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何要從北大退學,去讀一個技校?背後的原因值得父母深思

2019-07-25     職引官

北京大學和普通技校,你會如何選擇?他選擇了後者,原因讓人深思

在中國,清華北大是無數學子所追求的目標,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一提及清華北大,人們往往將它和「高材生」、「前途無量」等字眼掛鉤。在人們的認知中,只有因學業差被清北勸退的學生,不可能有人主動想從清北退學。那麼今天,就讓筆者帶大家去見識一個主動從北大退學的高分學霸吧。

他叫周浩,2008年高考,他憑藉660多分的優異成績擠進青海省理科前5名,這樣的高分(對青海省而言)幾乎可以去全國任何一所高校。

周浩想去自己心怡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他從小動手能力就強,喜歡拆分機械,家裡的電器都被他重新組裝過。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有很多實用性的課程,而且北航的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更是國家品牌,這比較對他的胃口。

然而周浩的想法卻遭到了父母和班主任的一致反對。父母認為這麼高的分數不去北大清華簡直就是浪費;而班主任認為他是學校的名片,也希望他去一所更好的學校。

遵從父命上北大,卻對專業沒興趣

父命難違,周浩最終還是妥協了,填報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專業。

對此毫無辦法的周浩,只能頂著8月的驕陽和帶著心底的苦悶,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車。本以為到了北大能有一個新的開始,但事實證明,周浩他錯了。

周浩從小便喜歡動手和實操,而生命科學卻是一門微觀的學科,比較側重理論和分析,操作性不是很強,至少在大一、大二階段不會有很多實踐課。

因此周浩在北大過的十分壓抑,對專業的不感興趣和繁重的理論課讓周浩痛苦不堪,就連作業都不再認真完成了,每次都是敷衍了事。

周浩開始嘗試轉專業,但是在北大轉專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周浩所在的生命科學學院與他想要轉到的院系八竿子打不到一起。轉專業失敗後,他更加的壓抑了。

休學一年去工作,體驗人情冷暖

面對大一時的痛苦與失敗,周浩的內心有些逃避,他決定大二休學一年。他來到了深圳,他想靜下心來認真規劃一下自己的未來。在休學期間,他當過電話接線員、做過流水線工人,然而沒有一技之長又不擅長交際的周浩很快就遇到了挫折,沒有人會因為你是大學生就尊重你,就多給你一次嘗試的機會。

後來回到校園的周浩以為,自己在感受到社會的殘酷和嘗過了人情冷暖後能靜下心來學習了,能接受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了。然而事實是,他比以前更加的不適應。

轉校成功重獲學習熱情,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周浩想轉學,他想轉到一所技師學校。從北大退學去一所技校!所有人都以為他瘋了。然而沒有人知道,這是他深思熟慮的結果,只有周浩自己才能懂得他內心真正的熱愛。

他對數控技術比較感興趣,為此還特意翻牆去德國的相關網站收集資料,在德國很多技術工人都是擁有高學歷的知識技能型復合人才,而這樣的人才中國非常缺乏。周浩想成為一個這樣的人,他選擇的北京工業技師學院,在業內屬於頂尖水平。

從令人羨慕的北大高材生到一個普通的技校生,從未來的科研人才到如今的一個普通技術工人。有人說周浩十分愚蠢,還有人說他浪費了國家寶貴的教育資源,對自己、對學校都極不負責。

沒有人能給成功下一個明確的定義,人生的每一種選擇都意味著未知。如果當初周浩選擇在北大讀完本科,缺乏熱愛的他或許會一事無成;但從技校出來的周浩,說不定未來能成長為一名大國工匠。未來會是怎樣,誰也不知道,因此每一次選擇都變得尤為重要。

周浩做的對也好,錯也罷,這都是他自己的選擇,我們應該尊重。在這裡筆者要給大家提個醒,尤其是我們中國的父母,孩子的人生路要靠他自己走,不能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前行。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自己感興趣的學校和專業。尊重孩子的決定就是尊重孩子的未來!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關注小編哦,我們會持續為您提供有價值的教育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_q2KmwBmyVoG_1Z3uU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