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果然 & 果小然
三毛說: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
因為三毛,所以對撒哈拉充滿嚮往。
而當我真的穿越撒哈拉,行走在一半沙漠一半海洋的摩洛哥土地,恣意尋找三毛曾詩意流淌過的前世過往時,好像品味了人生百年。
「馬拉喀什」像人生的起始,飲著最烈的酒,談著最熾熱的情,醉著最熱鬧的浮華。
「非斯」像人生的中段,因經歷了過往而深沉,有了心思迴環的精緻。
「舍夫沙萬」像人生的終點,洗盡鉛華,平淡溫暖。
不如泡一杯薄荷茶,讓我給你講講這個最「色」北非國度的風物與人情。
美景
初始:馬拉喀什
到達馬拉喀什,我們就被這座赭紅色的老城,迷住了。
太陽剛剛升起,陽光披灑這座老城,磅礴蒼莽的赭紅色蘊藏著動人心魄的力量,人們,紅男綠女的土著居民,已在忙碌著,微笑著幸福。
我們步行在最繁華、熱鬧的馬拉喀什街道,看著它鬼斧恣意的色彩,傾聽著古老城市的脈搏跳動,感受著當地居民的熱情。
讓我驚奇的是,不少商販攤主他們都會說著蹦豆子般的中文,一臉歡快地和從中國來的客人們交流。
儘管聽上去怪怪的發音,但是在異國他鄉,聽土著人說我們的母語,也倍感親切。
攤主告訴我們說,來到馬拉喀什,一定要大碗吃肉,大口喝酒,大笑暢談,這樣才是打開馬拉喀什的鑰匙。
我和同伴們,彼此互相看了看,會心一笑,我們這是到了水泊梁山嗎?
走著走著,來到了聞名已久的馬拉喀什老城牆,撫摸著城牆,看牆裡牆外兩種不同的世界:
一邊是熱鬧了幾百年的德吉瑪廣場,它是麥地那(老城區的稱呼)強有力的心臟;
一邊是擁有攝人心魄的馬若雷勒花園,它是新城區藍色高昂的精魂。
在我眼中,馬拉喀什像一個浪子,盡情追逐恣意快樂,耽醉沉迷著塵世間的萬千浮華。
德吉瑪廣場
站在德吉瑪露天廣場,會真正讀懂什麼叫繁華。
放眼望去,形形色色的攤位鋪滿了整個市場,琳琅滿目的商品仿佛要滿溢出來:
摩洛哥特色的皮拖鞋,五顏六色的艷麗彩繪盤子,鏤空銅燈……總有精靈奇巧的創意商品,讓你不忍離開。
依著一位遊客傳授的獨門秘笈,購物時,我們使勁和攤主砍價,往往可以砍下一半的價格,拿走你心儀的東西。
依次排開,還有各種雜耍表演,耍蛇人、占卜師、魔術師、猴戲,簡直是一個幕天席地的巨大舞台。
我們被一個神秘耍蛇人的高招技藝所吸引。
吐著長長的閃電般毒信眼鏡蛇,一股寒氣讓你脊背發涼,眼鏡蛇在耍蛇人的身上簌簌遊走,如風掠草尖,讓人眼花繚亂。
而蛇隨著耍蛇人輕歌曼舞,纏著人的脖子和人親吻,被親吻的遊客嚇得花容失色,看得我們屏氣息聲,張口結舌,那份驚悚,從心底泛起,瀰漫全身。
入夜,燈火漸次亮起,小吃攤紅紅的炭火,白煙、燒烤的肉香,此起彼伏的吆喝、招攬客人的悠揚……匯成大西洋畔不夜城的無邊繁華。
馬若雷勒花園
從舊城區來到新城區,清新的空氣、整潔的街道讓你有一種穿越時空的幻覺。
馬若雷勒花園——YSL的創始人伊夫・聖羅蘭先生鍾愛並長眠的私人花園,靜靜地坐落於新城區之中。
在馬拉喀什這個紅城裡,馬若雷勒花園反其道而行之,用了大片大片明艷奪目的亮藍色。
伊斯蘭風格的花園中藍色是攝人心魄的底板,偶爾點綴著明黃的花盆,一支疏影橫斜的白色九重葛。
美極了的色彩,在相機的閃光聲中,舉手投足,都能拍出大片的效果。
沙漠植物是這裡的主角。
赭紅色的土地里遍布著三百多種沙漠植物,三人合抱的巨大仙人球、匆匆簇簇的仙人掌、樹一樣高的仙人柱……漫步其間有種奇異夢幻的美麗。
藝術思想是沒有門類邊界的,可以穿越建築,繪畫,服裝藝術;藝術思想也是沒有時間邊界的,跨越數十年乃至一個世紀,依然能給我們共鳴。
看過聖羅蘭先生創造出的這份美麗,更深刻理解了這段話蘊含的哲理。
千百年來潮流變幻,馬若雷勒風情依然。
沉澱:非斯
非斯是一座千年的老城,這裡是世界上最早大學的發源地,歷史沉澱了渾厚。
據說建城的時候,國王從全國各地聚集了眾多的能工巧匠來精雕細刻,把沙漠裡的城堡建得美侖美奐,因而非斯像一位詩人,骨子裡透著一種蒼涼、精緻的美感,神秘、高傲的氣質。
非斯老城依山而居, 地勢中間低洼,灰白的房屋密集相擁,九千多條巷子千迴百轉,時光都在裡面迷路了。
隨著山脈隆起,房屋漸漸奚落,挺拔的蒼翠的山峰聳上天際。
在老城這個巨大的迷宮裡,手機地圖沒有辦法工作。
只好收起,隨緣漫走,靜靜地,讓自己丟失在真實的一千零一夜的奇幻世界之中,那份愜意,無以言表。
神遊於幽深的巷子裡,看高高的土牆把天空分割成一條長長的湛藍色河流。
飛過的鴿子打著響亮的鴿哨,在清澈的陽光里,投下倏然而過的影子,恍若一個真實的童話。
一轉彎,驀然,喧囂聲撲面而來,一條美麗的彩虹街,掛滿了彩繪的石頭,好客的畫家拉你去他的店裡喝一杯薄荷茶。
再一轉彎,半敞開的門裡,是鋪滿馬賽克的Riad(傳統庭院)驚艷一瞥。
走到老城的盡頭,散沫花市場的銅匠們,千年不息地演奏著叮叮噹噹的獨特音樂,敲打出精緻的銅器。
流光溢彩的皮革染房,在工匠們的精心調製下,染出一片片雲霞般的色彩斑斕。
在千迴百轉的老城裡,藏了數不盡的美麗、繁華、寂寥、蒼涼。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非斯。
而非斯,在千萬人的停駐過往之後,依然在千百年的歲月里靜謐如詩。
終點:舍夫沙萬
舍夫沙萬這座寧靜小小的藍城坐落在里夫山脈的小城。他像一位歷經世事的老人,繁華褪盡,慈祥溫暖。
藍色的小城有種治癒人心的力量。這種藍色不是馬若雷勒花園的攝人心魄,而是像大海,是溫柔、寧靜、包容。
藍色的街道,藍色的房子,藍色的門,一個乾淨而純粹的童話世界。
街道上穿著白色連帽長袍的爺爺,還有圍著紅頭巾的奶奶,或者牆角曬太陽的黃色貓咪,每一幀都是幅歲月靜好的畫。
不需要刻意去看什麼景點,隨意走走看看。
累了,去天台上點一份當地小甜點,看著山脈起伏,想起了三毛的沙漠小屋,小屋裡的愛情。
遠遠近近小房子也隨著山脈起伏成一朵朵藍色的海浪,美到讓人痴迷。
或者買一杯鮮榨的石榴汁,一邊喝著一邊看看彩色的土布,木雕小店。
從繁忙喧囂的的大都市來到這個早晨會被鳥鳴叫醒的悠閒小鎮,非常理解了我們入住的客棧老闆的心情。
他住過了5個國家,最後還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開客棧。老闆的妻子來自台灣,本來準備辭職環遊世界一年。
旅行第一個目的地是摩洛哥,第一個城市是舍夫沙萬,住的第一家客棧是這家客棧。結果住下,就再也沒走。
註:右面是客棧老闆
想想,《卡薩布蘭卡》的台詞,送給他們或許更合適:
世界上有這麼多個城鎮
城鎮里有這麼多個酒館
她卻走進了我的心裡。
人文
紅衣賣水人
德吉馬廣場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穿著紅衣,帶著誇張的流蘇帽子,背著裝滿水的羊皮囊,胸前掛滿銅杯,有人來買水就斟給你一杯山泉水。
這些人就是傳說中的賣水人。
據說中世紀的時候,馬拉喀什發生大旱災,無數人畜被渴死。
一天一位紅衣老者來到馬拉喀什,從他的羊皮囊里湧出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甘泉水,馬拉喀什得救了
為了銘記這位紅衣老人的恩情,「紅衣賣水人」的傳統便世世代代流傳至今。
北非有佳人
提到摩洛哥,必然要提要從非斯走出的摩洛哥王妃——拉拉薩爾瑪。
摩洛哥國王有多愛薩爾瑪王妃?
當年摩洛哥國王為了贏取她,不惜修改憲法,廢除了摩洛哥王室傳承的一夫多妻制,只因為薩爾瑪王妃說自認沒有能力承受和其他女人分享丈夫的痛苦。
「別問我愛你有多深,憲法代表我的心。」
而這段傾國之戀的女主——紅髮如瀑的薩爾瑪王妃,並無家族顯赫的家世,而且是在從小母親病逝的單親家庭長大。
這樣的一個平民女子,憑自己的聰慧和努力考上了摩洛哥高等信息技術學校,畢業當了高級信息系統工程師。
真是本來可以憑臉吃飯,非要拼才華的典範。
正是有這樣女性的出現,相信摩洛哥這個女性地位依然不高的阿拉伯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落幕
馬拉喀什告訴你:繁花過眼,風格永存。
非斯告訴你:萬物有靈且美。
舍夫沙萬告訴你:心安處即吾鄉。
品味摩洛哥,好像品味人生百年。似乎什麼都沒有留下,但又似乎什麼都不同了。