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抗「疫」群英譜」蒸湘區扶貧抗疫兩手抓 最美巾幗顯擔當

2020-03-04     中國衡陽新聞網站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朱羚瑜 記者李洋傑報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蒸湘區有這樣一群駐村女幹部,戰勝疫情是她們堅定的信念,如期脫貧是她們共同的目標。不管是堅守在扶貧一線,還是衝鋒在抗疫戰場,她們始終不改初心、使命和擔當,確保疫情防控實現「零扎堆、零聚集、零傳播、零感染」,確保貧困戶持續增收、高質量脫貧,為衡陽市蒸湘區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積極貢獻最美巾幗力量。

  最快速:把疫情防控和脫貧好故事傳遍蒸湘大地

  自疫情發生以來,帶著新聞的敏感性,蒸湘區聯合駐村工作隊隊長陸意迅速取消春節休假,回到工作崗位。作為工作隊隊長的她一方面通過電話、微信與村幹部溝通,進行安排部署,以最快的執行力把上級防控政策在基層落實。另一方面作為一名宣傳系統幹部,她深知防控的關鍵在於穩定民心,要老百姓全力配合宅在家中,宣傳一定要到位。

  她火速進入工作狀態,及時轉發防疫知識,讓各鎮街、村、社區利用「村村響」、大喇叭、宣傳車傳播到位。1月30日,得知一名村幹部的母親去世,但他仍堅守崗位,加強宣傳,加大排查,做好防護。陸意第一時間聯繫了當事人,趕到村裡進行採訪,寫下了《為堅守抗疫一線,衡陽這位村支書記未能見母親最後一面》的動人事跡。得知一戶貧困戶要助力抗疫,為堅守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捐獻蔬菜,她立即撲到田間地頭,寫下了《脫貧戶莫景崇:捐贈蔬菜抗疫情 回報社會謝黨恩》。隨著疫情逐漸得到好轉,各項復工復產復業工作相繼開展,陸意一次又一次的奔跑在蒸湘大地,堅持把鏡頭對準基層一線,深入挖掘抗擊疫情的感人瞬間,講好蒸湘抗疫和脫貧攻堅好故事,寫下了《蒸湘:抗「疫」處處有身影 全民聯動堅守抗「疫」主戰場》《春耕春管正當時》《蒸湘區「火力全開」 規上工業企業開復工21家》等稿件,堅定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的信心。

  白天她要深入一線捕捉現場鏡頭,晚上撰稿審稿加班至深夜。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半天,眼睛幾乎每天都是乾澀狀態。同事勸她要注意身體,她笑著說:「無數人在默默付出,相比較而言我做的事情太微不足道,我需要把這樣的正能量快速傳遞到蒸湘的每個角落。」

  最「硬核」:當好全村扶貧攻堅和疫情防控的「主心骨」

  在農曆正月初二大家沉浸於合家團圓之際,蒸湘區雨母山鎮梓木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周玲麗毅然駕車從老家趕回駐點村開展防疫工作。到村後,她迅速會同村支「兩委」對本村所有村民1900多人開展到戶到人的全面細緻排查,尤其對湖北返鄉來鄉人員進行拉網式排查和檢測,做到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同時,利用「村村響」、張貼橫幅標語、發放宣傳資料、微信群發消息等方式宣傳防控疫情知識,實現宣傳全覆蓋。

  「疫情期間,家裡需要什麼,你們給我打個電話就行!」這是周玲麗對貧困戶常說的一句話。哪家沒面了、哪家沒油了、誰的藥吃完了……她都一一進行統計並及時幫助解決。在得知村民楊小寶從武漢返鄉,家中老老小小有7個人,她立即召開緊急會議研究布控,每天帶頭上門關心和宣傳,配合衛生院做好監測及醫學觀察工作,隨時掌握其全家的身體狀況並進行健康登記。

  為了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周玲麗密切關注著本村的貧困戶、五保戶、殘疾戶、重病戶等特殊困難群體,持續關心他們的身體情況和心理健康,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扶措施。同時,她紮實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組織群眾抓好春耕備耕、補苗補種,為增收增產打下堅實基礎。她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兩副重擔,實現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兩手抓、兩不誤。

  最無私:自掏腰包為全體村民送去3000個愛心口罩

  「現在口罩市場緊張,你能買到這麼多口罩免費送上門,為村民送來溫暖,太了不起了。」接過駐村工作隊長劉朝霞遞過來的重重的一箱口罩,村支部書記肖萬雲不住地說著感謝。這是發生在呆鷹嶺鎮新民村村部的感人一幕。

  劉朝霞是新民村新上任的駐村工作隊隊長,在村裡,時常能聽到她耐心囑咐工作隊員和村組幹部把工作做得細一點再細一點,「口罩、消毒液到了沒有?」「排查有沒有出現新情況?」「絕對不能出問題,一定要為黨委把好關、盡好責。」

  「駐村工作隊長要時刻心系村民,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幫助他們積極應對疫情,在這場防疫戰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時刻關注疫情動態的劉朝霞,發現村裡口罩短缺,便第一時間四處尋找貨源,幾經周轉、問遍親友,終於找到一個同學購買了一整箱的口罩,以最快的速度送往了村裡,「丁老,這是村裡給大家發放的口罩,現在新冠病毒很兇猛,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出門一定要把口罩戴上,千萬要小心。」一遍又一遍地叮囑,一戶又一戶地安頓,劉朝霞挨家挨戶送口罩、講疫情防控知識,提高了村民們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認識,也減輕了大家的恐慌,在這個「特殊」的春節,她把最有效、最安心的「防護屏障」送給大家。

  最細緻:做好春耕備耕,助農增收「穩」脫貧

  作為全區駐村隊伍中的年輕力量,中平村工作隊隊員馬青已經在扶貧一線崗位堅守了兩年多。誰家是低保或殘疾、孩子在哪裡讀書、務工務農情況如何、家庭有什麼矛盾或困難等等,馬青對全村貧困戶這些情況都如數家珍,記憶精準,像一本「活檔案」,穩紮穩打的把貧困人口高居全區前列的中平村帶上了脫貧正軌。

  隨著天氣轉暖,進入了春耕備耕時節。為幫助村民持續脫貧增收,緩解疫情影響帶來的損失,馬青下到田間地頭,與農戶進行心貼心春耕生產發展交流,詳細了解貧困戶生產需求,幫助農戶制定種植、養殖增收計劃,有序引導貧困戶做好春耕備耕、復工等工作。她還主動聯繫農技專家到貧困戶家中為他們講解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科學養殖知識。

  同時,馬青注意每天都提前關注天氣預報信息,並結合村務公開欄、村廣播、微信群、簡訊等方式,給村民預告天氣和詳細解讀各項惠農補助新政策,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評。

  目前,中平村的農戶們正忙著在房前屋後整理土地、搭小拱棚、栽果樹,準備肥料、地膜等物。「只有防疫和增收兩手抓,才能在2020年實現「穩」脫貧,脫「真」貧!」馬青滿懷信心的說。

  最溫暖:舍小家為大家,以切實解決貧困戶困難為己任

  天剛蒙蒙亮,振興村駐村工作隊員李繽彬剛滿1歲的兒子仍在熟睡,看著兒子紅撲撲的小臉,李繽彬忍不住親了一下。但她心裡挂念著貧困戶,便早早起了帶上防疫資料上村裡去宣傳了。「不是媽媽不願意陪你,而就這段時間防疫和扶貧任務都這麼重,媽媽是共產黨員,不能為了小家而捨棄大家,媽媽要站在一線!」李繽彬心裡默念著,更加充滿戰鬥的力量。

  「肖老,最近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您就莫到處亂走噠,有什麼事您找我,把我當親閨女,不要講客氣。」「劉老,我給您送口罩來了,您行動不便,來,我給您戴上吧!」在李繽彬與貧困戶之間,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暖心的畫面。村裡有幾戶重點貧困戶近期得了大病,這使他們本就貧困的生活雪上加霜。李繽彬時刻將貧困戶的困難放在心上,幫助他們積極向各相關部門申請大病臨時救助和低保,並全程幫忙跑腿報銷醫藥費,以切實減輕貧困家庭負擔。平時,她對貧困戶提出的各種需求和困難,都想盡辦法主動幫忙辦理解決,做好貧困戶的服務員。「雖然不能時時陪伴兒子,但很自豪我在做有意義的事情,這會給他樹立很好的榜樣。」

  最貼心:幫助貧困戶解決滯銷大難題

  「老羅,這一批雞一共賣了4500塊,錢我們都幫你看了,沒有問題,您收好!」在蒸湘區雨母山鎮幸福村貧困戶家中,駐村工作隊員楊英正在為貧困戶代賣土雞後清點錢數。

  幸福村有十幾戶貧困戶在產業扶貧政策支持下,利用屋後空地散養土雞。但受到疫情影響,一個多月以來,村組道路實行管控,嚴格控制人員流動,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在這種情況下,貧困戶土貨滯銷,這將給他們帶來不小的經濟損失。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楊英和隊長與村幹部第一時間趕往貧困戶家中。貧困戶見到她們像見到了大救星,「我不怎麼會用手機,也不懂推銷方法,看到東西賣不出去心裡好著急。」「你莫著急,銷售的事包在我們身上。」楊英安慰道。她馬上著手開始了拍視頻、拍照片、利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轉發貧困戶農產品信息,到區直機關單位上門推銷,動用大家的人脈資源,積極幫助貧困戶開闢銷售通道。一旦接到訂單,從包裝運送到開票結算,事無具細全程幫助。在她和村幹部的共同努力下,幫助貧困戶銷售土雞將近八百隻。

  最嚴謹:走訪企業指導防疫 助力復工復產

  朱蜜是今年2月初新任命的雞市新村駐村工作隊員。剛上任,她便像陀螺一樣在自己的崗位上快速運轉,青春活潑的她用自己的嚴謹和責任心,與村委一道築起防控疫情的高高城牆。

  雞市新村境內有不少企業,為了確保企業安全復工復產,朱蜜又被委以重任。2月17日至18日,她走訪了49家企業,「已開工28家,目前用工人數569人,缺工人數71人。」她將復工情況一項項登記起來。「要認真排查復工員工,每天要做好體溫監測和清潔消毒,對工地也要進行封閉管理……」每到一個企業,朱蜜都仔細叮囑企業負責人要做好防疫措施。並且她還總結了幾條排查經驗,大大提高排查效率和精準度。在小朱的努力下,各企業積極配合摸排工作,49家企業法人代表全部加入雞市新村防疫防控微信工作群,上傳體溫檢測和消毒照片,並規範遞交復工方案和防控方案。

  疫情當前,蒸湘區的駐村女幹部們用用無畏與擔當書寫著堅定的戰勝信心,用大愛和付出構築起堅強的防疫線,書寫脫貧攻堅的動人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AnxpHABgx9BqZZICT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