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控博士趙中煜:打破技術封鎖,為中國動力裝上「中國芯」

2019-07-26   中國卡車網

電控ECU被稱為柴油機的大腦,長期受制於人。2008年,濰柴在行業內率先啟動自主ECU研發。2010年10月,在濰柴電控研究的攻堅時期,趙中煜博士加入濰柴發動機研究院電控所,擔任電控所副所長,先後主持了HPDI高壓缸內直噴發動機電控系統自主化等重大項目。他帶領團隊在不斷摸索、大膽嘗試中前進,趟出了一條從無到有的創新之路,為濰柴成功開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電控ECU、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做出了重要貢獻。

趙中煜入職第一天便被同事們傳為佳話。當時,在前來濰柴報到的火車上,趙中煜接到同事的電話,某項目出現了緊急問題,大家討論許久沒有結果。而該項目正好與他博士後研究項目相關。火車上,趙中煜便開始搜集材料分析問題。人還未到,工作已經展開。一下火車,他就直奔電控所,和同事一道解決問題。沒有歡迎儀式,也沒有客套,濰柴職業生涯的開場,就預示了他工作的繁忙和緊張。

「科技競爭就像短道速滑,我們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後要看誰速度更快、誰的速度更能持續。」趙中煜帶領項目團隊爭分奪秒,在深入分析和消化吸收國際現有成熟產品的基礎上,採用國際先進的開發技術、工具和手段,配備完整的開發工具鏈,明確組織架構,優化傳統的ECU開發驗證流程,從零開始,建立起了與開發相關的各種規範和ECU軟硬體開發環境,為濰柴電控技術開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個個不眠之夜,一次次攻堅克難,終於「撥開雲霧見月明」。2012年5月,濰柴舉行了中國首款高壓共軌電控系統批量上市發布儀式。趙中煜也迎來了個人創新的巔峰,先後發表論文7篇、授權專利8項、科技成果5項。當他和團隊正欲發起更大一波技術攻關時,他卻在崗位上昏倒了。

重病期間,趙中煜仍然堅守崗位、拼搏奉獻。2017年4月18日,趙中煜博士不幸因病去世,年僅38歲。在電控團隊的努力下,今天濰柴電控ECU市場配套量超過60萬台,為我國高端動力裝上了「中國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