一家去參加草原上舉辦的冰雪節。女兒一直很乖,拍照時,要她笑便笑。只是遊玩時,她始終與我們保持距離,一個人看冰雕,一個人撿松果,一個人跟小野鹿講話。傍晚回家,一上車,她便要求獨自坐後排。一家人之間,忽然就有了種疏離的氣氛。

從後視鏡里,我看到女兒長久凝視窗外,動也不動。我喚了好幾聲,這小孩才茫然回頭,我看到的是一張滿是淚水的臉。原來,她在背著我們偷偷流淚。

我又驚又惱,喝道:「爸爸寵你,媽媽愛你,煮你愛吃的飯菜,買你喜歡的玩具,無論工作多累,都要抽空帶你玩,你到底有什麼好哭的?」

老公示意我收聲,他停下車,坐到後排,溫和地問女兒:「你為什麼哭呢?」女兒指著窗外,夢囈般低語:「你看,外面多好看呀!」

順著那小小手指望去:大漠深處,夕陽如紅葡萄酒,積雪呈微微的粉色。有雄鷹平舒雙翅,優雅低飛,每片羽毛都被逆光映成金紅。此時,這大漠梟雄若痴若醉,仿佛下一秒就會溶化在煙霞里。沒來由地,我的眼睛也開始濕潤。

原來,有些眼淚是陽光下的櫻花雨,是充滿暖意的感激,而不是心有怨尤。

我訕訕地擠到后座,向孩子道歉。小朋友歡天喜地地接受了,並與我勾勾手指,要友好一萬年。車子繼續向前,我們頭靠頭坐在一起,女兒告訴我:看動畫片時,她為那匹小馬掉落懸崖而哭;下雨時,她為那隻綠翅膀的小蟲子無處躲藏而哭;看童話書時,她為小人魚化為泡沫而哭……

童年的我們,也曾這樣敏感,可一旦長大成人,立刻忘了當年的純情痴意,只以大人之心測「小人」之腹,無端加以制止。

童心,本來就是純白而柔軟的。請允許孩子哭,允許孩子笑,允許他們以最自然的方式長大。

圖/Ronnaldong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童年從未逝去,

它每天都在你的身上重現。

每個人的童年都只有一次,

童年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用心呵護孩子的童心,

讓他們有一個回憶起來

就笑得甜甜的童年吧。

《我的童年》

(節選)作者/冰心

提到童年,總使人有些嚮往,不論童年生活是快樂,是悲哀,人們總覺得都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一段;有許多印象,許多習慣,深固的刻劃在他的人格及氣質上而影響他的一生。

我約略的畫出我童年的環境和訓練,以及遺留在我的嗜好或習慣上的一切,也許有些父母們願意用來作參考。

我的父親是個海軍將領,身體很好,我從不記得他在病榻上躺著過。

我的母親卻很瘦弱,常常頭痛,吐血。因此我童年時代記憶所及的母親,是個極溫柔,極安靜的女人,不是作活計,就是看書,她的生活是非常恬淡的。

因著母親的病弱,和家裡的冷靜,使得我整天跟在父親的身邊,參加了他的種種工作與活動,得到了連一般男子都得不到的經驗。為一切方便起見,我總是男裝,常著軍服。父母叫我「阿哥」,弟弟們稱呼我「哥哥」,弄得後來我自己也忘其所以了。

四歲以後,開始認字。六七歲就和我的堂兄表兄們同在家裡讀書。他們比我大了四五歲,仍舊是玩不到一處,我常常一個人走到山上海邊去。那是極其熟識的環境,一草一石,一沙一沫,我都有無限的親切。我常常獨步在沙岸上,看潮來的時候,仿佛天地都飄浮了起來!

潮退的時候,仿佛海岸和我都被吸卷了去!童稚的心,對著這親切的「偉大」,常常感到怔忡。黃昏時,休息的軍號吹起,四山迴響,聲音淒壯而悠長,那熟識的調子,也使我莫名其妙的要下淚,我不覺得自己的「悶」,只覺得自己的「小」。

因著沒有遊伴,我很小就學習看書,得了個「好讀書,不求甚解」的習慣。我的老師很愛我,常常教我背些詩句,我似懂似不懂的有時很能欣賞。比如那「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我獨立山頭的時候,就常常默誦它。

童年的印象和事實,遺留在我的性格上的,第一是我對於人生態度的嚴肅,我喜歡整齊,紀律,清潔的生活,我怕看怕聽放誕,散漫,鬆懈的一切。

第二是我喜歡空闊高遠的環境,我不怕寂寞,不怕靜獨,我願意常將自己消失在空曠遼闊之中。因此一到了野外,就如同回到了故鄉,我不喜城居,怕應酬,我沒有城市的嗜好。

說到童年,我常常感謝我的好父母,他們養成我一種恬淡,「返乎自然」的習慣,他們給我一個快樂清潔的環境,因此,在任何環境里都能自足,知足。我尊敬生命,關愛生命,我對於人類沒有怨恨,我覺得許多缺憾是可以改進的,只要人們有決心,肯努力。

這不是一件容易事,因為生命是一張白紙,他的本質無所謂痛苦,也無所謂快樂。我們的人生觀,都是環境形成的。

相信人生是向上的人,自己有了勇氣,別人也因而快樂。

我不但常常感念我的父母,我也常常警惕我們應當怎樣做父母。

圖/德國插畫家LaraPaulussen

或許,那個小小的孩子,

在你心中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點,

但你在TA的心裡,

卻是獨一無二滿分的父母,

請再給TA多一點點耐心吧!

《挑媽媽》

朱爾 | 八歲作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

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媽

看見你了

覺得你特別好

想做你的兒子

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

沒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經在你肚子裡

來源:央視新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c6oLWwB8g2yegND2S1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