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至1928年間的北伐戰爭,堪稱奇蹟。1926年7月9日從廣東起兵,1928年 6月8日,國民革命軍開入北京,1928年12月29日東北易幟,兩年時間內完成了全國統一。
北伐開始時,國民政府僅有廣東一個省,為何有八個軍,這八個軍的起源可以說五花八門。
第一軍
北伐的起家部隊。
黃埔軍校從1923年3月27日開始入學考試,黃埔一期1925年6月25日畢業,645人;二期1925年9月6日畢業,449人;三期1926年1月17日畢業,1233人;四期1926年10月4日畢業,2654人。前四期畢業了4981人。
隨著軍校開辦,1924年11月20日,黃埔軍校以該校學生組成教導團,何應欽任團長。12月26日成立教導2團,任命王柏齡為團長。1925年4月13日,組建了第1旅,旅長何應欽。4月底擴編成第1師,師長何應欽。8月和第2師(由教導4、5團編成)合併為國民革命軍第1軍,軍長何應欽。
後來編許崇智粵軍一部為第3師,師長譚曙卿。改編粵軍張和、余鷹揚部為第14師,師長馮鐵裴。新增教導師(改稱20師),師長錢大鈞。
第一軍有六個師,兵力步兵18個團,炮兵一個團。
第二軍
湘軍,軍長譚延闓。
譚延闓是湖南軍閥,1912年7月被北京政府任命為湖南都督,曾經三次出任湖南督軍、省長兼湘軍總司令。1922年,投奔廣東國民政府,他的建國湘軍主要有湘軍第三混成旅和第六混成旅。
第二軍轄第四、五、六師,張輝瓚、譚道源、戴岳分任師長,教導師,陳嘉佑任師長。兵力步兵11個團,炮兵一個團。
第三軍
滇軍,軍長朱培德。
1916年2月20日,雲南護國第二軍在總司令李烈鈞指揮下,由昆明出發,取道蒙自,東出開(化)廣(南),進入桂粵,5月12日抵達廣東省的重鎮肇慶,7月中下旬到達廣州。
第三軍下轄七、八、九三個師,師長王均、朱世貴、朱培德(兼任)。兵力步兵8個團,炮兵、憲兵各一營。
第四軍
粵軍,軍長李濟深。
原為廣東省長朱慶瀾的親軍,是護法運動時在廣東的軍事力量。1918年,親軍改為「援閩粵軍」,在黃埔軍校之前,是粵軍主力,師內軍官大部分為保定軍校畢業生,無論文化、軍事技術、訓練質素俱佳。
粵軍第一師出了很多名將,抗日時全國十幾個戰區,就有四個戰區司令出自粵軍第一師。始建黃埔軍校,不少教官皆是由粵軍第一師借調,如李濟深、鄧演達、陳誠、嚴重等當時俱為粵軍一師軍官,相當一部分軍費也是由第一師撥給。
下轄第10師師長陳銘樞,副師長蔣光鼐;第11師師長陳濟棠,副師長鄧世增;第12師師長張發奎,副師長朱暉日;第13師師長徐景唐,副師長陳章甫。兵力步兵13個團,炮兵兩個營。
第五軍
粵軍,軍長李福林。
在前身是辛亥革命後於廣州河南一帶建立的民軍。1920年8月,李福林支持護法運動,主要兵源是廣東各地的民團。1925年7月,國民政府統一各駐粵軍隊為國民革命軍,將「建國粵軍」第3軍編為第五軍。
下轄第15師師長李群,第16師師長陳炳章,第5軍軍長李台瓊,兵力步兵8個團,炮兵一個營。
第六軍
湘軍,軍長程潛。
程潛是同盟會元老,參加了辛亥革命。1917年,在湖南參加護法運動,被任為湖南護法軍司令。1920年後到廣東參加國民政府,曾在廣州建立軍校,自任校長培養軍事人才。1926年1月,由廣州國民政府警衛軍為基礎建立第六軍。
下轄第17師師長鄧彥華,第18師師長鬍謙,第19師師長楊源浚,兵力步兵9個團,炮兵兩個營。
第七軍
新桂系,軍長李宗仁。
前身為李宗仁、黃紹竑領導的廣西定桂討賊聯軍。自1923年11月至1925年4月,定桂討賊聯軍以六千之眾先後將陸雲高、陸榮廷、沈鴻英等舊桂系軍閥六萬軍隊消滅。自1925年2月至7月,以不足兩萬人擊潰唐繼堯滇軍7萬人,統一廣西。1926年3月,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
下轄第1旅旅長夏威,第2旅旅長李明瑞,第3旅旅長伍廷揚,第4旅旅長黃旭初,第5旅旅長劉日福,參謀長劉克初,第6旅旅長韋雲淞,第7旅旅長鬍宗鐸,第8旅旅長鍾祖培,第9旅旅長呂煥炎。兵力步兵18個團,炮兵兩個營。
第八軍
湘軍,軍長唐生智。
唐生智原是北洋軍閥吳佩孚任命的湖南省長趙恆惕部下,1923年在湘南訓練部隊,擴充實力,兼湘南善後督辦、水口山礦務督辦,逐步脫離了趙恆惕的控制。他自稱「佛教將軍」,下屬的第四師發展到五萬人馬,後來又收編了熊克武一部分入湘部隊。1926年6月,湘軍第四師與葉琪旅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軍。
下轄教導師師長周斕,第2師師長何鍵,第3師師長李品仙,第4師師長劉興,第5師師長葉琪,鄂軍第1師師長夏斗寅。兵力步兵22個團,炮兵一個團。
建國豫軍
1923年5月,樊鍾秀奉吳佩孚的命令南下,他趁機投奔了國民政府,被委任為建國豫軍總司令。1924年,建國豫軍行軍80多天,轉戰五省,跋涉2500餘公里,抵達豫南。此後來部隊擴編為四個路,分駐汝、魯、寶、郟等縣。北伐時,建國豫軍從南陽出兵,截斷吳佩孚軍後路。
北伐時的八個軍,有黃埔學生軍,還有粵軍地方部隊,湖南、雲南、廣西、河南的部隊,各路部隊來源複雜。而北伐的對手吳佩孚、孫傳芳等人地盤雖然大,兵力薄弱,北伐過程勢如破竹,很快就取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