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對生活有益,但對於某些人來說,悲觀情緒由於提前想到所有負面效果,並做了相應對策,反而更容易達成目標,這個特殊的悲觀群體被稱作防禦性悲觀主義者。
研究:悲觀預期有好處
對於那些傾向於將半杯水看作「半空」而不是「半滿」的人來說,悲觀也並不總是壞事。研究表明,某些形態的悲觀可能對我們有好處。悲觀主義並不僅僅指消極的想法,還包括對結果的關注,對於未來會發生事情的期望。樂觀主義更多期待出現積極結果,而悲觀主義者更有可能預料到會發生的負面結果。
作用:有助提升自尊心
悲觀情緒還可以幫助提升自尊心。一項調查發現,防禦性悲觀主義者的自尊心水平高,幾乎達到了樂觀主義者的程度。
行為:應對疾病更實際
防禦性悲觀主義者的策略就是對預防消極結果「時刻準備著」,而這對於他們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好處。儘管與樂觀主義者相比,這些人在遇到傳染病爆發時更「惜命」,擔心自己生病,但他們也更有可能採取預防措施。例如,他們會遵循建議勤洗手,並在出現任何異常狀況時尋求醫療幫助。
區分防禦性悲觀主義者和其他抱有消極想法的人的關鍵在於他們應對問題的方式。當感到沮喪或焦慮時,人們對於預見到的問題通常會傾向於採取迴避的措施。而防禦性悲觀主義者會利用「消極版」的期望激勵自己採取積極的措施做好準備,對於結果的控制也更強。雖然悲觀有可能將負能量「傳染」給別人,但只要對這一情緒善加利用,就能成為幫助我們成功的有力「武器」。
文字 /《醫藥星期三》
圖片 / 網絡
編輯 / 彭海波 農小春 曹琤媛
「健康杏林」是《醫藥星期三》報的官方微信公眾平台。《醫藥星期三》報是全國郵發的,以中醫藥治療為特色的,刊發醫藥保健、健康養生知識為主的專業保健科普報。開設有「中華醫藥」」中醫精粹「」民族醫藥「」藥膳食療「等中醫專版。全國郵發代號47-66。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19SP24BMH2_cNUgymr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