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天排幾次便便正常?超過這個數,家長就該注意了

2020-01-01     和喜母嬰護理

  寶寶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具備了消化營養的能力,所以排便情況也是寶媽比較關心的。小孩子的消化系統與大人不同,因為小孩子的飲食與大人就不同。所以寶媽們一定要細心觀察孩子的排便情況,幫助孩子正常的吸收營養。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排便情況會隨著不同階段而發生變化,寶媽要學會觀察。雖然寶寶的排便次數會比大人頻繁,但若是超出正常範圍,寶媽就要注意了。

  很多寶媽都有個苦惱,嬰兒時期的寶寶排便次數較多,到底是屬於正常情況,還是寶寶腸胃出了問題呢?

  一、寶寶在不同階段的排便情況

  1、新生兒階段。因為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呆了十個月,腸胃裡也積存了十個月的胎便。所以在這個階段寶寶的排便次數會較頻繁,排泄物的顏色呈墨綠色,由羊水、粘液、胎毛和小腸上皮細胞組成,一般會持續2~3天這樣。每天3~5次的排便次數是算正常的,兩三天過去後排泄物就會變成黃色。如果寶寶在出生後24小時內沒有排便,家長要及時就醫,寶寶的消化系統很可能受到了阻塞。

  2、母乳喂養階段。寶寶在出生一段時間之後,就可以正常喝母乳了。每個孩子的食量不同,所以這個階段孩子的排便次數彈性較大。有的孩子喝奶多,排便次數就多;孩子喝的少,排便就少。這個階段正常的排泄物呈黃色固態,有顆粒物。如果寶寶的排泄物比較稀、且呈深綠色的話,就表示母乳量不足,寶媽要要適當給孩子加食。

  3、人工喂養階段。一般的孩子過了三個月,就要開始喝奶粉沖泡的牛奶了。這時候孩子的排便次數會減少,甚至會便秘。這是因為孩子的腸胃功能還沒完善,很難消化奶粉,就容易導致消化不良。這時寶媽應讓孩子吃些幫助消化的食物,例如益生菌片等。

  二、不正常的排便次數

  1、排便過於頻繁,一天5~10次,且排泄物呈液體稀狀、帶有大量奶瓣。一旦超過5次,寶媽就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身體了。

  2、2~3天不排便(排除母乳喂養,母乳喂養2~3天不排便屬於攢肚),出現便秘。長時間不排便,消化不掉的毒素和垃圾會積存在寶寶身體里,寶寶會出現食欲不振的症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ESFaG8BMH2_cNUgS6l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