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在很早以前就曾將美國視為假想敵,認為日本和美國必將有一戰,由此來決定誰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獲得絕對的霸權。為此日本大肆擴軍、增加預算,來為海軍添加艦艇。可再怎麼添加艦艇,雙方國家上的工業實力差距導致日本海軍的大型艦艇數量仍舊追不上美國。為此,日本海軍希望通過中、小型艦艇來削弱美國海軍的實力,即「漸減戰法」。中、小型艦艇想要擊沉大型艦艇,唯一可靠且有效的方式便是魚雷。於是日本開始在魚雷方面上刻苦鑽研,最終研製出了射程和威力在當時均是世界第一的93式魚雷。
93式魚雷又稱「酸素魚雷」(「酸素」即為氧氣的意思),是一款以純氧作為推進器的主要推進劑,具備較好的燃燒效率,在純氧推進劑燃燒後,也不易在水面產生氣泡,避免魚雷航跡被敵方艦艇發現。因此93式魚雷,擁有當時世界第一的射程和威力的重型魚雷,具備了超高的隱蔽性。日本海軍希望裝備93式魚雷的驅逐艦、巡洋艦以及魚雷艇,在夜戰或防禦戰中,對美海軍艦艇編隊釋放出93式魚雷,來雷擊美國海軍軍艦,天真的認為美海軍每向日本本土前進一步,就會被擊沉一些艦艇,直至其損失殆盡。一些日本海軍軍官大肆宣稱,有93式魚雷,他們就可以擊沉所有的美國海軍艦艇!
93式魚雷在1933年開始研發工作,在1936年研發完畢,隨後便開始量產工作。同時一大批驅逐艦、巡洋艦也為了裝備93式魚雷而開始進行升級改在,花費了相當大數額的資金。戰後統計大約生產了2700枚93式魚雷。有文章稱93式魚雷的最高射程射程達到了驚人的40公里!但日本海軍戰後官方的資料顯示,93式魚雷的最高射程應該在20公里左右,實戰中多在10公里左右的距離上發射。儘管如此,93式魚雷的射程還是要比盟軍的魚雷射程要遠。二戰中美軍最常用的魚雷是MK15魚雷,而MK15魚雷的射程在10公里左右,在實戰中多在6、7公里的距離上有效。
在1941年末,日本偷襲了軍港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在戰爭初期,美軍常常以自身的魚雷射程(10公里),來估算自己與日本海軍艦艇的安全距離,但往往吃虧,被魚雷擊中。當時的報告中,許多被擊中的艦艇錯誤的認為,自己是被沒有發現的日本潛艇發射的魚雷擊沉的,並不是敵方艦艇的魚雷。這一誤會導致美軍在戰爭初期,驅逐艦、巡洋艦頻繁的被日本海軍的輕型艦艇擊沉。直至1943年,美軍第一次繳獲了一枚完整的93式魚雷,並且進行測試,才知曉了自己艦艇被魚雷狙擊的真相。
在戰爭中,被證實的被93式魚雷擊沉的艦艇一共僅有23艘,其中有11艘巡洋艦、11艘驅逐艦,以及一艘護航航母。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財力、物力才研發並裝備的93式魚雷,被吹噓、號稱:「能夠雷沉所有美艦的決戰兵器」,取得的戰績卻令人唏噓。這其中有二戰中航空兵的崛起,導致傳統海戰的沒落。但也有93式魚雷自身的原因,93式魚雷在攻擊10公里以上的目標時,並不能保證較好的精準度。同時從魚雷發射,再到10公里外的目標,總共需要花費十幾分鐘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軍艦極有可能已經掉頭,或是改變航向。因此日本海軍想要通過射程長達10公里的魚雷,擊沉所有美國海軍艦艇的戰術,這是妄想,是十分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