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輪是愛的中心
第四脈輪心輪,梵文名字是Anahata,意思是「兩物沒有碰撞卻發出聲音」,也意味著「不受打擊」、「不受傷」。當這個脈輪從過去的悲傷中解放出來時,它的開放是天真、清新的。
在我們的語言體系里,「心」代表了事物的中心、本質,所以會有中心、核心等詞彙。心輪,也是個中心,是七大脈輪系統的中心點,有承上(上三輪:喉輪、眉心輪、頂輪)啟下(下三輪:海底輪、生殖輪、太陽輪)的作用。
心輪除了承上啟下,也是聯結內外的地方,這個脈輪平衡我們的各種傾向。如果沿著一條路徑從頭頂盤旋而下,通過每個脈輪,會發現心是這個螺旋形的終點,既是中心也是目的地。我們在這裡發現了「颱風眼」,狂風暴雨的正中央一片平靜。
心輪是愛的中心。我們知道,愛的詞彙太多了,什麼性愛、情愛、友愛、母愛等等。愛或許是意義最豐富,也是最難以捉摸的。愛是我們都想要而且需要的,幾乎沒有人會覺得他們擁有的愛夠多了。
那麼心輪的愛到底是什麼愛呢?那是超越對自身、對伴侶或家人的愛,是對全人類和所有生命的愛。
當你用第四脈輪接收訊息時,你可以感覺到他人的愛,感覺到那份愛的質量,無論他人是肉身的存在還是靈體都一樣。你可以感覺到人類的集體之愛。
所以,我們在心輪這個層次體驗到的愛,跟第二脈輪的性慾或激情之愛截然不同。因為,性愛是有對象的,激情是被眼前的某個特定的人點燃。但是,在第四脈輪里,愛不依賴外界的刺激,而是一種內在體驗到的狀態。
所以呢,我們體驗到愛是向外發散的,這是神聖的存有、同理心的連結,而不是我們的需求或慾望的延伸。透過意志的力量,我們的需求已經被滿足或超越了。
愛可能與深刻的平靜感一同浮現,這種平靜源自無欲無求。這與第二脈輪(性輪)無常的本質及瞬息萬變的熱情不同,來自心輪的愛具有持久的特質,它永恆不變。
心輪的符號解讀
心輪的符號是有十二瓣蓮花的圓圈,環繞兩個相交的三角形所形成的六角星。前面我們已經多次提到了,脈輪是由次級結構組成的,次級結構就是小旋渦。第四脈輪的十二瓣蓮花,說明是由十二個小旋渦組成。
兩個三角形代表靈性下降進入身體,以及物質上升與靈性相遇。也就是代表著偏物質層面的下三輪(海底輪、生殖輪、太陽輪),與偏靈性層面的上三輪(喉輪、眉心輪、頂輪)的交匯地。
這個符號也被稱作「大衛之星」(Star of David),代表了神聖的結合——男性與女性平衡的相互滲透。這是開放的心輪散發出來的光輝之星。六個角也可以看成是與其它六個脈輪的聯結,因為這六個脈輪都在這個中心完成整合。
六角星裡面的符號,就是第四脈輪的種子音YAM(/jam/),如下圖。
心輪的位置在哪
在《脈輪和穴位大不相同》中有提到,脈輪是成對出現的,所以在說到位置時要注意有正面、背面兩個。
第四脈輪的正面(脈輪4A),稱為前心輪(Front Heart Chakra),位於心臟前面或胸部的中心。站直,手臂向兩側伸展出去,身體就形成了十字型,交會的中心點正是心輪,這就如同雙腿聯結的是第一脈輪一樣。
如果找中醫穴位,大概對應著玉堂穴(CV18)的位置,不過也有說是膻中穴位置。
第四脈輪的背面(脈輪4B),稱為後心輪(Back Heart Chakra),位於心臟後面,大概對應著靈台穴(GV10)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