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篇關於戰略思想和基金的文章後,很多粉絲問我對於基金投資的理念,還問我自己買過什麼基金。問的人數不少,我今天就針對這些問題,寫一篇文章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大家建立合理的資產配置的理念。
我自己配置的基金,就是上一篇文章講解基金年報的案例基金:興全新視野定開混合,基金代碼001511。我選擇基金的主要標準,還是看實際的操盤收益,這個收益要滿足兩點:一是長期的攻防能力,二是穩定性,和做短線交易是一樣的!
先來說說攻防能力。我們就以興全新視野為例,先看他的收益圖
我們主要看2017年、2018、2019年這三年的表現,因為這三年波動較大,特別能驗證基金產品的穩定性,這三年分別代表了攻擊和防守。在2017年是分化的結構行情,上證指數全年橫盤,小漲6.6%、創業板指數是下跌的,但是這個基金獲得了20%左右的正收益,是指數的3倍多。2018年,慘烈的殺跌,上證指數跌了25%,創業板指跌了28%,無數個股腰斬,更可怕的是無數基金都被清盤,因為公募基金有持倉限制,該基金也回落了18%,但在控制回撤的能力上,已經遠超絕大部分的基金。2019年,上證指數全年漲了22.3%,該基金獲得了40%左右的收益,是指數的一倍。熊市中防守能控制回撤,牛市中進攻能獲取數倍的超額收益,這就是頂級攻防能力的體現。
再說一下穩定性。俗話說:一年三倍容易,三年一倍難,投資是個馬拉松,短期的收益難以說明投資能力,因此判定一個人是否是成熟的投資者,在於是否有持續的穩定的盈利能力,而同樣的,判斷基金產品好不好,也在於該產品是否有穩定的凈值收益曲線!最簡單的例子,每年都有那麼多明星基金,但是往往下場都不好,投資者也跟著受損。
所以「攻防能力」強還不夠,還得持續強,長期強!
比如興全新視野這個基金,每個季度開放一次申贖,成立五年以來,每一次開放期買入並持有至今的,都是正收益。
一個基金是否穩定能有回報,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要看基金經理。大家可能不知道,基金業內,一個基金經理管理一支基金的壽命,平均是2年。平均每兩年,某支基金的管理者就會離開該基金,可能是跳槽,可能是下崗,也可能基金都被清盤了。管理者代表了產品的風格、能力,管理者每2年換一撥人,產品怎麼可能維持長期穩定收益?而興全新視野這個基金,基金經理是董承非。董承非,簡單來說,就是公募圈的梅西,金牛獎晨星獎拿了十幾個。他一共只管了2支基金,一支管了7年,規模162億;一支管了5年,也就是我配置的興全新視野,規模95億。基金經理只有長期專注,才能帶來穩定。順帶一提,全市場現在共有7000支基金,規模達到百億的僅僅43支,董承非兩隻都百億了,這也是我放心配置的原因之一。
總結一下,「攻防能力都強+長期穩定的盈利性」,這個無論短線和長線都是檢驗的唯一標準。而對於基金投資,走的是資產配置的路線,是長期定投,有耐心和持續性,就能享受持續的不折騰的收益。資產配置里增加定投基金,是對自身資產穩定增值的保障。
當下來說,A股市場有著非常明顯的大起大落的特質,過去20年,出現過兩次指數超大級別的歷史機會,而目前是不是第三次?是不是第三次大家可以看我《A股歷史運行規律總結:目前處於牛市階段!》這篇文章,熊市的時間、當下市場的市盈率、市凈率都是歷史的底部,所以這裡進行擇時投資,應該是只輸時間、不輸錢了,對於資產配置和定投,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機遇。
+15.64%
近一年收益率
興全新視野定期開放混合型發起式
001511
查看詳情
4月24號興全新視野開放了本季度的申贖,到4月30號就結束了。我在這基金有穩定的盈利,就免費幫他打打廣告推薦,在目前這個底部區域,我始終堅持認為除了股票的配置,更應該做一些基金配置,這樣才能夠在未來的市場中獲取穩定超額的收益,這是一個中長期的事情。希望我的理念能給到大家參考,也希望大家多探討。
如果有買了的,記得和我說下哦,大家一起堅持!
想了解女王更多實戰文章,點擊如下連結進入:http://t.10jqka.com.cn/circle/184282/
想了解女王更多盤前推演計劃,點擊如下連結進入:https://t.10jqka.com.cn/m/package/newintroduce/?id=1996&skipstep=0
免責聲明:計劃沒有變化快,一起隨盤而動,記錄本人對市場的理解,僅作為分享和交流,據此操作,買賣自負,盈虧自負,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開盤頂一字,收盤兩行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