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是一個社會的良心底色,更考驗著一個社區的擔當。作為福巷嘉苑社區的民心配套工程,福巷養老院致力於成為崔黃口老年人們住得進、住得起、住得美的老人樂園。
走進崔黃口鎮福巷嘉苑社區,悠揚的林蔭道旁坐落著一所古樸的建築——福巷養老院。這是一所融合現代化養老設施、經驗的綜合養老服務機構,集老年護理、精神慰藉、康復照料、文化娛樂、臨終關懷、營養膳食等多方面為老服務為一體的項目。
專業服務暖心田
步入養老院大廳,印有「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安,老有所為」的牌匾映入眼帘,桌上綠植蔥鬱,展架上有序擺放著閱讀刊物,乾淨、肅靜的廳室顯得緊湊而溫馨。幾位老人悠然地倚坐在沙發上,落地窗前陽光灑滿一地,老人們沐浴在午後的陽光里,悠然愜意。
2018年10月,福巷養老院修建一新,投入使用。住在這裡的老人多來自鎮里和社區,主要是介助、介護和需要特殊護理的老人,其中臥床老人占三分之二。十年來,每一位服務人員心懷著一顆「給長者一份幸福,給自己一份快樂」的願景,為天下兒女盡孝心。用責任和熱情書寫了養老事業的優美篇章,為遲暮之年的老人送上舒心的服務,讓他們感受著晚年生活的幸福美好。
目前,福巷養老院的專業護理人員達到天津市養老院管理條例比例要求,有駐院專職醫生定期給護工進行培訓與測試,從而保證能在突髮狀況下對老人進行最正確的搶救措施。護理人員每天為入住老人梳理頭髮,輔助進食,散步聊天,娛樂放鬆。天氣轉涼,護理人員悄悄為老人們換上了冬季的厚被子,並為老人們依照天氣變化增添過冬衣物。
除了養老院自身,社區也給予養老院很多幫助,提供舒適環境的同時,每月定期對養老院進行消防設備檢查,保障老人安全,還會不時的請社區表演隊為老人們帶來歡樂。
適老配套顯安詳
為了讓老人們住的安全、舒適,福巷養老院的設施、設計更為考究,營造出一個溫馨的氛圍,設施針對老年人的適老化設計,也是機構運營中的重點。養老院內共有55張床位,房間設計簡單舒適,通透明亮,每個房間都配備了電視、衣櫃、空調和獨立衛生間,24小時熱水系統,無限網絡全院覆蓋,無障礙電梯直達三樓,並有24小時開啟的呼叫系統。養老院的二樓與三樓分別配備了評估室、康復娛樂大廳和觀影室,方方面面的配套設施齊全且謹慎。
在護理主管王玉梅的帶領下,記者來到廚房,廚師長和幾位工作人員正在包餃子,王院長介紹道:「老人們喜歡的口味各不相同,廚師總是細心地記下每一位老人的喜好,盡全力地改善和適應大家的飲食習慣。」飯前餐後,廚師長們都會和老人交流溝通,了解他們的口味和飲食習慣,保證每周的菜品不重樣,讓老人們吃的健康、衛生。
這時,我們被二樓的一陣歡笑聲吸引,90歲的朱質蘭奶奶和91歲的張寶華奶奶這對「閨蜜」在聊天,從王院長口中得知,她們已經住了 10年之久。朱奶奶熱情地招呼我們來到她的房間,屋裡窗明几淨,寬敞整潔,桌上物件擺放有序。90歲高齡的朱奶奶神采奕奕,身體硬朗。她說:「養老院真好吶!她們對我特別照顧,十年了,這裡的每個人都是把我們當成家人嘍!王院長她們有空就過來和我們聊天,噓寒問暖,在這裡住著很幸福,這就是我自個的家了。」像朱奶奶這樣的老人還有很多,她們可以在這裡看書、寫字、繪畫、下象棋、打桌球,還能理髮、量血壓等,白天的娛樂和生活所需應有盡有。
94歲的村民王香蓮這天也來到照料中心。她說,自己上了年紀,平時主要靠孫子們照看。如今,村裡有了照料中心,這簡直就是家門口的「養老院」。上午她可以來這裡轉轉打發時間,中午還能在餐廳吃飯後,在這裡午睡,以後生活不會再枯燥。
除了基本功能較為完備,福巷養老院還結合孝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在院牆、走廊上彩繪、懸掛、張貼了圖文標識,營造出濃濃的尊老敬老氛圍。每逢節假日,養老院都會有很多學生團體、社工團體會定期上門服務,他們陪伴老人活動、聊天,給他們帶來新鮮元氣,談天說地。
「陪伴大概是他們生活里唯一期盼的事情了。」王院長感慨道。的確,心靈的慰問總是大於物質的慰問,在他們心中,老了,想要的東西少了,唯健康和陪伴,是最重要的。「多年來,我們見證著一家養老院人員的進進出出、日常生活點點滴滴,平時管理、照護老人,逐漸變成了一份使命,讓他們舒心地、健康地生活,是最大的成就感。」王院長自豪地說著。
在此次採訪中,我們幸運的遇見了前來問候父親的兒子,作為家屬,當被問及對養老院有什麼交待時,他說:「這裡設施齊全,醫護人員對老人也照顧有加,把父親留在這很放心。」
走出養老院大廳,也正好碰上了前來檢查消防安全的工作人員,這是福巷養老院例行開展的常規檢查,為了保障老人們生活質量,消防安全設施檢查和日常演練已成常態。
離開養老院,回頭看向那裡,陽光灑向屋頂,從內向外散發出來的幸福和溫暖感染著每一個人,院裡的老人有的活躍嘮嗑,有的閉眼養神,個個自得其樂。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作為鎮域內規模最大、配套最齊全的社區,福巷佳苑社區配套齊全,也因為擁有貼心、專業的養老服務機構,正成為老幼皆宜的溫情生活場所。
《崔黃口時訊》微信公眾號所發布信息及圖文,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崔黃口時訊
微信號:CHK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