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人學者在家被捕,2017年曾獲「長江學者」稱號|賽先生

2019-08-22     知識分子

根據美國司法部披露的信息,如果電子交易欺詐罪成立,陶豐將面臨最高20年的刑期和最高25萬美元的罰款;項目欺詐罪成立的話,刑期最高可達10年(共涉及三個項目),每個項目的罰款最高可達25萬美元。


陶豐為美國堪薩斯大學終身副教授,同時為福州大學的長江學者

撰文 | 葉水送

編輯 | 陳曉雪

本周三,來自美國堪薩斯大學的終身副教授陶豐(Feng "Franklin" Tao)在家中被捕。陶豐被指控同時在中美兩國全職工作,且未向美國所在院校如實披露這一關係。

陶豐現年47歲,供職於美國堪薩斯大學對環境有益的催化中心(Center for Environmentally Beneficial Catalysis),該中心主要致力於保護自然資源和能源可持續發展技術的研究。

此次對陶豐的指控主要是來自兩方面:1)涉嫌欺詐美國能源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騙取經費;2)在福州大學全職工作,未如實向堪薩斯大學披露同中國大學的關係。

根據美國司法部披露的信息,如果電子交易欺詐罪成立,陶豐將面臨最高20年的刑期和最高25萬美元的罰款;項目欺詐罪成立的話,刑期最高可達10年(共涉及三個項目),每個項目的罰款最高可達25萬美元。

在此前堪薩斯大學要求教員提供的利益衝突報告中,陶豐亦未將在中國的任職情況如實披露。在美國這些信息都需要向大學如實披露,一旦沒有披露後果會很嚴重,涉嫌違法。

陶豐,2002年博士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2006年至2010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接受博士後培訓,2010至2014年在美國聖母大學擔任助理教授,2014年成為美國堪薩斯大學終身副教授,2017年當選為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AAAS Fellow)。

陶豐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異相催化、納米科學、材料化學和表面科學等領域,已發表論文130餘篇,並曾先後獲得IUPAC青年化學家獎(IUPAC Prize for Young Chemists)、保羅·霍洛韋獎(Paul Holloway Award)、國家科學基金會事業獎(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Career Award, 2014-2019)等。




2018年1月初,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名單,陶豐入選,「成為福州大學首位直接從海外引進的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由教育部設立,主要通過特聘教授崗位制度的實施,招募海內外中青年學界精英,帶動國內重點學科的發展。

根據長江學者的招募要求,「聘期內全職在受聘高校工作。應當在簽訂聘任合同後6個月內全職到崗工作。」



根據美國司法部提供的信息顯示,陶豐同福州大學簽訂了5年合同。在陶豐的個人主頁上,funding support(經費支持)一欄,標註了來自美國能源部、美國國家自然基金、美國化學學會等機構的經費支持,沒有註明其接受國內的資助。

最近中美關係緊張,也讓兩國科研的裂痕加大,不少在美華人學者被審查或開除。在遏制還是開放的態度上,美國政府以及高校科研管理層之間仍存在代溝,美司法部門建議加大審查力度,但高校管理層建議制定規則,保持開放的合作態度。

未來究竟會如何走向,《知識分子》和《賽先生》將繼續關注。同時也希望讀者積極提供線索,共同討論以及完善中美兩國在科研領域如何建立互利共贏的合作機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4fDuGwBvvf6VcSZPPY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