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青城,塞外明珠的呼和浩特,在鬧市區有一座鬧中取靜,不可不看的人文景點。——題記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的將軍衙署 洛釗文圖
何為「漠南第一府」
呼和浩特鬧市區有一處著名景點叫將軍衙署,又稱漠南第一府,已是遊人打卡景點。這裡「漠」指的是蒙古高原的戈壁沙漠。漠南蒙古、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是明朝末年蒙古各部落分裂成三部分之後出現的地域和部族概念,沿用至清朝末年。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的將軍衙署 洛釗文圖
戈壁沙漠,位於蒙古國南部的東戈壁省,南戈壁省,戈壁阿爾泰省三省,以及我國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的西部二連浩特一帶。明代末年,我國北方蒙古族以大漠為中心。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的將軍衙署 洛釗文圖
漠南:蓋指在大漠以南各部稱為漠南蒙古,屬於這部分的有:科爾沁、札賚特、杜爾伯特、巴林、札嚕特、奈曼、喀爾喀、茂明竅、烏拉待、喀喇沁、烏珠穆沁、察哈爾、土默特、鄂爾多斯等部。他們的分布地區「東接盛京、黑龍江,西接伊犁東路,南至長城,北逾絕漠,袤延萬餘里」。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的將軍衙署 洛釗文圖
坊間流傳「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
清朝時期,呼和浩特稱為綏遠城,曾經駐守過79位大將軍。他們在這裡鎮守著國家的邊關領土,保護著一方百姓。將軍衙署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地位等級最高的清代邊疆駐防將軍府;是清王朝為鞏固西北邊陲的穩定,防止蒙古準噶爾部再次侵擾清朝西北邊疆,保護內地臣民而設置,屬八旗駐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為綏遠城駐防將軍之府邸,故稱將軍衙署,距今已有282年歷史,具有重要歷史價值。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的將軍衙署 洛釗文圖
將軍衙署始建於清乾隆二年(1737年)。這一處帶有濃重歷史感的院落為塞外青城的繁華鬧市增添了別樣的莊重與雅致。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的將軍衙署 洛釗文圖
從乾隆二年開始第一位將軍在這裡任職到清朝滅亡的174年間,共有79位將軍在這裡任職,是管轄綏遠城(今呼和浩特市)駐防八旗、歸化城土默特旗,烏蘭察布盟、伊克昭盟和節制宣化和大同綠旗兵事務的機構,即大清王朝的北部戰區司令部,鎮守著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北部邊界。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的將軍衙署 洛釗文圖
眾多將軍中有兩位最傑出,一位是王常,是將軍衙署的第一位將軍,也是他親自督建了現在的將軍衙署。另一位叫克蒙額,他在門口的大召壁上提了『平藩朔漠』四個大字,寓意為將軍衙署是一個軍事駐防城,能夠保護北疆,抵禦外來侵略。這也是整個將軍衙署的使命所在。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的將軍衙署 洛釗文圖
按一品封疆大吏規格建造的將軍衙署,占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共有132間房屋,按照前朝後寢規模建造,前面大堂二堂用來辦公,三堂四堂用來將軍休息。衙署雖不鋪張豪華,但卻十分精巧靈秀。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的將軍衙署 洛釗文圖
炎炎夏日,衙署內的四株丁香樹成為遊客的最佳乘涼之地。而這四株樹也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原來第48任將軍在此任職的時候,他放棄高官俸祿換取四株丁香樹,用於幫助他的愛妻治癒疾病,於道光十八年(1838年),從北京頤和園移植過來,這四株樹便一直在院落里生長至今,也因如此,呼和浩特市最古老的丁香樹便在這將軍衙署里了。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的將軍衙署 洛釗文圖
從清朝時期的將軍駐紮地到近代董其武、傅作義、烏蘭夫等領導人物的辦公之地,再到做為內蒙古自治區第一人民法院,這座將軍府里的一磚一木、一亭一樹同時也見證了呼和浩特這座城市的歷史發展脈絡。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的將軍衙署 洛釗文圖
封疆大吏的衙署竟然文風浩蕩
將軍衙署不但是鎮守邊關的軍事指揮機關,也是文風裊裊之地,那足智多謀英勇善戰的封疆大吏一代代顯赫武將,也不乏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文功武衛之輩,這從衙署園內的楹聯布置可見一斑。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的將軍衙署 洛釗文圖
走進衙署大門抬頭是「漠南第一府」的匾額。再移步二門(儀門)但見:「柳營春試馬,虎帳夜談兵」。此楹聯有典故,說的是漢代名將周亞夫喜歡在駐地軍營里遍植柳樹,以致後世泛稱軍營為「柳營」。"虎帳"一般指軍中大帳,主帥運籌帷幄的地方,所謂"虎"字用來形容軍威。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的將軍衙署 洛釗文圖
「柳營春試馬,虎帳夜談兵。」這副對聯生動地勾畫出古代邊關軍旅生活的情景。 顧名思義就是白天在軍營里出操軍訓,入夜在軍帳里談論如何用兵打仗,一派淋漓盡致的武將胸襟。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的將軍衙署 洛釗文圖
再看正堂楹聯:「議論作社稷謀,事業為黎民福」。折房聯:「隹氣生朝夕,清言見古今」。回事處聯:「有為有猷有守,曰清曰慎曰勤」。三幅楹聯是說為官要「議論」,也即議政。其目的也是「作社稷謀」,即為國泰民安、政通人和做一點謀劃。為官要「有猷」、「有為」、「有守」,是古人提倡的為官要「清廉、慎獨、勤政」之「清言」。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的將軍衙署 洛釗文圖
二堂檐柱所掛為古篆楹聯:「政惟求於民便,事期可與人言」。意為政事管理只有對老百姓有利,所做的事情才可能公之於眾,不怕老百姓談論。這些楹聯充分體現了清朝時封疆大吏為民服務的執政理念。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的將軍衙署 洛釗文圖
「呼和浩特」是蒙古語音譯,意為「青色的城」,呼和浩特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民歌中的敕勒川陰山下,胡服騎射的發祥地,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是鮮卑拓跋的龍興地,是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交匯、碰撞、融合的前沿之地。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的將軍衙署 洛釗文圖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兩句話形象概括了綏遠城將軍衙署的史學價值。將軍衙署記載著歷史,遊客來到至今保存完好的這座衙署,可見園內有蒙古包、古代火炮、官府文書、將軍大印、獵獵的戰旗等等,矚目這些文物古蹟或許能勾勒出一些綏遠城的想像。人們可以看到清代內蒙古八旗風貌,還可以領略封建社會邊關的軍事文化和戰爭文化。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的將軍衙署 洛釗文圖
呼和浩特將軍衙署很精巧很別致,遊覽時有種瞬間穿越回大清朝的感覺。 在會客廳你會看到裡面完全是一副武將派頭,有點像電視劇裡面的審案子的衙門,裡面有幾個穿著清朝服裝的蠟像人物,感覺異常逼真,要是他們會動,會說話,你會覺得這裡就是真實版的3D了。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的將軍衙署 洛釗文圖
布赫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夫主席的長子,也是現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人之一,將軍衙署里開闢了他的書法作品展館。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的將軍衙署 洛釗文圖
在院子裡你會看到好幾門紅衣大炮,還有一架很是小巧的轎子,不知道是不是按照當時1:1的結構打造的,因為它真的是太小巧了。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的將軍衙署 洛釗文圖
來到呼和浩特市的人們,將軍衙署是值得去看一看的地方。這裡最能體現這座城市的歷史,也蘊含解讀著內蒙古的風土人情。這座清代建築風格的城市景觀,作為當年綏遠地區的軍政中心,再現了封疆大吏「漠南第一府」的雄姿煙雲。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的將軍衙署 洛釗文圖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將軍衙署博物院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5-10月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洛釗 更新:2019.09.19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PIBWm0BJleJMoPMSYu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