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我們在出險理賠時,如果遇到被拒賠的情況,會事先和保險公司進行調解,在行不通的情況下在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是前段時間,卻發生了一件讓人非常驚訝的事情,一名男子因保單糾紛,竟在保險公司營業廳開展了一場鬧劇,這是怎麼回事,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01、真實案例
事情是這樣的,43歲男子的賈某於十年前在當地某家保險公司購買了一份分紅險,據他告知,當時業務員向他推薦了一款分紅險,一年保費12000,而且還明確說明,只要買了這款產品,10年後就可以拿到幾十萬元的收益分成。
因為不懂保險,所以便相信了業務員的說法。在過去的十年里,賈某幾乎每一次都按時繳納了保費,就是為了十年後能夠拿到高收益的分紅金。
結果萬萬沒想到,在交完最後一期保費後,賈某向保險公司申請分紅金時,卻被保險工作人員告知「25年後才能返還本金,50年後才能發放分紅收益」,也就是說,10年收益幾十萬,根本就是「幌子」。
得知事情真相的賈某在溝通無果後,最終選擇大鬧保險營業廳。
02、案例分析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保險公司難道說話不算數?
原來,經相關部門調查,發現被保人賈某所購買的是兩全險,主險是壽險,附加險才是分紅險。按照合同規定,賈某如果想要追回本金,只能在61歲之後,每5年申領一次,一次可領原參保費的18%,一直領取到原保費的108%為止。
而所謂的「幾十萬分紅收益」,在保單合同中未有隻字提及,賈某所能得到的最終分紅收益,只能根據保險公司每年的業務情況進行分配,並沒有固定幾十萬的說法。
由此可見,賈某會遭遇這種事情,主要還是自身不懂保險知識,也沒有任何防範心理,導致自己被業務員欺騙。
03、投保如何避坑?這2點千萬要牢記
保險行業內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有,所以大家在投保之前一定要多留個心眼,不要認為收益高就一定值得買,殊不知這些業務員只是將最好的一面說出來,但實際上你所買的產品,根本拿不到這種收益。
那麼我們在購買保險的時候,又該如何避坑呢?
(1)切勿一味相信業務員,以合同為主
在投保前,大多數業務員都會主動迎合客戶,幫助客戶推薦產品,因而許多人就會放鬆警惕,一味相信業務員,最終導致自己買到了不好的產品。
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盡責的保險代理人雖然有很多,但也不排除會有一些不良代理人,所以保哥建議,大家不要不管買哪種保險,一定要多留個心眼,做好錄音和筆錄。不要絕對相信代理人,在投保前要仔細審查合同,合同上沒有的,業務員承諾再多也拿不到。
(2)謹慎購買分紅險
對我們廣大老百姓而言,買保險主要的目的還是圖一份保障,但實際上分紅險屬於理財型保險,保障力度非常小,而且分紅收益不穩定。所以大家在挑選保險的時候,一定要先以保障為主,如果條件充足,再選擇理財型保險。
其實保險買對了,一種就夠!但買錯了,也只是浪費錢!如何讓一張保單,成為家庭最堅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