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吃鴨哪裡強?北京一家獨大,天津別出心裁,成都是業界黑馬

2019-09-24   萌煮家常菜

當中國人開始笑意盈盈的看著一隻鴨子,並且意味深長的說:「鴨子全身都是寶」的時候,這隻鴨子就要開始瑟瑟發抖了。因為,中國人民準備物盡其用的時候,才會使用此語句。中國人民對鴨子愛得深沉又狂熱,並且充分表現在了用各種方式將其吃掉。所以,中國哪裡的人最會吃鴨子呢?今天就來介紹一下,一隻鴨子,是如何在這片熱土上發光發熱的!



中國鴨子最登峰造極的吃法,非北京烤鴨莫屬了吧。以全聚德為首的各類烤鴨店甚至已經衝出中國走向世界,並深受外國友人的喜愛,可以說是「一家獨大」了。乃至於外地人去北京旅遊,除了故宮、頤和園這些必打卡的經典項目,還有一件必須要完成的事,就是吃頓烤鴨!在京城,烤鴨分為兩種,一是以全聚德為代表的掛爐烤鴨。


新鮮的果木劈砍之後先靜置一段時間,待果木里的水分流失掉一部分之後,才能用來烤鴨子。果木點燃,任憑鴨子的油脂順勢滴落在果木上,隨著滋滋的聲音,油脂的香伴隨著果木的清甜四散開來,光是這撩人的味道,就讓人把持不住了。烤好的鴨子泛著油光鋥亮的棗紅色,隨著片鴨師傅嫻熟的刀法,一片片薄厚適中的鴨肉在白瓷盤中一一擺開。老規矩,用薄光透亮又帶著一點韌勁的荷葉餅,將鴨肉、面醬、黃瓜條、蔥絲一擁而入,鴨皮的酥脆、鴨肉的香醇、蔥絲的辛辣、黃瓜的清香齊齊在口中爆發,富有層次感的味道縈繞在唇齒之間久久不散。



而京城裡,另外一種關於鴨子的經典吃法,是以便宜坊為代表的燜爐烤鴨。相比掛爐烤鴨用明火赤裸裸的將鴨子烤熟,燜爐烤法略顯文雅。先用燃料將爐膛烤熱,滅火後才將鴨子掛入,用爐膛的餘溫將鴨子燜熟。沒有明火的燻烤,燜爐烤鴨的鴨皮更顯嬌嫩,而鴨肉里的水分也被大部分保留。相比150多歲的全聚德,起源於南京的便宜坊,實則才是京城吃鴨界的鼻祖。


而與北京相隔不遠的天津,吃鴨方式頗為別出心裁。天津人把鴨子和他們最愛的包子結合在了一起,於是就有了鴨油包子這一吃法。說是鴨油包,但是看外形又像是大蒸餃子。不必計較這外形到底像啥,味道純正才是王道。


一般這鴨油包只在烤鴨店裡有賣,明明烤鴨才是店裡的主角,最終卻被這鴨油包喧賓奪主。烤鴨子流下來的鴨油是整隻鴨子的精華,用來拌餡,味道香而不膩、醇而不厚,用手捧著這大包子吃,吃到最後準是滿嘴滿手的油。雖然天津的烤鴨最終還是沒有贏過北京的烤鴨,但是天津人民對待吃從不認輸的這股勁兒,促使了鴨油包的誕生,在天津人民心中,這遠遠要比狗不理好吃、實惠的多!


成都人關於吃方面總是會有很多的奇思妙想,只要他們願意,什麼都可以拿來冒一下。不僅僅有冒菜,還有冒烤鴨。棗紅色的烤鴨與各種物美價廉的川菜融合,成為了匆匆歲月里的美味註解。鴨子提前烤好,切塊後放到沸騰的鹵湯里幾經起伏,滷汁一點點的滲入鴨肉之中,比烤鴨更佳入味。


撈出後,用各種作料調和而成的鴨油淋於鴨肉之上,頗有原湯化原食的意味,最後再淋上一勺老鹵即可上桌。得益於燃料的活力,鴨皮里的油脂和多餘水分已經被充分消耗,然而在老滷的浸潤之下,鴨皮開始肆意的吸吮著滷汁,而酥脆的鴨皮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每一口冒烤鴨,既有鴨子的焦香、又有滷水的咸香,復合味道肆意縈繞在唇齒之間,待鴨肉進肚,還有一味甘甜緩緩而來,這樣的鴨子,就連北京來的食客,都連連稱讚,堪稱烤鴨界的黑馬!


​關於烤鴨的傳說,當然不止這些。你覺得最好吃的烤鴨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